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36例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甲状腺癌患者36例,除2例术中无法切除取活检,术后2~3个月先后死亡,其余均存活,其中3年6例,存活>5年28例,疗效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6例,男5例,女31例;年龄14~76岁,平均44.6岁,男女比例1:6.2;其中14~30岁7例,31~50岁12例,40~60岁13例,>60岁4例。
  本组出现症状主要是颈前甲状腺肿物就诊,右侧18例,左侧14例,双侧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术中或术后经冰冻与石腊切片确诊,按病理分型,其中乳头状癌23例,滤泡状癌7例,未分化性癌5例,髓样癌1例。
  本组36例手术方式: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16例,换色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同侧颈淋巴结清除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3例,2例仅行活检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
  讨 论
  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有文献报告仅占甲状腺瘤比例2.3%常以经前肿块首发就诊,临床上如遇甲状腺肿块,固定或合并有压迫症状应怀疑甲状腺癌,存在多年的甲状腺肿块,突然增大,也应怀疑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术前误诊:主要是由于早期甲状腺癌缺乏临床上典型症状,甚至是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方法,目前虽然放射性碘对甲状腺癌有一定参考,但仍有部分病例误诊,即使穿刺细胞学检查也有一定误诊率,甲状腺癌临床上也常只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有文献报告约占甲状腺单发结节的5%~35%故对甲状腺癌要有足够的重视,对甲状腺结节做定性诊断时要考虑到恶性病变的可能。重视甲状腺影像学诊断:颈部X线片,甲状腺癌钙化率51%其影响常呈散片云雾状。B超检查可确定结节为囊性或实性,甲状腺癌多为实性,囊性也不能排除恶性。核素扫描示冷结节者要充分考虑为癌,温结节不能排除癌。术前要重视穿刺细胞学检查,若探查所见甲状腺粘连浸润明显,血运丰富,同侧淋巴结肿大,结节剖面呈实性,囊实性或囊壁有乳头状形成均可疑恶性。
  在疑为甲状腺癌的可能时:在术前采用细胞穿刺活检或进行手术时做冰冻检查,并根据其本身状态和病理类型采取适当术式最为理想,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采用的4种手术切除方法,前两种为首选。当癌肿局限于一侧叶,不做颈淋巴结清除,因为预防切除并不能提高存活率,病理已证实为乳头状癌,如原发肿瘤在包膜内,作腺体次全切除,即可打到根治的目的。肿瘤已浸及包膜外,确定无颈淋巴结转移时,可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做腺叶与峡部全切及同侧颈淋巴结清除,同时可作对侧腺体部分切除。肿瘤已浸及周围大血管,神经,气管,食管无法切除时只取活组织检查。低恶性滤泡状癌无活有轻度浸及包膜着,因其发生转移少,若发生多是通过血道,对此作一侧腺体加峡部切除即可,若发生多是通过血道,对此作一侧腺体加峡部切除即可,一般认为对滤泡状癌不用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实践证明:对未分化性甲状腺癌的治疗不能千篇一律的术式,既要考虑到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又要注意保存甲状腺功能,避免发生合并症。
其他文献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且多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见于学龄儿童,5岁以下少见,但近年来发现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明显增高,2010年11~12月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0~3岁7例,4~7岁12例,8~14岁11例。  临床表现:20例患者临床起病急,起病至就诊平均5天,发热28例,多为驰张热及不规则热,发热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3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行手术切除,术后跟踪随访。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5年,复发3例,
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螺旋扫描,横轴位及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观察鼻窦炎患者及对照组鼻中隔及鼻腔鼻窦变化,并作统计分析。结果:鼻窦炎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各种类型阑尾炎的优势、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收治腹腔镜下治疗各种类型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3例;腹腔镜下同步处理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右侧输卵管积脓3例;手术时间25~92分,平均42分钟;出血5~30ml,平均15ml;住院3~20天,平均4.5天;术后阑尾残端漏1例,切口感染3例;无腹腔残余感染,无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疝发生。结论:腹腔镜
摘 要 目的:探讨机洗前预检工作对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同质污染的医疗器械400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件,试验组机洗之前进行人工预检,并严格按照自动清洗机使用说明操作。对照组则是直接从回收箱内取出物品,不进行人工预检直接将器械放入清洗机的篮筐内(并且不遵守自动清洗机使用说明)。结果:经过人工预检的器械合格率99.5%,未经过人工预检直接上机器的器械合格率83.2%,二
摘 要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1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辛与40mg/日,用药8周观察两组血脂、肝功能,并观察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辛伐他汀40mg/日组血脂下降情况优于A组,较B组疗效比较具有可比性,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强化降脂,能更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急症,起病急,病情严重[1],患者多表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症导致死亡[2]。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患者33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36~75岁,平均56.岁。  方法:对上述病例再次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索改良简易NCPAP(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原简易NCPAP的基础上进行构造改进,并应用于1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结果:改良简易N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