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物形象为核心的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多收了三五斗》为例

来源 :语文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对于一篇小说,如何确定其教学内容?当然应落在人物形象上。教学小说,应该以一个或一类人物为落脚点,对人物的特质进行聚焦,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去深入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及命运的影响,从而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鉴赏作者的艺术手法,领悟作品蕴含的主题思想。一、基于人物形象为核心的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小说教学应选择人物形象做为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自然及社会环境是小说三
其他文献
<正> 自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通知》以来,各高校先后将中共党空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改革是必要的。但是,改革后的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出现了新的矛盾。这主要是:1.内容与课时的矛盾;2.内容与形式(形式主要指教材名称)的矛盾;3.教材内容与教材体例的矛盾;4.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的矛盾;5.大学课程内容与中学课程内容的矛盾;6.中国革命史课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矛盾;7.历史性与理论性的矛盾;8.理论与实践
<正> 张广立在《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2期上发表《应肯定湖北“和平运动”有进步意义》一文,对这场发生在解放战争后期、轰动全国的和平运动作了探讨。其立论的基本点是:“湖北和平运动促进了社会贤达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立场的转变,使他们站到了共产党和人民一边;和平运动揭露了白崇禧负隅顽抗的反动嘴脸,教育了人民。”这里发生了一个研究方法的问题。确定事物的性质或意义是由事物内部运动本身呈现的特征来确定呢,还是由事物所造成的某些客观效果来确定呢?答案应该很清楚。笔者通过考察湖北和平运动本身,得出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
期刊
<正> 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定于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第二期中共党史讲习班,为期14天。讲习班拟邀请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授课,着重讲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当前改革、开放中人们所普遍关心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世界改革潮流与中国的改革开
以组氨酸和十二烷酸为原料,合成了3种脂肽C12HH-COOH、C12HH-CONH2和C122HHH-CONH2,该类脂肽分子结构中都包含十二烷酸疏水烷烃链及组氨酸亲水肽链,具有传统表面活性剂和肽表面
采用方波伏安法(SWV)和Tafel曲线研究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钠、氨、铜离子、Cu(NH3)4^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代硫酸钠浓度的增加,铜离子还原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当硫
不管专家们如何界定和评判,在一线老师看来,大凡命制一套试卷总得遵循几个原则:政治要求、学科性质、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导向。综观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觉得这几个原则的落实
<正> 为了更好地评价中国革命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现仅就以下问题略谈浅见。一、评价中国革命史人物的重要意义正确评价中国革命史人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中国革命史上的人物,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正确评价这些人物,可以具体了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程,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同的历史条件产生不同的历史人物。要正确评价革命史人物,首先要弄清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风貌与有关的历史事实。如慈禧太后是中国半殖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一“吸”一“吐”是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有机组成,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分则互损、合则共荣”的相辅相成关系。杜甫说过:“读书
以Na3RhCl6为前驱体、三缩四乙二醇(TEG)为还原剂和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葡萄糖为形貌控制剂,在Na3RhCl6∶PVP∶C6H12O6=1∶10∶40(物质的量比)时,于160℃油浴加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