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学科建设发展路径思考

来源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舞是以敦煌石窟壁画素材为原型,经过现代舞蹈家复活、创新,赋予了新时代美感表现力的古典舞蹈新流派。基于对敦煌舞发展历程的思考,认为通过进一步完善高校敦煌舞学科建设,多维度开展敦煌舞专题研究,探讨其学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才能更加稳健地推动我国敦煌舞事业发展。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和经贸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国际商法导论”课程需要有机融入中国商法元素,包括中国优秀商法传统、中国当代商事规范、中国企业在商务活动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将中国商法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根据商法之间的趋同性,通过比照中国商法规范,解决国际商法英文教学中的理解难题;以中国商法知识为基础导入国际商法知识;以中国商法内容为参照对象,进行中外商法比较;选取涉及中国元素的商事案例等。学生以中外对比为抓手,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推进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精神建设是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人才的目标要求。大学生职业精神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要素影响,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这些主客观要素决定了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同时其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并在这些方面体现出独特之价值。
“教为不教”,即“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上世纪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教为不教”,本质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自主发展。“教”作为手段,而“不教”则是目的。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与生本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要求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本文试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出发,以中小学教师上课情况与学生接受度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调查中小学教师上课情况,分析“教为不教”理念下的生本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史为鉴,为我国当代中小学"教为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