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探索

来源 :四川省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步骤,李克强总理曾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南溪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就,但仍有许多问题留待改进和研究。
  初步实践:
  紧扣经济规律科学发展
  近年来,南溪区紧扣中央、省、市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出租、转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
  坚持政府引导,构建土地流转管理体系
  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南溪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片总体规划》等农业发展规划,对全区农村土地流转区域、用地规模、发展方向进行统一规划,发挥土地流转集聚效应。同时,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通知》、《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合理流转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减少土地流转纠纷,提高土地流转质量。
  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土地流转产业支撑
  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白鹅、林果、特色水产四大主导产业,鼓励引导农民将土地向主导产业和规模基地集中,形成了土地流转与产业规模同步增加、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区已建成蔬菜基地4万余亩,工业原料林基地6万余亩,花卉苗木基地5000余亩,特色畜牧水产养殖基地5000余亩,对农村土地流转形成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注重资本扶持,培育土地流转经营主体
  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土地流转。通过扶强做大娥天歌、徽记食品、三江食品等一批省、市级龙头企业,有效带动特色农产品基地的规模扩展,促使农民自愿转租承包土地,并就近转化为产业工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扶持专业组织促进土地流转。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专业技术能人、专业大户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解决农业分散经营的缺陷。
  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流转土地要素保障。坚持土地流转到哪里,项目就跟到哪里。将新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项目整合到土地流转区域,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区域周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流转土地生产能力。
  主要问题:机制不健全配套不完善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由于大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的农村土地流转仅有口头协议。即使有部分农民签订了合同,合同内容也是漏洞百出,一旦出现问题维权难度极大,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土地流转层次较低、规模较小
  南溪区地处川南丘陵区,土地呈细碎化分布,农村土地受让方想要取得适度规模的农村土地,需商谈农户较多,交易成本较高。同时,土地经营权的股份制合作这一有效流转形式未能大面积推广,导致南溪农村土地连片流转面积最大的仅为650亩,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的要求,且南溪现有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总体规模较小,带动作用尚不明显。
  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手段匮乏
  土地流转后集约经营需要大规模资金支持,但由于流转后的土地不能作为资产抵押,加之农业产业投资大回收期长,土地承租人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大额资金贷款,发展资金只能靠自筹或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土地规模流转。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目前,南溪的土地流转管理办法、价格协商机制、风险防控机制都还不健全,而中央、省、市又无相应具体指导性文件,导致在农民与经营业主价格协商、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保障和流转风险预防控制等问题上,没有统一解决方法。同时,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完善,未建立农地流转服务平台,且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评估机构和仲裁机构缺乏,导致土地流转信息不畅,造成转入转出两头难。
  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
  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普遍把土地看作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同时,南溪区工业和城市产业发展仍属起步阶段,规模小,产值低,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且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转移就业能力较差,农民进城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应对: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加大金融扶持,激活资本活力
  协调本地农商行、邮政储蓄等农村覆盖网点较多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涉农业务范围,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缺血难题。逐步放开民间金融,鼓励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农地服务互助性金融机构,加大农村土地流转资金支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抵押贷款办法,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
  培育经营主体,做强产业支撑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壮大本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加大招商选资,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就地就近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充分整合南溪职中、农广校、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资源,增加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科目,着力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能手等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率。
  推广先进模式,拓展流转途径
  探索成立农业股份公司,实行“村企合一”管理模式,使土地使用权逐步向专业化公司、业主集中,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逐步推广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借鉴现代企业制度成功经验,采取农村土地使用权入股形式,参与龙头企业、业主从事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利益最大化。
  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农户意愿
  探索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新农合、新农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提高农民医疗报销的比例和农民养老金中政府缴纳数额。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环境,逐步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城镇养老、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务工维权、农民子女入学等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提升农户土地流转参与度。
其他文献
吸痰操作规程中要求,暂停吸痰时。连接吸痰器橡胶管的玻璃接管,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置消毒液瓶或试管内备用。实际操作中发现,放置在消毒液瓶或试管中不够稳定,经常脱出掉在地
长期以来,在带教护生测量血压时,都是护生测量1次,老师再复测1次,患者感觉较繁琐,而且带教老师不能及时、直观地指出护生存在的问题。为了让护生更好地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我们将双
回顾过往:近十年快速发展  遂宁市大英县于1997年12月28日经区划调整成立。建县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大英县积极探索丘区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GDP突破百亿  大英县十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GDP首次突破百亿,达108.2亿元(见表1)。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35.4∶35.8∶28.8调整到2013年的18.8∶60.4∶20.8。第一产
“喂,陈阿姨吗,你上午在家没?我是黄甲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派来免费为你家疏通管道的小周.”“哦,你是志愿者小周呀,好的,我在家……”6月15日,发生在双流县黄甲街道八角新居社区的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
近几年来,受到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市场导向、上下游配套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家具行业与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和重组,行业融合深入发展。
2012年,四川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年农村经济呈现较快发展的良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渗液增加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我院普外科近1年来使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8400造口袋贴于渗液伤口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方法取一
地处成都温江的永宁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更是成都市首批小城市建设示范镇。  永宁因其奋力打造“健康”名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的医疗健康产业特色城市、健康旅游目的地而受到全国乃至海外的广泛关注。该镇不仅在科学规划、产城一体方面魅力初显,更在健康医疗、健康商务及健康旅游等方面绘就蓝图,并力求各项城市功能健康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引领产城一体持续发展  永宁镇位于成都环城生态带西
2014年9月底,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峨眉山市举办,本次博览会重点围绕“交易性”、“专业性”、“国际性”,力图将此次博览会打造成国内外旅游产品及服务交易平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