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志:中国原生艺术界的新人——李昌胜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昌胜,艺术界一个很陌生的名字,然而就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作品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对他十分敬慕!
  认识李昌胜出于一种机缘。2014年5月初,我接受《大都市》杂志的专访。在与记者的闲聊中得知,她的一位朋友的弟弟(李昌胜)爱画画,作品有些叛经离道的感觉。记者进一步提到,这位画家在与他人交往上有些障碍,有自闭症的倾向。出于职业的敏感,我立刻让记者联系她的朋友,叫她将其弟的作品传给我看看。很快,我见到了从网上传来的李昌胜作品。非常惊异!我深感其作品有着特殊的魅力。
  李昌胜的作品尺寸普遍较小,大多数是32開或16开大小的纸上作品,以丙烯颜料为主绘成。这种尺寸的作品,我曾在瑞士洛桑原生艺术馆见过一些,没想到,在国内,我也见到了这震撼人心的小尺幅佳作。
  李昌胜的作品有种神秘感沁在其中,很有灵性,是艺术家本人内心深处的缩影。刚开始我觉得其作品有点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作品的影子,但仔细揣摩,发现确实是用他自己的艺术语言绘成。其作品有本土文化的印痕,但还有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外来文化,不是哪个国家特有的,而是综合的,也可能是艺术家对国外艺术作品多方感悟的结果,或者是本能的、潜意识的吧!总之,他的作品既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又有着传统文化的符号,视觉冲击力特别强,没有落俗!这在当下的年轻艺术家中,可谓少见。
  当下的年轻艺术家,要么墨守成规,思维方式公式化,抱着学院派的传统技巧不放;要么盲目追求时尚的艺术语言,跟风创作,把各种新鲜的艺术语言拼凑起来,号称当代艺术。而李昌胜却走自己的路,从未丢掉自我。
  5月6日,我飞赴北京约见了李昌胜本人。他生于河北石家庄市,今年24岁。初中毕业后,读了几天高中,他就辍学在家。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说话时还有点腼腆。他告诉我,与其父母沟通不多,经常与他们产生矛盾,为了安心创作,自己搬出来住,画画之余还按自己的方式制作些小家具。没事时,照料一条年迈的犬。又听其讲:这条老犬曾经为他家看门十余年,现在走不动了,大小便都不能出门,他自己负责为它打扫卫生。我一下子全明白了:李昌胜与生俱来的善良与爱心,是其作品产生动人力量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艺术家失去了最纯真的爱心,他的作品如何能打动他人?我对他说:“我欣赏你的作品。”他流泪了!陪他前来的姐姐对我讲:“第一次有人当着他的面说欣赏他的作品,所以他流泪了。”我深深地理解他!
  其实我们每个艺术家都希望被认可,尤其像李昌胜这种有自闭症倾向的艺术家更是如此。过去这个群体的艺术家我们关心得很少,今天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地发展,我们作为这个文明大国的国人,也应该对他们这个需要帮助的艺术家群体多伸出一些爱心之手,让他们把自己的艺术天赋无后顾之忧地贡献给这个社会,使人类的文明更丰富、更灿烂、更辉煌!
  按德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理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自闭症患者中,同样也存在着有天赋的艺术家,他们经过思考、努力、创作,其潜意识的作品可能比受正规教育的模式化的艺术家作品更感人,更有深度,更值得我们关注。
  回沪后一个月,我又见到李昌胜传给我的新作,其作品尺寸大了一些,视觉语言更丰富了,画面的整体把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有一种预感,将来李昌胜很有可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原生艺术领域成为一位光芒四射的耀眼新星。
  在此为他祈祷!
其他文献
1980年代中期,上海的一批老电影艺术家张骏祥、徐桑楚、谢晋、白杨、秦怡、吴贻弓等纷纷倡议要在中国举办国际电影节。199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同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同意,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93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秘书长应邀出席了电影节,并对上海国际电
期刊
为更好地推出“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中华艺术宫推出了多场配套主题活动。2014年3月29日下午,“中华艺术宫之约——巴洛克主题音乐会”将这一系列主题活动推向高潮。此次活动由王勇主持,在他对巴洛克音乐的介绍之下,观众不仅增长了音乐知识,也更容易感受作品的意味。活动邀请到了上海青年音乐家现场演绎了多首巴洛克时期泰勒曼、巴赫和亨德尔等音乐大师的作品,赢得观众的阵阵掌
期刊
面对如今的时代,我们需要的其实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其背后吸引眼球的那个谎言。一旦你的电影不具备这样的谎言,而只是仅仅讲述了一个故事,则会很快被观众和票房遗忘。  约翰·福特的经典西部片《双虎屠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的律师来到小镇,遇到了约翰·韦恩饰演的醉酒又老迈的西部牛仔。两位主角代表着过去和未来决定小镇命运的英雄,唯一的不同是,牛仔已是明日黄花,而律师却代表着法制的美好希望。
期刊
一、“看不懂当代艺术”,古往今来都是一种常态  自2010年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和留美建筑师张永和作了一场名为《看不懂当代艺术不是你的错》的对话,持续发酵到2014年8月发展为吕澎先生和黄专先生的活动现场对话《我们为什么看不懂当代艺术》。这里“看不懂的当代艺术”,显然指的是近二三十年以来视觉艺术领域内的美术作品或装置艺术等多种以视觉导向为主的艺术行为或艺术作品所引发的一系列的引起社会反应的事件。 这
期刊
一个成功的电影节,不会用钱去评判一部电影的艺术价值,我们在这里没有票房的困惑,也没有一些舆论的干扰,在这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个电影人的自由、受到的尊敬和我们的平等。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29日落下帷幕。今年电影节首次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具体承办。体制的改革带来新动力,呈现出新气象、新活力和新的社会影响力。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首次确立“亚洲、华语、新人”的办节定位,从规范评奖、扩大影展、整合
期刊
跨越边缘,疯狂成就艺术  在这篇1948年9月写下的《声明》、也是名副其实的原生艺术宣言中,我们的朋友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极为严正地提出“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并关在精神病院中的患者创作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特殊价值,以及我们对其抱有的特别的同情。无需赘言,我完全赞同他的宣言:“那些用来判定一个人不具有正常社会生存能力的种种理由,在我们看来都出于一种令人无法接受的秩序”。在这里,我想
期刊
原生艺术是一种未受过专业艺术训练和教育的人依靠自己天赋创作出的一种艺术形态。原生艺术概念的提出在欧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这些作品保存着人类生长历史中的大量珍贵信息,从而使得越来越远离心灵和自然的现代人总是希望在这些作品中找到摆脱困境的线索。  打开中国的原生艺术之门  在中国,由于千百年来一直将艺术限定在“成教化,助人伦”的范围之内,使得艺术其它更多的功能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扬,以致于让我们在今天
期刊
美术馆为博物馆型的一类,藏品是一座美术馆的灵魂,艺术作品的收藏是美术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全国美术馆工作条例都有明确地描述:美术馆/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是具有美术作品收藏、研究、展览、教育、交流等多种职能的国家美术事业机构。其中藏品的收藏、保护及利用可以说是公共美术馆设立的首要职责,被视为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国际知名的美术馆无不因为自身丰富的艺术
期刊
源于杜布菲的“原生艺术”  “原生艺术”这个概念起源于西方,英语是Art Brut,是由法国艺术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发掘并命名的。他当时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可视为对这一艺术风格命名的初衷:“我们借助‘原生艺术’这个术语指那些由艺术文化的幸免者创作的作品,几乎没有模仿的成分。这些艺术家从内心深处获取一切题材、材料的选择、节奏、写作风格,等等,而不是来自于古典艺术或
期刊
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西方艺术界引起巨大轰动的素人艺术能否在中国找到自己的位置?2015年6月26日,中国首个呈现素人艺术和漫画艺术的艺术节Almost Art Project在北京开幕。机构Almost Art的创办人年轻有为,有着丰富的办展经验和艺术底蕴,他们寻找各种不同视角诠释原生艺术,发掘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绘画者的艺术天赋,拓展了中国原生艺术的视野。《上海艺术家》特此采访了Almost 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