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宁南山区海原县关庄乡高台村试验田,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研究了覆膜不滴灌、滴灌不覆膜、膜下滴灌和不滴灌不覆膜(CK)4种方式下马铃薯生育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马铃
【机 构】
: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
【基金项目】
: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2019BBF02006),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惠民专项项目(2018CMG03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宁南山区海原县关庄乡高台村试验田,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研究了覆膜不滴灌、滴灌不覆膜、膜下滴灌和不滴灌不覆膜(CK)4种方式下马铃薯生育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膜下滴灌种植条件下,与CK相比较,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88%、18.23%,碱解氮提高了10.71%、18.75%,速效钾提高了5.92%、2.55%,生育期内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27.05%~69.37%、0.17%~38.33%,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12.70%~23.9
其他文献
2021年2月2日,中国船级社(CCS)武汉分社与武汉理工大学院士严新平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双方就船用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船用新能源及能效控制、新一代航运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
为探明降解膜在极端干旱区滴灌棉花的应用效果,设置4种不同类型的降解膜(黑色氧化—生物双降解膜M1、白色氧化—生物双降解膜M2、黑色全生物降解膜M3及白色全生物降解膜M4),
为解决绿洲区残膜污染,结合已有研究,根据农田残膜量与覆膜年限的关系,设计了9种残膜量处理(0、50、80、132、160、264、396、792、1 320 kg·hm~(-2)),利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湿润锋运移距离、运移速率、累积蒸发量、蒸发速率、土壤含水率进行监测分析并进行模型模拟,探究残膜量对土壤入渗和蒸发的影响以及模型模拟精度。结果表明:随着残膜量增加,湿润峰运移距离
2021年2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军澳跨海大桥主跨段经过8天的驳运,顺利从江苏南通运抵香港。本次海上特种驳运方案由中国船级社(CCS)审图,突破了诸多技术难点,实现了驳运技
伦敦时间2020年11月17日,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5届会议(MEPC 75)正式批准了关于航运减排短期措施的MARPOL附则VI修正案草案,并拟在MEPC 76会议上正式通过。至此,对现有船实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最后到2016年的《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制度。在此框架下,国际海事组织(I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