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电影短片的新形态与审美指向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un_wei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概念上的电影短片以新的形态和观影渠道兴盛于公众视野.从优酷出品的“大师微电影”系列再到近两年院线上映并引发热议的“拼盘电影”,“微叙事”审美从传统定式中更注重个人风格化的先锋与实验性,指向了大众接受美学视野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共同体美学.如何在“微”电影叙事中抓住当代人的情感结构和情感逻辑以实现与观众的同振共鸣,从创作的本质来看,是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是个性风格与共性表达的有机融合、平衡与统一.
其他文献
电影《姜子牙》是2020年由中国彩条屋公司出品的一部以姜子牙为主角的3D动画作品.因为与先期同公司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关联宣发,动画制作精良的《姜子牙》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同期票房第二且超16亿元票房的不俗成绩,成为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代表作品之一.
期刊
在动画电影叙事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以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动感觉为叙事基础,采用语言、图像及动作等多模态叙事手段,载入象征性符号,使电影叙事内容与创作者价值观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了动画电影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以传统神话人物“哪吒”为创作基础,采用多模态叙事手法,设置“古今一体”的叙事情境,使观众在思辨共通的叙事场景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形成了情感共鸣.
期刊
“剧透”是传播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一般被认为是对受众体验的潜在破坏.西方学界立足受众维度不断对“剧透效应”展开评测,以此探究受众心理与传播效果间的关系.然而,聚焦网络时代的国产剧,发现中国式“剧透”是传受双方基于媒体享受理论形成的一个逻辑怪圈.由此,使得受众无法获得多维的体验,且直接以“剧透”取代观看,进而导致观剧行为的终结.基于此,以媒介享受理论为依据,从中国式“剧透”现象入手,可以研究网络时代国产剧受众体验方式的转变及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