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53例(55髋),女51例,男2例;年龄13~51岁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2000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53例(55髋),女51例,男2例;年龄13~51岁,平均25.5岁.术前髋部疼痛史1个月~6年,平均16个月.6例曾经接受过髋部手术.术前WibergCE角为-20°~15°,平均3°.根据Tonnis分型,术前轻度关节炎16例,中度1例.外展位头臼关系基本正常,25例有Shenton线分离.前13例取髂腹股沟入路,后40例(42髋)采用改良Smith-Petersen入路.6例同时行转子部内翻截骨.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6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均获骨性愈合.髋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77.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4.6分.术后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减小,总活动度减小20°~60°,以屈曲活动为主.术后Wiberg CE角20°~50°,平均29°.5例出现跛行,主要由臀中肌无力造成,经功能锻炼后好转.18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出现骨盆环断裂,均与手术初期经验不足有关.无截骨不愈合、血管损伤、截骨进入髋关节等并发症.结论 对年龄较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周围截骨术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果.该术式可多维矫正髋臼畸形,髋臼截骨块血供不受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得以保存,患髋可以早期活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DTI)技术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96例足月HIE患儿,进行DTI检查,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3组,早期及后期检查时
目的 通过在自研的放疗DicomRT处理平台上,对放疗实时验证图像的优化算法和参数条件进行研究,以获得具有较高对比度、骨结构及软组织结构清晰的兆伏级X线图像.方法 在加速器6
目的 探讨MR 3D-VIBE序列与MR常规序列(包括MRCP)对诊断胆管癌及对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20例胆道恶性梗阻的病例,术前先行上腹部MR常规序列(包括MRCP),后采用MR 3D
目的 研究对比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经单鼻孔鼻内-蝶窦入路的解剖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 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尸头10例,彩色乳胶灌注动脉系统.模拟经鼻内入
目的 总结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治疗糖尿病足跟慢性溃疡形成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内科综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足合并Wagner分级2级以内的足跟慢性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雌激素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密切.因此,
与季节性流感和历次流感大流行相似,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过程中,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增高,孕妇甲型H1N1流感的患病率、病死率增高,易继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基于疗效-风
目的观察腺苷类似物cyclohexyladenosine(CHA)对大鼠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medullary thick ascendinglimb,mTAL)管周膜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是否通过磷脂酶C-蛋白激酶C途径(phosph
目的:建立郁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栀子、柴胡。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13∶87),流速为1.0 mL.m in-1,检测波长为238 nm
目的 介绍改良的示指近节背侧皮瓣在轻中度虎口挛缩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原来的示指背侧岛状瓣或舌状瓣改成连同虎口一起的示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重建虎口,使皮瓣游离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