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网络问政逐步推开,要建立一个制度,若能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更好,实现地区与北京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上级与下级、下级与上级、官与民、民与官、民与民之间的无缝沟通与交流,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让老百姓与政府之间实现无缝隙沟通,这是各级政府网络中心、政府网站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网络问政 E政广场 和谐社会 公开答复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71-01
随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已经成为现实,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越洋网络交流、视频交流、语音交流、文字交流、视频语音文字混合交流。国内地区与北京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上级与下级、下级与上级、官与民、民与官、民与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已经稀松平常。因此,如何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实现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无缝隙交流,让老百姓与政府之间实现无缝隙沟通,这是各级政府网络中心、政府网站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为了做好工作,国家投巨资建设了金盾、金税、金保等网络信息工程,各级政府也出资建设了政府信息化工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工程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与建设政府网络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最近,人民网开通了E政广场,为老百姓和政府沟通开辟了一个便捷的通道,老百姓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提案的形式提交给人民网,由人民网立案,提交相关部门,最后获得相关部门在互联网上的公开答复。这种形式很好,深得民心,必将为党和人民群众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为老百姓监督党和政府究竟能不能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提供了一个十分便捷的途径。
既然认同这个做法,就要建立一个制度,若能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更好。人民网收到人民群众提交的议案提案经过初步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开答复提案人,同时要杜绝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的内容向社会公布。若能形成一种制度,必将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建议充分发挥人民网E政广场作用,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沟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人民网E政广场开通以来深受广大网友欢迎,上报提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短短几个月时间上报提案近万条,其中“已立案”七千条左右,提交有关部门处理的312条,有关部门回复24条。从提案所涉及的问题看,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国防、外交、法制、民主、民生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从提案质量上看,许多提案绝对不亚于两会代表在庄严的两会上的提案议案。
把这些提案议案及时转交有关部门答复,有助于有关部门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也能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即便提案提出的问题尖刻,我想上报提案者也是出于善良的愿望,有的时候语言尖刻一点儿反倒有助于加快问题解决的进度。
网络问政就要立个规矩,既然立案了,就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给有关部门,不要弄一大堆积案、无头案。E政广场数据分析,立案7000,转交有关部门312,占立案总数的4.5%,有关部门答复24件,占立案总数的3.4‰,立案未转交提案时间最长的为E政广场开通之日到今天,这样的立案中,有些恐怕现在提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已经过了答复的时效,有些问题恐怕已经通过国家立法颁布了。
每年国家要召开两会,研究商讨国家大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要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精神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问题。作为两会代表,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向各级两会提出的议案提案都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郑重向两会提交的,两会结束后有关部门都会把两会代表提交的提案议案交给相关部门,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答复。这种答复往往是答复给相关提案代表就算万事大吉,极个别部门对待两会代表的提案议案敷衍塞责,文过饰非,能搪塞就搪塞,能遮掩就遮掩,躲过一关是一关,根本不能解决问题,雨过地皮干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自己选出的代表在庄严的两会上究竟代表人民提出了哪些议案提案,是否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同时也让老百姓看看提案议案相关部门对待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究竟采取哪种措施,怎么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议把有关部门答复两会代表提案议案,凡是不涉及国家机密的一律在网络上公开,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联手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两会代表提案议案答复网站,把应该公布的提案议案全部贴出来让人民检验,让历史检验,不失为一种提高两会质量的好办法。
除此之外,对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案议案及其相关部门的答复,要在相关网络上公布,让人民群众了解真相,有助于提高有关部门的服务质量。信访渠道不畅通是造成官民、警民、民族矛盾不能有效化解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一部分人一夜暴富,基尼系数逐年加大,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产生矛盾是自然的,也是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践证明是必须跨越的一个坎儿。产生矛盾不要紧,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通过认真开展网络问政,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沟通和交流,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沟通架起金色的桥梁。
[关键词]网络问政 E政广场 和谐社会 公开答复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71-01
随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已经成为现实,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越洋网络交流、视频交流、语音交流、文字交流、视频语音文字混合交流。国内地区与北京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上级与下级、下级与上级、官与民、民与官、民与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已经稀松平常。因此,如何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实现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无缝隙交流,让老百姓与政府之间实现无缝隙沟通,这是各级政府网络中心、政府网站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为了做好工作,国家投巨资建设了金盾、金税、金保等网络信息工程,各级政府也出资建设了政府信息化工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工程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与建设政府网络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最近,人民网开通了E政广场,为老百姓和政府沟通开辟了一个便捷的通道,老百姓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提案的形式提交给人民网,由人民网立案,提交相关部门,最后获得相关部门在互联网上的公开答复。这种形式很好,深得民心,必将为党和人民群众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为老百姓监督党和政府究竟能不能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提供了一个十分便捷的途径。
既然认同这个做法,就要建立一个制度,若能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更好。人民网收到人民群众提交的议案提案经过初步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开答复提案人,同时要杜绝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的内容向社会公布。若能形成一种制度,必将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建议充分发挥人民网E政广场作用,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沟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人民网E政广场开通以来深受广大网友欢迎,上报提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短短几个月时间上报提案近万条,其中“已立案”七千条左右,提交有关部门处理的312条,有关部门回复24条。从提案所涉及的问题看,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国防、外交、法制、民主、民生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从提案质量上看,许多提案绝对不亚于两会代表在庄严的两会上的提案议案。
把这些提案议案及时转交有关部门答复,有助于有关部门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也能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即便提案提出的问题尖刻,我想上报提案者也是出于善良的愿望,有的时候语言尖刻一点儿反倒有助于加快问题解决的进度。
网络问政就要立个规矩,既然立案了,就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给有关部门,不要弄一大堆积案、无头案。E政广场数据分析,立案7000,转交有关部门312,占立案总数的4.5%,有关部门答复24件,占立案总数的3.4‰,立案未转交提案时间最长的为E政广场开通之日到今天,这样的立案中,有些恐怕现在提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已经过了答复的时效,有些问题恐怕已经通过国家立法颁布了。
每年国家要召开两会,研究商讨国家大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要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精神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问题。作为两会代表,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向各级两会提出的议案提案都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郑重向两会提交的,两会结束后有关部门都会把两会代表提交的提案议案交给相关部门,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答复。这种答复往往是答复给相关提案代表就算万事大吉,极个别部门对待两会代表的提案议案敷衍塞责,文过饰非,能搪塞就搪塞,能遮掩就遮掩,躲过一关是一关,根本不能解决问题,雨过地皮干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自己选出的代表在庄严的两会上究竟代表人民提出了哪些议案提案,是否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同时也让老百姓看看提案议案相关部门对待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究竟采取哪种措施,怎么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议把有关部门答复两会代表提案议案,凡是不涉及国家机密的一律在网络上公开,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联手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两会代表提案议案答复网站,把应该公布的提案议案全部贴出来让人民检验,让历史检验,不失为一种提高两会质量的好办法。
除此之外,对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案议案及其相关部门的答复,要在相关网络上公布,让人民群众了解真相,有助于提高有关部门的服务质量。信访渠道不畅通是造成官民、警民、民族矛盾不能有效化解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一部分人一夜暴富,基尼系数逐年加大,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产生矛盾是自然的,也是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践证明是必须跨越的一个坎儿。产生矛盾不要紧,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通过认真开展网络问政,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沟通和交流,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沟通架起金色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