外固定架加钢板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加腓骨钢板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05年9月-2011年3月收治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21例(GastiloⅢA型15例,GastiloⅢB型5例,GastiloⅢC型1例),所有患者胫骨骨缺损长度为2~6 cm.Ⅰ期行胫骨外固定架以及腓骨钢板固定,Ⅱ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 结果 随访时间为8 ~ 24个月[14.0±10.5)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者肢体的长度与健侧之差均<2 cm,无一例出现马蹄内翻足. 结论 外固定架加钢板是一种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在6 cm以内的患者肢体功能及长度均得以重建。

其他文献
近年来,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DCR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创伤外科医师Hess等[1]和Holcomb等[2]于2006年正式提出;国内学者任建安等[3]以外科医师的敏感性,次年即向国人介绍了这一新进展,引起我国外科界重视并在临床初步应用.短短6年来,DCR作为有20年历史的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 surge
期刊
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CT及常规MRI检查显示的损伤情况不能充分解释临床症状.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患者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1-3].Adams等[4]在1982年将DAI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提出来.DAI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即由于外伤后脑组织内部易
期刊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4月治疗46例53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关节镜下进行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游离移植重建MPFL,调整移植肌腱在不同角度下屈伸活动时的张力,关节镜下观察髌骨运动轨迹和股骨滑车与髌骨的对应关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连续检测并记录每例患者BAEP和SEP的改变情况.同时按GC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按照年龄和性别
手指部软组织缺损,常伴有骨质、肌腱、神经及血管外露,创面修复比较困难,处理不当易导致肌腱坏死,甚至引发骨髓炎,多需移植皮瓣修复.笔者于2010年7月-2014年1月采用第4掌背动脉皮瓣修复第4,5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12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21~51岁,平均26岁.致伤原冈:撕脱伤3例,电击伤7例,热压伤2例.小指软组织缺损9例,
期刊
外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局部胸壁塌陷、软化,形成浮动胸壁,出现反常呼吸,亦称连枷胸。连枷胸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易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ARDS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笔者2005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克氏针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经皮内固定治疗32例连枷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是成人最常见的死因[1].动脉是心血管疾病影响的主要血管,因此,关于新生动脉生成和修复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促进代偿性血管重建是富有前景的治疗新策略[2].缝隙连接是含有多种细胞间通道的特殊膜结构,容许离子、小分子代谢产物、第二信使等通过,是调节血管功能的一种关键因子[3].体内研究证实,缝隙连接蛋白5基因(Gap junction alpha-5,Gja5)在血管壁细胞之间的
期刊
创伤性睾丸异位是指睾丸在外力作用下被挤压到阴囊以外的部位,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罕见的外伤性疾病.如果延误诊治,容易引起睾丸萎缩、坏死,影响生育,甚至恶变导致睾丸切除.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3例创伤性睾丸异位患者的诊疗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1,45岁,因骑自行车与机动车相撞,导致会阴部疼痛1h就诊.体检:头面及四肢软组织挫裂伤,腹部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阴囊肿胀
期刊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骨组织能够对应力刺激产生良好的应答反馈,骨折处的力学环境能够引起局部骨细胞发生形变,改变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分泌,并且诱导成骨效应细胞的增殖、分化,对骨愈合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据此,笔者就近几年来关于轴向压应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 对于术前MRI不能完全确定颈椎间盘损伤节段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术中颈椎间盘造影辅助确定损伤椎间盘节段,进一步确定需要手术减压融合的责任节段.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85例,其中术前MRI不能完全确定损伤责任节段患者16例纳入本研究.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9.1±1.8)分.术前X线片、CT、MRI均未见明显颈椎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