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国:雨林雅夫的健康中国梦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崇尚“上善之医无药而治”的中医文化,始终怀着一颗爱国忧民之心;他是一位淡于名利的“神医”,始终奉行着“良医不可富”的祖训。本期封面人物,让我们走进来自彩云之南的“雨林雅夫”杨照国的内心世界,作为历史上杨家将的第四十三代子孙,关于中医传统文化,他有着怎样的理解?
  初识杨照国,是在京城某知名中医文化发展大会上,他一身中山装端坐主席台上,身边是周超凡、王雷等国家中医界知名学者,轮到他发言时,寥寥数语而切中要害,侃侃而谈却真挚有力,不禁让人对其刮目相看。随后,得知他竟然是北宋名将杨延昭的第四十三代孙时,更令笔者产生极大的兴趣。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在京西一家酒店内,为采访如约而至的杨照国,一袭深褐色中山装打扮,典型的中国式长相,方正朴实,规矩发式,看起来谨慎而低调。他的眼神很温和,交谈中不会有丝毫躲闪,举止稳重有序,像一位饱学的大儒;当他望向你的时候,你却发现,军人出身的他,在温和的深处是深沉的坚毅,一旦谈起不良健康文化的种种现象,言语又变得壮怀激烈,逻辑清晰,鞭辟入里,颇有杨家将古代金戈铁马之铿锵遗风。他就像金庸笔下最高级别的练家子,看上去和你我并无区别,内敛和蔼,真正的实力是在他出手之际,才会让你惊讶。
  乱世入将相 盛世做良医
  杨家将的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杨家不仅仅是历史上有名的行伍之家,也是一个中医世家。而杨家的中医文化思想,可以上溯至隋太医杨上善,宋军医士杨倓,此后杨氏家族的子孙均有相传。杨家将留给国人的不仅有忠勇爱国的民族精神,还有以隋朝杨上善,北宋杨倓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思想。隋太医杨上善对《黄帝内经》进行深刻研究,取《素问》及《灵枢》的内容,编著而成《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等医学名著。杨倓的《杨家藏方》是中医学有史以来第一部方剂著作,堪称中国中医中药第一方书,书中很多方剂引用至今依然神效。其中《黄帝内经太素》一书,至今仍然是中、日、韩、朝等四国的医科大学必修课程,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医健康养生宝典。至今,杨家仍然保留宋代手抄本《黄帝内经太素》、《杨家藏方》、《杨氏女科》、《杨氏舌诊》、《杨氏甲诊》、《杨氏掌诊》等医案书籍,数千年来杨家一直以此医学文化,为百姓健康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抗日战争期间,杨家药堂就抢救过不少滇西抗日将士。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杨照国自幼喜读家传医书,从小就对中医文化产生了深深的迷恋。7岁的他就开始跟着父亲上山采药。文革期间,饥荒岁月,全家宁可挨饿,也要省出钱来,给他购买灯油,夜里偷偷教他学医看病。杨照国的父亲是部队军医出身,一向对子女要求严格,他常常告诫儿女,“刀枪棍棒骑射之术,男儿习之强身,金石草木鱼虫之药,男儿学之健体”,要求儿女奉行“乱世入将相为之救国,盛世做良医为之济世”等祖训。杨照国坦言父亲是这辈子影响他最深的一个人。由于父亲严格的教诲,加上对中医文化的痴迷和热爱,成绩本可以上高中的杨照国毅然选择了考取云南大理卫校,后又于天津中医学院大学毕业。1981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和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军医,开始了他行医的人生旅程,十八年的军旅生涯,杨照国因舍己救人、抗震救灾表现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转业后的他,奉行“盛世做良医”的祖训,于2003年成立景洪奥奇雨林资源科技开发中心,任中心课题主任。2011年成立西双版纳雅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医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乱世入将相,盛世做良医”,杨家的祖训让杨照国总是不敢懈怠,历经十年艰辛,凭借坚强的毅力,他研究整理了从北宋时期起祖先流传下来的数十万字的医学书籍,通过与《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经》、《神农本草经》、《皇帝八十一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藏经》、《脉经》、《皇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外台秘要方》等中医学经典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和注释,形成天波府杨家医学独立的理论体系。为寻找祖传秘药,杨照国沿着祖先足迹,从山西的牛头山、五台山、灵空山……到江苏的紫金山、云台山……再到河北的雾灵山、祖山、驼梁山……几乎走遍了祖先居住过的地方;为搜集祖传方子中的药材,他无数次冒险探寻西双版纳热带原始森林,孤身一人,踏出国门,深入缅甸、老挝、越南的江河丛林;在险象环生的寻药之路上,他三次翻车,数次从悬崖跌落,多次从大树上摔下,曾经全身上下有十六根骨头折断过!最严重的一次是1997年4月11日,杨照国去云南攸乐山小黑河找药,途经石嘴垭口狭窄悬崖路段,驾乘的北京212吉普车撞上凸出的崖石,把他甩出了车外,接着车子翻了个身,把他压在车底,造成右侧颅骨破裂,右后肋骨四根骨折,尾椎下耻骨骨折,右小腿髌骨骨折。然而种种磨难,非但没有泯灭他那一颗为民为医的炽热之心,更坚定了他传播中医传统文化,发扬杨家医学精粹的决心。
  上善之医无药而治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文化辗转千年,无形中已经渗透在老百姓的点滴生活。然而长期以来弘扬中医文化一直停留在口号和官方文件中,却少见更加务实的措施和行动。因此,许多人实际上是只知中医却不知中医还有文化内涵。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更被束之高阁,被人遗忘。作为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者杨照国,对中医文化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他经常提到的观点是: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四医抓药,而上善之医,当无药而治。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发生的人。中国著名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医养生理念。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在杨照国看来,随着未来社会发展及客观环境的变化,“治未病”的中医文化思想将成为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预防疾病发生从而保持健康的生命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世界范围内唯一达到成熟科学水平的传统医学。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其中,第十二部分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的要求,中医文化传播进入新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提出“治大国犹如烹小鲜”,意即从整体出发既要了解国情,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杨照国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中医文化讲究从宏观出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尤其是治大病,治重病如同治国,当从整体情况考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除病灶不除病根。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用价值,看似各自为政却又紧密联系。而习主席提出的光复中华文化,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严惩“腐败”,公布禁酒令等一系列政策,被杨照国视为“上医治国”的典范。他说: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一项好政策的颁布,就可以挽救无数干部和普通群众的生命健康,正是中医文化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完美体现。中医文化即是国家文化的折射,其所蕴含的智慧思想是中国人传统文化的结晶。   有病找医生,这是国人最普遍的健康意识。而与杨照国聊起中医治疗时,身为医生的杨照国却说“万不能把生命和健康全部托付给医生”。杨照国认为,饮食决定性格,性格左右健康,健康摆布命运,命运定格人生。他说:“人体器官,五脏六腑,是会听话的,大脑中枢神经——思想意识,是可以指挥心肝脾肺肾脏腑功能运行的。如谈到酸梅时,脾胃功能会马上做出反应,口腔会产生唾液,遇到伤心事肝胆功能也会马上做出反应,排除毒素,眼睛就会流出眼泪,闻到烤肉香会饥饿等等,说明疾病同样也可以用意识加以调节和抑制的。很多疾病,吃药不如忌口,打针不如食疗,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正常作息、平淡心情,才是最好的良医妙药。”“病从一口入,毒从二口出,调以食为主,治主二便通”。以癌症为例,在日常的行医过程中,杨照国经常和病人提起,癌症是吃出来的病,会吃东西的人,面对满桌子的菜,酸甜苦辣咸、红黄蓝白绿每样都尝一点,谓之为“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谓之为“酒囊饭袋”,偏食厌食,死吃乱喝,消化不了,代谢不了,当大便小便都已经无法排尽所吃食物,肝胆无法排除堆积如山的毒素,此情况发生之时,就是癌症的开始。中国汉字奥妙无穷,仔细研究中医疾病名称的汉字就可以得知疾病的病因病理,一个“癌”字的结构足以说明问题。
  在他看来,人病了仅仅是看病抓药是不够的,关键是自我调理,重视饮食,学会自我观察、自我预防才是健康的关键所在。而愚昧无知、盲目追求、不学无术、吃喝玩乐等不良人生态度;偏食厌食、昼夜颠倒、劳逸无度、四季不分、冷热不知、吃喝不定、方便无时等不良生活习惯;焦急、愤怒、疑惑、埋怨、烦恼等不良性情,则是人体百病滋生的土壤。若要身体康健,则“形正则言正,言正则行正,行正则心正,心正则神正,神正则气正,正气长存,则百毒不侵!(形体要端正,言语要善意,行为要中正,心情要平和,精神要振奋,气血要调和,方能少病不病,反之则多病大病)。”
  这两年,“中国梦”的概念随着媒体的传播深入人心。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梦。对于杨照国来说,他的中国梦就是做到“上善之医无药而治”,这也是中医文化中“预防为主”理念的体现。中医文化就是健康文化的延伸,而健康文化的存在形态则是永恒的,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杨照国希望政府可以将中医饮食健康、心理调治、中医医药等,列入国民基础教育的课程,传播健康的中医文化理念,让人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懂得怎样观察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如何调理不良状态以及树立良好的心理卫生标准,从小注重饮食,注重心理健康等等,这样才能使国家的每个公民的身心处于健康的状态。可以这样说,杨照国的中国梦就是健康中国梦。“乱世入将相为之救国,盛世做良医为之济世。”作为杨家做人处世的立根之本,在杨照国心中,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杨家为国为民的忧天下之心始终未曾改变,把爱国思想与中医文化融为一体,把强身卫国与健康百姓作为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追求,推动国民健康管理纳入国民基础教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杨家中医文化的终极目标。
  精湛的医术,让杨照国盛名在外。虽然已年近花甲,他依然很忙,几乎每隔几天就会被人邀请,目的无一例外是请他看病或是中医健康讲座。他的医术也被人们传为神话,常把他视为月中药神玉兔下凡,药王菩萨转世真身等等,“杨神医”的称呼不胫而走。面对种种赞誉,杨照国看得极为淡然,采访中反复强调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其实在笔者看来,如果说他身上真有所谓的“神”,那他的“神”在于,当人们为财富地位忙碌的时候,他将自己置身在大自然的崇山峻岭中探医寻药;当人们在灯红酒绿中狂欢的时候,他仍独处陋室,孤坐案前,对某疑难病症细细推解;当人们在梦乡酣睡的时候,他却端坐在“雨林雅夫,康美天下”的牌匾下,恪守祖训,甘于清贫,将中医文化事业视为人生疆场,跃马扬枪间,击碎狰狞病魔的重重枷锁,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生命曙光。(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文化月刊:作为杨家将的传人,您如何理解杨家与中医文化的关系?
  杨照国: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杨氏家族,尊汉太尉杨震为杨姓家族始祖,杨震乃东汉中叶一代大儒,著名廉吏。门生送金于他,原以为更深夜阑,无人得知。他却告以“天知、神知、子知、我知”,轻财重义,拒不收金,正气凛然。因而,杨家后人多以“四知堂”为医药店铺名称,作为杨家行医看病的医德标准!有文献记载隋朝皇帝杨坚、随太医杨上善属杨震第十二代孙,杨家族谱记载,抗辽名将杨业,杨延昭及宋军医士杨倓同样属杨震的子孙后代,说明自古以来杨家就与中医文化思想关系密切。
  二是杨家将以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三代英雄人物为主体,代表杨家忠勇爱国的民族英雄形象,广为流传。在云南杨氏家族自古就以“清白传世”四个大字,作为杨家门牌和名片,并留下了“刀枪棍棒骑射之术,男儿习之强身,金石草木鱼虫之药,男儿学之健体,乱世入将相为之救国(良将者二代不可权),盛世做良医为之济世(良医者三代不可富)”等祖训,说明杨家自古以来,就把爱国思想与中医文化融为一体,把强身卫国与健康百姓作为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追求。
  文化月刊:如何看待中医文化就是国家文化这句话?
  杨照国:之所以我提到中医文化就是国家文化,是因为五千年的中医文化一直指导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中医文化不仅仅是把脉看病,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它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举个例子,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讲究整体观念,用宏观掌控微观。比如人的鼻子出现问题,可能是肠胃问题,也可能是肾气不足等,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国家层面来讲也是如此,要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从整体出发去看局部,这与国家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决策是有根本关系的。
  文化月刊:如今西医甚为强势,中医发展略显滞涩,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杨照国:作为杨家将的后代子孙,喜逢太平盛世而以做良医为己任,发展中医文化思想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理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医学文化,党的十八大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再一次明确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医药事业发展,同样不能全盘照搬西医的用药方式和治病的方法,正如习主席在欧洲访问时说的一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习主席提出了“激活古文字”的重要指示,作为中医世家,光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医药文化,是我们每个行医者责任和光荣。   文化月刊:您自己写过一本叫做《1+1=9》的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杨照国 :这其实是从哲学角度理解中医文化的书。世间任何事物都存在阴与阳—水与火的两面性,正所谓无水不成火,无火不成水。此事物内部因素与彼外部因素相加等于九,万事万物的产生或者消亡都离不开“九”这个天之数理,因恒九而生,因过九而亡的法则。“九”是决定得与失,成与败,病与康,生与死之界限的数理。
  世界万物皆有天数,阴长阳消,此起彼伏乃自然之规律,彼事物的消亡之时,正事此时物长的开始,而此事物从生长到消亡,必须经历从弱到强大,从强大到鼎盛,由鼎盛走向消亡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都是由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五、五而六、六而七、七而八、八而九、满九进一,逐次递增的过程,历经四九而成360度的一个周期,满360时归为0,一切又从0的角度开始,经秒、分、刻、时、日、月、季、年的递增循环,周而复始,才有这日月交替、昼夜轮回、四时变换、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亘古不变的大千世界。
  世间万世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客观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如:人体肝心脾肺肾,任一个器官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内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看病治病过程中,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治病灶,不除病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你看看,不知有多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长期单纯服用西药的情况下,最后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而死亡,不知有多少癌症病人在放化疗后快速毙命。所以说,光复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刻不容缓。
  文化月刊:用“雨林雅夫”作为自己的雅号和品牌名称有何含义?您如何看待未来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杨照国:“雨林” 是生物多样性自然平衡生态系统,是绿色健康生命,欣欣向荣象征。正如全世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任何无理的干涉,必将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和平与发展,健康与长寿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药物王国,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呼唤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她爱护她!多留一片绿色大地,多一份人类健康!
  “雅”即是正,是正气正法正统之天道,意在尊重自然恪守客观之规律。傣族人民把医生称之为“摩雅”,意为德高望重的人,也是医和药的总称。“夫”者,父母之子,妻子之依靠,子女之父亲,其责任大过于天,故,天字出头称之为“夫”!雨林雅夫就是要把家国安全,百姓健康作为己任,做替天行道的好医生——治病治人治家治国治世道。
  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仅仅靠医生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政府把健康生态文化、健康饮食文化、健康心理文化结合起来,与健康中医文化列入国民基础教育,使每个公民从小开始学习掌握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健康中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
其他文献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海拔1712.1米,属高寒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高山台地,高坡因他得名。这里居住着苗、汉、布依等多个少数民族,地理方面多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小溶洞随处可见。虽然离省城贵阳不是很远,但是这里依旧保持着古朴的苗乡生活。  深秋时节,笔者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的几位爱好苗学的一道,踏上了经花溪、青岩、黔陶前往高坡的路途,目的是探访有“
期刊
张金发,曾用名张树誉,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书法师,收藏爱好者,一九八三年九月生于安徽和县驼塘村,退役军人,现定居北京,担任国际职业规划鉴定中心中国区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兴海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中国扇子艺术协会江苏分会副会长、亚洲珠宝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千秋百川教育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世界名人网文化艺术领域创始人、中国大学生创业联盟终生导师、北京世纪宏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
期刊
人们常说,草书是抒情诗,是写意画,是现代舞,是天才的艺术。所以,中国书法史上学草书者甚众,但能取得很高艺术成就者不外乎张芝、王羲之、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庭坚、祝允明、王铎、傅山等数家而已。写草书除书家的胸襟情怀之外,贵在结字运笔的精熟,要掌握高超的艺术技巧。唯其如此,方能书写时意在笔先,自然从容,潇洒流畅,而不至于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满纸涂鸦。  王世国先生祖籍安徽省寿县,自号“八公山人”。早年
期刊
文化回归与复兴最好的方式是让更多人感受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参与文化传承,这是文化品牌及文化产品的存在价值,也是豫游纪的存在价值。  豫游纪是一家立足河南,以河南旅游纪念产品设计开发与营销为主营业务的文化创意公司。秉承传承非固守的理念,豫游纪将品牌宗旨定位为传统文化的挖掘、创新与传承,给消费者提供富有文化底蕴及时尚韵味的功能性产品,让消费者在体验传统文化产品的同时,重温传统文化的思想脉搏。  豫游纪在
期刊
“如果说丹麦的海岸线把西兰岛和日德兰半岛勾勒成两条美人鱼的曲线,那么二者之间的菲英岛,就是这两条人鱼追逐的那颗明珠。”有人曾如此形容。  菲英岛(Fyn),位于丹麦四百多个岛屿的中心位置。作为创作了《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世界名作的“现代童话之父”安徒生的诞生之岛,这里的一切事物和美景,似乎都与安徒生有关。而到丹麦来的人,大多都要到安徒生的故乡走一走,看一看。  古
期刊
在前不久闭幕的深圳文博会上,广东省肇庆市的文化产业招商成果桃李满篮。其重点项目中国(四会)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发展示范城首期、星湖文化园、鼎湖岭南文化古城综合旅游项目首期等12个项目,在深圳举行现场签约,合同金额共计20.8亿元。  据肇庆市委外宣办介绍,今年深圳文博会上,肇庆市推出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有43个,包括肇庆古宋城保护与开发利用、阅江楼文化景区开发等历史文化项目;中国砚村、高要市金渡镇西江羚羊
期刊
贵州省正安县是黔省典型的山区县,辖域75%被山地所占据,绵延起伏的群山中盛产一种墨色、深灰色的石头,即墨石,土称磨芋石。石质地细软而润泽,硬度适中,略有油性,无石纹和杂色,对光斜视石面有晶莹色粒者为上品,稍加打磨,石面光亮照人、溫润如玉,故称墨玉。  宋《云林石谱》载:“西蜀诸山多产墨玉,在深土中。其质如石,色深黑,体甚轻软,土人镌治为带胯,或器物,极润。”  古代正安在各历史发展阶段与夜郎、荆楚
期刊
近年来,韩国K-POP文化风靡世界,对中国市场来说,尤以韩庚、女子流行演唱组合f(x)的队长宋茜、女子组合MISS A中的孟佳和王菲菲等中国明星为K-POP进军中国的先锋人物。中国也逐步成为K-POP的重要市场及人才发掘地之一,同时带火了“练习生”的概念。近日,本刊记者探访了韩国娱乐传媒巨头CJ E&M在中国开设的首家专业艺人培训机构M STUDIO,初步探寻了韩国造星产业,以及韩式艺能培训的“悲
期刊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酒在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中,一直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饮酒讲究礼仪礼节,以酒传情更是国人逢年过节,访亲探友的首选。一瓶好酒,决不仅是品饮助兴,它更应该是传承文化的窗口。茅台是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代表之一,毛主席虽然不善饮酒,但终其一身,也留下了一些和茅台酒的故事。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生产的茅台酒,一举夺魁,荣膺金奖,为华夏争得殊荣,名噪一
期刊
自从有了微博,可以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碎片,不过也因此获得了更多更快的资讯,这些资讯基本上围绕着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却带给我们一些比较集中的信号。2012年的时候,公司有一台叫Wii的游戏机,三两好友一起玩儿游戏,不过与传统游戏手柄不同,Wii的游戏手柄是带动作感应器,可以感应到玩家的动作而输入指令,不像传统手柄需要按按钮,是模拟真实的动作来输入。如果你在打网球,要像真的拿着网球拍那样挥动,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