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对于19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文化政治考察,主要有自由主义和话语政治两种途径.在作出相当贡献的同时,诸种考察却遗漏了对人道、人性、主体之正当性根基的深入追问.19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对于19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文化政治考察,主要有自由主义和话语政治两种途径.在作出相当贡献的同时,诸种考察却遗漏了对人道、人性、主体之正当性根基的深入追问.1980年代的政治人道主义在进入“审美—想象”领域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为文学主体论,其话语表述形态是“性格组合论”.“性格组合论”试图为后文革时期中国的“风俗人心”重新立法.它以两极混融的性格改造取代了传统社会主义文学形象塑造的高大全,有效完成了新时代吁求的去意识形态任务.但它同时也摒弃了传统社会主义文学“想象/实践”中的理想主义情怀,预示了1990年代以来的文艺价值危机:“性格”这一心理经验视角,建基于现代自然权利论,潜藏着为“欲望”伸张“权利”的隐患,从而放逐了古典自然正当论意义上的内在灵魂的秩序安排.
其他文献
医院是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的场所,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全体医务工作者素养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医院也开始融入了市场的潮流中,但是面对市场
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初中思想政治课,由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
大学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顺利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为人生发展务实基础,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入学教育作为学生熟悉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在一
美术教育是丰富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与人性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在美术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以“艺”育人.美术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讲求“神似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对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现状入手,分析我国民事审判活动中对该原则适用的不确定性,并
针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应坚持职责论、侦查机关的鉴定人员能否成为本罪主体,应该区别对待.书记员或内勤如果参与办案、承担了相应的侦查、检察、审判职责,也应作为本罪
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繁荣,但同时也使得作为隐私权保护屏障的时间和空间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近年来,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受到了严
边疆高校理工类学生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人文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民族复兴与国家强大。中国古代文学会对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立法后评估制度是指在地方性法规、规章实施一段时间之后,评估主体遵循一定的评估程序,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评估标准对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实施绩效、法律本身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