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改造好了美国间谍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逮捕了一对儿美国间谍,妻子劝丈夫交待了吧
  
  1951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逮捕了一对儿美国间谍,男的叫李克(中国名字),女的叫李又安(中国名字),两人都是受美国情报部门派遣来到中国的。
  李克、李又安夫妇被抓后,北京市公安局侦讯处预审员齐超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提审。
  李克被押到预审室,样子十分傲慢。齐超是第一次审外国人,心里没有底。齐超问过姓名、年龄、住址等基本情况后,突然问:“你知道为什么会把你带到这里吗?”
  “不知道。”李克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
  “你在中国都接触了哪些人?”
  李克说:“我和我夫人李又安是1948年10月来到中国北平的,我们两人都是燕京大学的研究生,是攻读中国历史和文学的。我们从前年开始在清华大学教英文,接触的都是一些教授和学生。”
  “我是问你,你在北京,和美国、西方国家哪些人打过交道?”
  “以前和美国驻北京领事馆的人有过来往,1950年4月他们撤走以后,我和英国驻北京谈判代表团的人有过接触,也就是在国际俱乐部一起玩玩,没有别的事情。”
  对于齐超的暗示,李克心里非常明白,但他不想交待自已从事的情报活动,想蒙混过关。
  李克顽抗,齐超很气愤,想拿拷子吓他一下,但一想到我党的政策,又冷静下来。
  接下来,齐超用温和的态度问了李克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李克一一作了回答。
  在以后几天的审讯中,齐超耐心开导、规劝,李克的供词则矛盾百出,不能自圆其说。
  齐超再一次提醒李克:“隐瞒是没有用处的,你的夫人李又安比你态度好,会向我们讲实话的,我们已经掌握了你大量的犯罪证据,如果你不老实交待,是会从严处理的。”
  李克似乎有所触动,避重就轻的交待了一些问题。
  通过十几天的审讯,齐超摸透了李克的心思,他之所以不交待,是因为有两怕:一是怕自已交待了罪行,中国政府不宽大处理;二是怕老婆与自已离婚。
  针对李克的顾虑,齐超说:“中国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坦白从宽,绝不会从严。你想想,你刚进来的时候,准备受皮肉之苦,但我们不搞刑讯,这是我们的政策,我们完全遵守了。”
  说完,齐超从衣兜掏出一封信递给李克,李克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李克:亲爱的,看来,我们错了,你要如实地向中国方面交代自已对中国的不利行为,我已经把所知道的中国方面的問题做了交待。李克,请你相信我,将来不管会出现什么事情,我都会永远深深地爱着你。
  你的妻子:李又安
  与此同时,齐超利用审讯李克的间隙,对李又安又进行了审讯。这位美国女性聪明灵活,悟性好,当她从道理上明白自已确实错了的时候,就非常痛快地交待了自已在中国的间谍活动。
  
  二、摆事实,讲道理,美国间谍知罪了
  
  李又安,1939年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1944年到美国海军情报署日文学校接受情报训练,在这里和李克相识,不久,两人结婚。婚后,两人进入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中文,1948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被卜德教授(美中央情报局间谍)派到中国燕京大学学习(实际目的是收集情报,从事间谍活动)。
  李克看完李又安的信,如释重负,立即改变了态度,把来中国后进行的间谍活动都说了出来。
  一周后,齐超又提审李克。这次提审不是让他交待问题,而是给他上政治课,让他转变立场,重新做人。
  齐超问:“你对从事间谍活动的罪行是怎么认识的?“
  李克说:“我有罪,违犯了中国法律。”
  齐超说:“你说你有罪,罪在什么地方?你说你违犯了中国法律,违犯了中国的什么法律,你应该坦诚的说出心里话。说真的,中国政府逮捕你,审讯你,决不是单纯为了要你的口供,然后惩办你,就完事了。我们是要对你进行教育改造,使你能真正认识到自已的罪恶,改变原来的立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克觉得齐超是真诚的,就说:“我是这样想的,我虽然触犯了中国的法律,但我所做的,是符合我们美国利益的!”
  齐超说:“你所说的美国利益,是对外的扩张和侵略!”
  “我的确不认为美国侵略了中国,就目前发生的朝鲜战争而言,我也不认为是美国侵略了朝鲜。”
  齐超说:“就世界战争来讲,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种。非正义战争大多是侵略战争,正义战争大多是反侵略战争。例如德国侵略苏联发动的是非正义战争,而苏联抗击德国的战争则是正义战争。当然,日本偷袭珍珠港也属于非正义战争……”
  李克听着,觉得很新鲜。齐超接着说:“你想一想,你们美国在西半球,朝鲜在东半球,美国派兵远涉重洋到朝鲜,不是侵略又是什么呢?”
  齐超摆事实、讲道理,与李克推心置腹地交谈,使李克的思想有很大的转变,他慢慢低下头,喃喃地说:“我是牺牲品,是受害者……”
  
  三、境外敌特机关在李克的食品中下了毒
  
  李克被提审完,回到宿舍已经是子夜一点多了。他今天感到特别轻松,但觉得有点饿了,倒了一杯水,打开自已的抽斗,拿出大洋彼岸的胞妹李丽莎寄来的饼干和巧克力吃了起来。
  李克吃了四块饼干和两块巧克力后,突然觉得肚子隐隐作痛,而且越来越厉害,心脏跳动得也急促起来,汗珠不断地往下落。李克觉得不好,便大叫一声,把同屋的犯人惊醒了。一个犯人见李克脸色苍白、痛苦不堪,就急忙找来值班的刘琳医生。很快,齐超也赶来了。
  刘琳一看,说:“像是食物中毒,应当赶快送公安医院!”
  “食物中毒?”齐超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饼干和巧克力,心一下子绷紧了,这是境外寄来的。监所有规定,凡是境外寄来的食品都是要经过化验才能交给犯人食用的,难道漏检了?
  现在情况紧急,不容多想,他立即叫了一辆汽车将李克送到公安医院,又派人将李克吃剩下的饼干和巧克力送市局化验。
  公安医院经化验证实,李克是中毒无疑。医生给李克洗胃、灌肠、输液,李克脱离了险境。
  齐超将李克中毒的事向邢相生处长作了汇报。邢相生得报后,立即到医院看完李克,并指示立即查清李克中毒的原因。
  经查得出结论:饼干和巧克力本身无毒,问题出在巧克力的包装纸上。经化验,发现包装巧克力的纸里,有一种特制的超薄锡纸包着毒药,量很小,肉眼也看不出来,如果单纯化验巧克力是查不出来的,人吃巧克力时,如果手上有水,锡纸遇水就化,毒药就粘在手上,造成中毒。
  公安人员分析,这是境外敌特机关搞的鬼。
  李克中毒后不久,监所领导就安排李又安去看望他。一天晚上九点,李又安和管理人员老程、齐超坐上汽车前往公安医院。
  李克也接到通知:今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看他。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他就站在病房门口张望,等待李又安的到来。
  李又安来到病房门口,一眼便看到李克苍白的脸,她的眼泪“唰”地一下掉了下来:“亲爱的,李克!”
  “你现在情况怎样?亲爱的。”李又安关切的问。
  “身体正在复原,没问题了。”
  “这应该感谢中国政府的抢救啊!”
  “是的,应该感谢中国政府,感谢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在其它国家,我可能见上帝去了!”
  “我把我们来中国与共产党为敌的行为都交代了!”
  “我也交代了,是你给我写了信,给了我们力量!”
  “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反省,好好改造,回国后,按我们原来的设想办一所中文学校。”
  “好,好。”
  ……
  谈话结束后,李又安突然拉起丈夫的一只手,对齐超、老程大声说:“境外的美蒋特务,太卑鄙了,太无耻了,我要控告他们,让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四、间谍李克从思想上真正有了新认识
  
  李克中毒事件四个月后,齐超又一次找李克交谈。
  这次,李克满面春风的走进预审室,过去总挂在脸上愁眉不展的神情荡然无存。看到比过去胖多了的李克,齐超高兴地问:“身体恢复的不错吧?”
  “是的,恢复的很好!”李克兴致勃勃的说,“我来中国之前,有人说,中国的饭菜没营养,吃了中国饭活不长。你看,我来到中国的监狱,吃的是窝窝头和新鲜蔬菜,倒使我的体重增加了。我觉得我的身体比来监所前还健壮,简直像头牛了。”
  说完,李克爽朗地大笑起来。
  接着,李克又说:“前几天,管理人员说,人民政府再一次给外籍犯增加伙食标准,我说不用,中国人民目前还很困难,现在的伙食标准就行。”
  齐超从李克简短的几句话里,看出李克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齐超很高兴,问:“你现在对你的问题怎么认识?”
  李克严肃地说:“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我是犯了罪,对不起中国人民,美国政府派我来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是对中国的侵略。”
  李克接着说:“说实话,我被捕后,我估计中国的公安是会给我用刑的,或至少打我一顿,或最后枪毙我,但没想到的是你们没动我一指头,而是说服教育,这使我很感动。现在我认识到,美国对朝鲜发动的战争,是一场错误的战争,应该立即停止。”
  听了李克的话,齐超很满意,能改造好一个美国间谍,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五、李克的妹妹李丽莎从大洋彼岸来到北京看望哥嫂
  
  1953年圣诞节前夕,李克的妹妹李丽莎从大洋彼岸来到北京,专程来看望她的哥嫂,齐超等人根据有关政策,热情地接待了她。
  李丽莎见到哥哥和嫂嫂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又听了关于他俩在中国监狱里的经历和感受,非常高兴,又非常惊奇:新中国,通过劳动来改造犯人,世界各国是没有的,值得各国仿效。
  李丽莎见到齐超,对中国政府给予哥嫂人道主义的待遇表示感谢,对监所里的制度、卫生均表示满意,并诙谐地说:“将来我如果犯了罪,也到中国服刑!”
  之后,李丽莎突然向齐超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她说,这次来中国,希望能见到周总理!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委托卫生部长、中国红十字协会会长李德全以红十字协会会长的身份接见了她。
  李德全部长重申了中国政府改造罪犯所坚持的“感化、教育、挽救”的方针,说明了中国政府改造罪犯的宗旨是把改造人放在首位,希望亲属们多做在押人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在中国好好改造,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并希望亲属们给监管工作多提意见。
  李丽莎知道李德全和他的丈夫冯玉祥在中国都是传奇式的人物,她在美國听说过,今天见到李德全本人,感到很亲切。她又一次向李德全部长表示感谢,同时,就中国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未来中美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德全部长坦诚地做了回答。
  
  六、公开审判结果:他们被提前释放了!
  
  1955年9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李克、李又安两个美国间谍案进行了公开审判。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公审美国间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厅外也挤满了各届人士。
  10时整,审判长宣布开庭。公安人员将李克、李又安押进法庭。两人在被告席上站定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开始宣读起诉书:“李克,男,现年26岁,美国华盛顿州人,1948年10月,受美国情报部门派遣来到中国,以清华大学英文教师和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名义做掩护,搜集大量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情报……”
  检察员宣读完起诉书,审判长问李克对起诉书有何意见,李克说:“均是事实,并无意见。”
  检察员又宣读完李又安的起诉书,问她有何意见,李又安回答:“没意见。”
  11时整,审判长庄严宣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七条规定,判处李克有期徒刑6年,李又安4年零6个月(从羁押日算起)。因二人认罪态度较好,有立功表现,本庭宣布,从即日起,提前释放!并限三天离境!”
  李克听完审判长的宣判,激动得掉下了眼泪,他突然举起右手,向审判长要求:“我要讲几句话!”
  审判长应允后,李克对着麦克风说:“中国政府对我宽大释放,我很感谢,我出去之后,一定不再犯这样的罪,我一定要为世界和平而斗争。”
  李又安也举起手说:“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李克快步走到李又安身边,热切地拥抱着李又安,喃喃自语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自由了!”
  大厅里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当我公安干警“护送”李克夫妇回国,走到深圳的罗湖桥时,李克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跨过这座桥,那边就是“自由世界”,他突然感到心里失落,不踏实了。
  
  七、记者们认为李克夫妇是让共产党给“洗了脑”
  
  李克夫妇走下罗湖桥,迎面跑来的是他的妹妹李丽莎,李丽莎热情地先拥抱她的嫂嫂,又拥抱哥哥,然后说:“哥哥,你受苦了。”
  “不,丽莎,我一点也不感到苦。我觉得在中国监所里四年,胜过在美国读四年大学!”
  李克的话音刚落,一群西方记者就围了上来。有一位记者问:“李克先生,你在中国7年,有4年是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度过的,请问,你对共产党中国有何看法?”
  李克说:“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有5000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我和我妻子是来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学的,我们深知,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惜,我们没有学习好。”
  又有一位记者问:“你对新成立的中国如何看?”
  李克说:“如同冉冉而升的朝阳!”
  “你在共产党的监狱里,是否认为自已是无辜者?”
  “不!”李克答道:“我承认自已是一个间谍,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记者们继续追问:“你承认自已是间谍,是不是受拷打逼出来的?”
  “不!中国公安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用过刑,都是用教育方法使罪犯的思想发生改变。中国人把罪犯转变为有用成员的各种努力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李克的回答,让记者们大感意外,他们都认为李克夫妇是让共产党给“洗了脑”。
  
  八、昔日预审员,今日成囚徒
  
  1974年11月中旬,李克、李又安夫妇以中国人民友好人士的身份访问了中国。他们来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向中国方面提出,要见一见20年前曾审讯过他们的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员齐超。
  此时的齐超,正被关押在北京市北城监狱里。真是巧合,齐超原来经常提审罪犯的监狱,竟成了关押他的场所!他的罪名是“里通外国”和“历史问题”。
  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负责人接到周恩来关于让齐超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李克、李又安的批示后,慌了手脚,急急忙忙地把齐超从监狱里接出来,让齐超理了发,洗了澡,换了一件白色的衬衫,打了一条黄色的领带,外面套上一身蓝色的笔挺西装。
  军代表告诉他,这不是要把他从监狱里释放出来,而是为了完成总理交办的一件“任务”。军代表还要求他,不要向美国友人说自已现在还是关押在监狱里的囚犯,要说自已还在预审员的岗位上。
  三人在一个宽大明亮的会客室内见面了。看到齐超,李克和李又安立刻回想起20年前在北城监所的日子:“我们在中国监所接受教育和改造期间,谢谢你的关心和教诲!”
  “不要这么说。”齐超连忙说,“这归功于你们主观上的努力,我不过是按我们的政策办事罢了。有的人,和你们一样在监所里接受教育,但一回到美国,就一切都变了。”
  “你说的是芮哥尼?”李又安说:“在美国,他曾在报纸上用笔名攻击过我们。”
  “我们也给予他坚决的回击!”李克补充道。
  “噢,是这样!”齐超感到吃惊。
  齐超又望了望李克、李又安,深情地说:“据我所知,你们回到美国,顶住各种压力,没有翻供,实现了自已原来的诺言。你们时时关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真是可喜可贺!你们写的书,听说在美国畅销,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印刷了2.7万多册都不够呢。这本书,中国也翻译过来了,我已经看过了,很好啊,谢谢你们啦!二十年来,你们这种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真是难得啊!”
  说着说着,齐超哽咽了。
  作为文化学者,李克、李又安非常关注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他们不理解,也不相信美国一些媒体的报道,早就想来中国看一下。因此,他们想利用这一机会问一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事情。
  “中国进行‘文化大革命’意义何在?”李克首先提出问题。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批林批孔’运动,孔丘是中国文化的始祖,林彪是个军人,一文一武,而且时间相隔了几千年,怎么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呢?”李又安也向齐超提出问题。
  齐超估计到李克、李又安会提出这些问题,以他自已的亲身经历,回答这些问题是不难的,但他知道,自已是被限制自由的人,他不敢把自已的观点说出来。
  齐超的脸憋得通红,眼泪在眼圈内转动着,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美国友人。突然他觉得自已左胸剧烈的疼痛,汗珠从脸上滚了下来,脸色煞白。在场的人都慌了手脚,不知谁喊了一声:“不好!齐超犯了心脏病,赶快送医院!”
  齐超断断续续地向李克、李又安夫妇摆摆手,表示歉意:“对不起……对不起……你们二人了……”
  李克、李又安望着齐超被抬走的背影,大声喊道:“我以后还会再来的!还会再来看你的!”
  
  九、李克、李又安夫妇再次访问中国,老朋友一诉衷肠
  
  1980年春天,李克、李又安夫妇以文化友人的身份再次访问中国。与上次一样,他们一来到北京,就提出要見齐超。此时的齐超,由于在监狱里备受肉体和精神摧残,身体很虚弱,出狱后不久,又患上脑中风,半身手脚不能动,说话也说不太清楚。
  听说李克、李又安又一次来到北京,齐超心里很兴奋。“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强加在他头上的“里通外国”和“历史问题”已经完全被推倒,他思想上没有了包袱,这次可以畅谈了。
  在齐超居住的两间低矮狭小的平房里,齐超和李克夫妇又见面了。齐超坐在轮椅上,和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好久好久不愿松开。
  这次见面又多了一个“翻译”,就是齐超的女儿齐燕,齐超说不清的话、用手势表达的意思都由齐燕“翻译”给在场的人。
  齐超说起上次会见的实情,说:“1974年我们见面,当时我还是一个‘囚犯’,是周总理批示让我和你们会面的。周总理的批示,从根本上否定了强加在我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为后来给我平反昭雪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总理也是打开中美关系的奠基人之一啊。”李克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并发表《上海公报》,到后来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应当归功于两国政治家的远大眼光,其中周恩来先生功不可没啊!”
  “大洋两岸的两个伟大的国家,将冲破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和平与发展取代冷战时期的对峙与战争,两国人民也牵起手来,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努力,可以想象,未来的世界是美好的!”李又安补充着丈夫的话。
  “是呀,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时代已经开始,但愿中美两国人民能世世代代永远友好下去。”
  在友好的气氛中,三人谈了很久很久。■
其他文献
1958年“大放卫星”,各地的高产卫星频频上天。高产卫星带来高征购,全县各个生产队把种籽、口粮统统卖光,还欠任务一大截。上级却认为,放了那么多高产大卫星,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为什么完不成任务呢?认为是农民把粮食隐藏起来了。  在湖北省委和地委的统一布署下,应城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开展了惊心动魄的“整粮风”运动。  县委一书记做了动员报告,与会者个个毛骨悚然,都感到十分委屈。会上大搞逼供讯,把所谓的
期刊
俗话说,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爆发。登时五洲震荡,四海翻腾,唐朝的百姓身不由己,做了离乱人。    一、诗仙李白隐庐山,孰料清净难抵热闹;出山原为“净胡沙”,不想却被太子拿下    詩仙李白正奔走在前往庐山的路上。  他经宣城,走当涂,过溧阳,一路辗转来到庐山,在屏风叠障中隐居了起来。  他在诗中写道:“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意思说,胡儿闹事
期刊
1965年5月21日,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相当于副总理)科列加、工矿部长蒂奥多西一行来华访问。  周恩來总理特别选定了一条参观路线,带他们去大寨。  为了招待好贵宾,当地省市领导专门组织厨师、服务员,提前带上原料、饮料、餐具、酒具来到大寨做准备。不料,周恩来总理交代:给客人吃“大寨饭”。  周总理总理以大寨高粱白、土豆丝、腌咸菜待客,并向科列加等人介绍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历程,劝勉
期刊
曾巩,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见长,其中不少篇章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他的佳作《邑令夏希道繁昌县兴造记》却很少有人知晓。  南唐升元年间,由南陵县划出延载、金峨、灵岩、春谷、铜官五乡,设置繁昌县,县衙所在地为延载乡(今繁昌县新港镇)。  此后100多年,這座滨江而设的县城既无城墙,也不设门关,四周仅以竹篱为障;城内空空了了,街上行人稀少,偶有宾客驻足,也无舍馆留宿。  堂堂的县府衙门
期刊
在中日首次长沙大会战中,中国军人曹锡,这位勇敢的机枪手,一人击毙日军500余人,成为抗战中歼敌最多的猛士。《大公报》、《中央日报》刊登了他英勇杀敌的事迹,著名作家田汉为曹锡所在的五十二军编写了新历史剧《新战长沙》,公演时引起轰动。2010年国庆节前夕,香港SAZT影视公司宣布,将斥资1亿元将抗战英雄曹锡的故事搬上银幕。    一、一人干掉500日军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湖南成为
期刊
长期以来,受各种影响,人们习惯给《水浒》贴上农民起义的标签。其实一部《水浒》从头到尾,和农民、农村、农业都没有太大关系。  《水浒》里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出自各行各业,下级军官、无业游民、惯偷、城市闲汉、小牢子……真正可以算是农民出身的,只有打渔的三阮兄弟、打獵的解珍解宝等几人,可谓寥寥无几。  至于好汉们上山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他们或因杀人犯法、避罪上山,或因与梁山义军交战失败,无奈上山;或因军师
期刊
马甲是世界各国证券交易所进场人员的指定着装。穿红马甲的是证券交易经纪人,着黄马甲的是中介經纪人。  为何交易员的指定着装是马甲呢?  原来,在早期的证券交易所里,经纪人填写各种交易凭证所使用的是鹅毛笔(当时自来水笔、圆珠笔尚未问世),交易大厅内喧嚣的气氛、拥挤的人群,常常使鹅毛笔中的墨水飞溅到经纪人洁白的衬衣上。每天交易结束后,经纪人身上常常墨迹斑斑,狼狈不堪。  为了防避飞溅的墨汁,有人别出心裁
期刊
沃特·罗利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603年,他受人诬告,被判处死刑,在伦敦塔中关了13年,是历史上在伦敦塔滞留时间最长的一名囚犯。  在污水遍地、潮湿阴暗的牢房里,他用了12年的时间写就《世界史》。  历史究竟该怎么写呢?在狱中,他抓紧时间,想在生命结束之前完成他的《世界史》。然而,有一件事情却几乎击碎了他的梦想。一天,看守他的两个狱卒发生了争执,罗利从头到尾目睹了这场争吵。与此同时,他的一个朋友
期刊
是谁第一个喊出了“毛主席万岁”?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二十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其实,都不对。第一个喊
期刊
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农历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丰盛的晚餐,一边观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这真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然而,每年的春节,总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1951年2月5日——我在朝鲜战场上过的那一个特殊的除夕之夜。  1951年春节前夕,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并抛出了“停火建议”的协议。  美军在这时抛出“停火建议”,只不过是为了争取喘息,准备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