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的威胁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x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正在欧洲作为期两周的旅行,眼下,我对欧洲的前景既不特别悲观,也不建设性地乐观。
   首先是坏消息:在经历了本月早些时候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后,巴黎显得十分低落,甚至可以说是抑郁。布鲁塞尔因为恐怖袭击风险已经沦为半座死城,管制严格。但欧盟机构仍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战略管理移民和难民的涌入,更不用说解决欧盟近邻的动荡和暴力了。
   在欧元区之外,伦敦担心来自货币联盟的消极金融和经济溢出效应。移民危机和最近的恐怖袭击意味着关于是否保留欧盟成员资格的全民公决——有望在明年举行——可能导致英国退出欧盟。接下来,英国本身也有可能分裂,“英国退出”可能导致苏格兰人宣布独立。
   与此同时,在柏林,德国首相默克尔的领导地位受到日益严重的压力。她决定让希腊留在欧元区,勇敢但不受欢迎地选择了允许100万难民进入德国,再加上大众公司丑闻和经济增长减速,就连她本身的政党内也出现了批评她的声音。
   法兰克福是一座分裂的决策之城:德国央行反对量化宽松和负利率,而欧洲央行准备加码这些政策。但节俭的德国储户——家庭、银行和保险公司——对欧洲央行从他们(以及其他欧元区核心国)身上征税补贴欧元区外围饱受诘难的不知节制的花钱大户和借款人十分愤怒。
   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货币联盟:欧元区核心国反对进一步风险共担、凝聚和加快一体化。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它们反欧盟、反欧元、反移民、反贸易、反市场——正在全欧洲风生水起。
   但在欧洲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中,只有移民危机可能演变为生存危机。在中东、北非以及从撒哈拉到非洲之角的广袤地区,大约存在2000万流民。如果欧洲无法吸收100万难民,如何最终解决2000万?除非欧洲能够防卫其对外边界,否则申根协定将崩溃,其内部边界将重新出现,欧盟内部大部分地区自由迁徙——欧洲一体化的核心原则——将是明日黄花。
   而大中东(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和非洲的问题无法光靠军事和外交手段解决。欧洲能够并且愿意承担它应该承担的部分吗?
   如果找不到经济解决方案,那么这些地区的冲突最终将动摇欧洲,数百万绝望无助的人最终将走向极端,指责西方必须为他们的苦难负责。即使建立一道环绕欧洲的墙——根本不可能——许多人仍会设法进入欧洲,其中一些人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在欧洲从事恐怖活动。因此,一些评论家煽动紧张,大谈“门口的野蛮人”,并将欧洲的现状与罗马帝国衰亡开始时相比较。
   但欧洲绝非注定会崩溃。德国可能吸收更多的难民(尽管达不到每年100万的速度)。法国和德国可能提供和出资针对“伊斯兰国”的军事干预。整个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美国、波斯湾富裕国家——可能提供大量资金用于支持难民并最终出资筹建失败国家,为数以亿计的穆斯林和非洲人民提供经济机会。
   这对欧洲和世界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当前欧元区和全球财政目标必须做出适当调整。
   欧元区的黑暗中也有一丝曙光。受未来多年货币宽松和日益灵活的财政规则支持,周期性复苏已经开始。银行部门将开始更多的风险共担,最终,宏大的财政联盟方案会被采纳。结构性改革——不管多么缓慢——将继续逐渐提振潜在和实际增长。
   欧洲的模式一直是危机带来——不管多么缓慢——更多的一体化和风险共担。如今,欧元区(从希腊开始)和欧盟本身(从英国退出开始)都面临着生存威胁,开明欧洲领导人必须站出来维持朝向加深统一的趋势。当今世界,既有老牌和新兴力量(美国、中国和印度),也有衰落的修正主义力量(如俄罗斯和伊朗),一个分裂的欧洲将沦为地缘政治侏儒。
   幸运的是,柏林的开明领导人——其实为数绝不少,尽管人们的感觉与此相反——明白德国的未来系于更加强大、更加一体化的欧洲。他们,以及欧洲各地的明智领导人都知道,这需要合适的凝聚力形式,包括能够解决欧洲周边问题的统一的外交政策。
   但凝聚力从自身内部开始。而这意味着支持总需求和促增长改革确保就业和收入复苏更坚挺,从而消灭大门里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承担野蛮人。
其他文献
结合现有国际多边机构和私营部门的经验,亚投行在机制设计方面多有创新  经过800多天筹备,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正式开业。筹备期广受各方赞誉,许多国家在此进程中消除了诸多疑虑,接下来,对亚投行更大的检验是能否将纸面文件中确立的原则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头绪繁复,百端待举。组建专业团队、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贷款战略、启动信用评级工作并开展项目运营等等,各项事宜亟
期刊
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结构变化和再平衡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业。中国专注于上述目标已有五年——试图将主要基于出口和投资的强大但失衡的模式,转变为日益由本国消费者驱动的模式。中国必须取得成功,才能避免可怕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一开始将经济结构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努力十分成功,服务业长期被视为现代消费社会的基础。但在刺激私人消费方面进步十分缓慢。如今,中国别无选择,必须纠正这一分化。   中国
期刊
中国是古生物研究者的天堂,也是假化石的大本营。在国内操作性欠佳的化石管理规范与法律下,大量假化石流动形成“黑市”,对中国古生物学的声誉造成致命损伤“这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1月20日,从沈阳飞往南京的航班刚落地,还没来得及取行李,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院长孙革看到记者转发的一封电子邮件便愤怒不已。  前一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财经》爆料,他收到多
期刊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大城市的“学区房”房价。因学区房房价上涨而形成的优秀教育资源的高准入门槛,成为了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一个主要来源。   为了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尝试了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准过度考核学生能力、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等手段,解决学区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但效果都不显著。教育均等化有两个层面:第
期刊
为什么学区房会越来越贵,除了教育部门近年来不断强化就近入学政策以外,最核心的逻辑是在学区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购买学区房实际上是买了一个房价上涨期权——孩子上学完成,房主还可以更高的价格将房子出售:房主不仅仅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转让房子而获利。   从世界范围看,划定学区就近入学几乎是全世界的通例,为什么中国的学区房备受争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校的运营经费是由公共财政投入,但
期刊
2016年应尽快淘汰僵尸企业,减少过剩产能;适度降低企业社保缴费,减轻企业成本负担;完善诚信和法治环境,提高PPP成效;促进产业发展,加快培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5年12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15年四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3.52(取值范围在1-9之间),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微降0.03点)(见图1)。其中,体现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满意
期刊
2015年尾将至,尽管就政治而言,巴黎遭遇了恐怖袭击、土耳其击落了俄罗斯战机以及大量难民持续涌入欧洲导致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级,但经济局势似乎较为明朗。从纽约9·11事件到巴黎袭击,反恐战争不断扩大,欧洲消费者信心很可能受到打击,进一步抑制了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国本就脆弱的经济复苏。  2015年11月早些时候,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在旧金山发表“转型中的新兴亚洲”的讲话。他的观点异常乐观,逻辑清晰
期刊
今天,我们都身处一个乐观却焦虑的时代。在我们创作本书的三年之中,无数产业都受到了科技的破坏性冲击。  随着各行业的摧毁与重组,既有企业或顺应潮流,或落伍消亡。而新兴企业则逐渐强大,在具有远见的领导者及雄心勃勃而精明能干的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前景更加美好。我们觉得,几乎所有大的难题都可以归结为信息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具备足够的数据处理能力,人类所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有解决方法。  我们的
期刊
封面文章 Cover Story  山西黑道风云 1月12日号/72  治霾悬念 1月19日号/48  争夺民生银行 1月26日号/60  重构中国贸易 2月2日号/52  苹果的抉择 2月9日号/62  医药电商风口 3月2日号/52  反腐“砍树救林” 3月16日号/48  解密小米 3月30日号/56  亚投行前途 4月6日号/64  PX中国劫 4月13日号/46  《证券法》大修 4月2
期刊
央行出身的学者型官员金中夏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执行董事的消息公布那天,2015年1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自2014年来的新高,之后一路急剧下挫。在那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视线都集中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而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进展则波澜不兴。  局外人很难把1月14日的两个不同金融事件联系起来,但也许从金中夏此前一个月在《财经》杂志的文章中能看出端倪,在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