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鲁迅传播论

来源 :华中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鲁迅及其作品的传播已跨越了国界,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中国辅车相依的越南当然也不例外.对越南读者来说,鲁迅是他们最早接触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并受到他们的重视和喜爱.鲁迅译介与研究在越南已有将近八十年的历史.数十年来,越南译家和学者已将鲁迅的著作译介给越南读者,同时用不同的方式深入鲁迅研究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越文学交流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其他中国作家不同,鲁迅在越南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目前被选入普通语文外国文学教育内容中的唯一中国现代作家.虽然越南学者向来涉及鲁迅在越南传播的文章不少,但是对鲁迅做进一步的探究仍然属于必要的科研活动.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分别论述鲁迅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情况,从而揭示越南学者当前的鲁迅研究上存在的若干问题.
其他文献
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对此分析了脑胶质瘤中Hippo/YAP、PI3K/AKT/mTOR、miRNA、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及TGF-β等信号通路及关键酶的作用机制,得出YAP1抑制剂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脑胶质瘤有效的靶点,抑制PI3K/AKT/mTOR、Shh、WNT/β-catenin及HIF-1α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及耐药性,进而改善脑胶质瘤的预后。分析得出Notch1与Sox2呈正反馈调控机制,Notch4预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这样不仅在临床上可
文学与权力具有密切的关系,权力强势影响文学是文学史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宋代理学利用自己理论体系系统化的学术优势和正统化的文化权力,从学术、科举、文学经典等各个方面争夺对文化和文学的控制权,最终在南宋后期实现了对宋代文学的全方位渗透与干预,控制和决定着宋季文学发展的历史走向.
本文考察了江苏吴江菀坪镇和丹阳埤城镇河南方言岛的语言现状,分析了菀坪河南话、埤城河南话与信阳光山、罗山方言的语音差异以及方言岛内部的新老差异.通过对比吴江菀坪与丹阳埤城河南方言岛的语音特征,发现这些方言岛方言有向当地方言靠拢的趋势,其中,与当地方言融合的程度受方言岛内部人口因素的影响较大.
莎士比亚戏剧以巧妙多变的剧情、鲜明复杂的角色、睿智隽永的语汇著称,尤其擅长运用多种手段刻画人物形象.为更自然地展示角色内心世界,莎士比亚大量运用鬼魂巫婆的形象,巫术预言的场面,将人物角色隐秘而不欲也不能为他人所知的内心世界,直观地呈现在舞台之上.运用超自然力量进行内心世界的客观化手段,既揭发了人物行动的隐秘动机,活跃了舞台气氛,又制造了戏剧悬念,满足了观众心理期待,达到了多重艺术效果.
本文的主要观察点是单字调系统如何投射到两字组连调中的,同时也是传统方言学的田野调查与实验语音学的实验研究相结合的一个探索.用方言学的调查先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对单字调和两字组连调做了实验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在方言学分类的基础上,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为单字调、连调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描写.在对单字调数据进行分析时,既要考虑系统,更要注意最小对立,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接近声调的区别与分类;在连调分析时,要特别关注单字调在连调中的投射及其具体表现,经过具体分析看到,在乌烈军话中连调表现为两大类:不变调时音
爱默生美学作为美国清教世俗化运动的有机部分,具有强烈的尘世功利色彩,符合现代社会重科技理性、重经济发展的主流,其间隐现着对美国清教入世观念的继承.在继承中,他也发现了现代理性主义下的物化局限所带来的信仰危机,试图用灵魂神性予以拯救,在物性有限中展现心灵的无限性.然而,爱默生的这一思路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审美经验与灵魂顿悟共同存于爱默生的美学观中,使其美学呈现矛盾面向.
宿松方言的述补结构有“V得C”“V得倒2”“V得来2”“V得(O)”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都可用于表能力、可能的动力情态.“V得C”和“V得(O)”还可表客观道义情态、主观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V得倒2”还可表认识情态.其演变路径可概括为如下几种:“表能力的动力情态>客观道义情态>主观道义情态”“表能力的动力情态>认识情态”和“客观道义情态>认识情态”.
在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期间,洪深在剧本创作、舞台实践以及理论批评等多方面取得的综合实绩,对话剧这一舶来文艺样式从早期形态向成熟形态的转型起到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作用.得益于洪深所做的开拓性戏剧实践,中国话剧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开了崭新的局面,实现了早期文明新戏未能实现的使命:向现代形态的转化.
当今网络环境下,社会上产生了大量的新兴亲属称谓语,这些新兴称谓语是传统亲属称谓语“类词缀”化后生成的新词语.本文在分析汉语亲属称谓语“类词缀”的特征(语义虚化,能产性强)之后,进一步阐释新兴亲属称谓语形成的认知机制,认为隐喻和转喻是新兴亲属称谓语形成的机制.
在哲学渊源上,斯坦纳提出的“毕达哥拉斯文体”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斯坦纳本人鲜有提及,也被研究者忽视.海德格尔在价值和形式两方面对“毕达哥拉斯文体”产生了影响.在价值上,海德格尔关于“沉默”和“归家”的思想规划了斯坦纳基本的语言价值观和运思方向;在形式上,斯坦纳继承了海德格尔的诗性文体的言说方式.形式追求与其价值追求具有统一性.因此,“毕达哥拉斯文体”不仅仅是一种文体风格,更具有一种价值指向.国内学者对“毕达哥拉斯文体”进行了中国式改造,不难发现,在“思”与“言”、“由\'知性智慧\'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