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音乐课考试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其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与此同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是指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在此我仅对音乐考试谈几点看法。
  一、考试内容的确定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程评价膻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考试内容的确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因而音乐考试的内容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2.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
  
  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音乐创造教学开始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新课标认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教学评价中一定要体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
  
  二、新考试方法的尝试
  
  在人们印象中,常规的音乐考试方法无非是唱歌、视唱或是乐理知识的书面考察等几种方式,且内容、范围都由老师划定,并按照统一标准打分。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从何而来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了。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展开,这种考试方法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一种适应新课程需要的考试方法,已经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1.“班级音乐会” 笔者曾试着在初一初二年级推行了一种全新的考试方法——举办“班级音乐会”(用音乐会的形式进行音乐考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考试前一周通知学生准备,考试内容和形式均由学生自己决定,但必须属于音乐范围或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这种打破常规的考试方法一经宣布就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
  在“音乐会”上有唱流行歌曲的,有弹钢琴的,演小品的。有吹竖笛、口琴的,还有跳一段自编舞蹈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学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真是其乐融融。笔者对“班级音乐会”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发现这样的考试方式确实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文艺积极分子更是多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然而还有少部分“内向”的学生却一直在充当观众的角色。于是笔者在“班级音乐会”的基础上确定另一种考试方法——“年级音乐会”。
  2.“年级音乐会” 为了给学生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在考前三周将考试方案公布给学生并每人发一张自评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分。考试内容:属于音乐范畴的任何表现形式,或是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考试方法:举办“年级音乐会”。参考对象:所有学生。(附表)
  以往考试的时候,学生总魁以“我还没准备好”、“今天我嗓子疼”、“让我再准备一会儿吧”等诸多借口,能拖则拖。而这一次情况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早就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丰持人的语言优美,节目之间穿插合理,节目的质最也大有进步。显然这种考试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In order to combat the impa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9, the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the revitalization
祝余,一种生长在招摇山上的草,形状很像山韭,开青色小花。吃了这种草没有饥饿感。  打开薄薄的书,看到的是朴实的文字,但其中却藏纳着无以描述的魄力景象。屹立于西海岸边的招摇山,满眼尽是馥郁的桂树,石藏金玉,草长祝余,葱茏的景色中出没着奇特的怪兽。《山海经》便向世人开启了一个恢宏而盛大的世界。从南山到西山,再由北山换之东山,四境不仅将海内外连为一体,同时也远远与大荒之境勾连,一个密不可分、神奇莫测的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