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媛的幸福婚姻秘诀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都问彭丽媛:20余年的舞台生涯,你何以总是光彩照人,有什么秘诀?
  她坦言回答说:“这跟我的小家庭生活有关,如果我的婚姻不幸福,心有磨难的话,我能有这个光彩留给大家吗?舞台上的光彩正是我家庭幸福的最自然的表白。”
  1986年底,彭丽媛经朋友介绍与当时的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习近平相识。
  说起这段姻缘有人会以为彭丽媛攀高枝,殊不知当时只有24岁的彭丽媛与习近平同级别,又是中国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更不知当年两人相见时,均不知对方为何许人也。
  当彭丽媛听说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时,说:“两地分居怎么办?”她本不想接触,但听朋友说此人“出类拔萃”时,才答应见见面。
  一见面,彭丽媛便心灰意冷,对方土里土气不说,还非常显老。谁知那人一开口就吸引了她。
  他不问“当前流行什么歌”、“出场费多少”之类,开口便问:“声乐分几种唱法?”
  彭丽媛回答后,他又问:“很对不起,我很少看电视,你唱过什么歌?”
  “唱过《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哦”了一声,“这歌我听过,挺好的。”
  可以说,正是习近平的这种诚实和“无知”,才赢得了彭丽媛的芳心。她说:“当时我心里一动……他纯朴又很有思想,这不就是我心中的他吗?”
  经过半年时间的相处,彭丽媛坚信大她8岁的习近平就是能够与她携手一生的爱人,1988年8月,他们幸福地结合了。
  新婚第四天,彭丽媛飞回北京参加全国艺术节,接着又出访加拿大、美国。新婚后的第一次小别就是两三个月。
  婚后,彭丽媛一直在北京,而习近平先是从厦门市常务副市长的岗位上调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不久又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就这样,夫妻俩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
  彭丽媛工作的总政歌舞团里,大大小小的干部没有一个两地分居的,每逢探亲与团里的演出任务发生冲突,她就总是把探亲的时间让给部队的任务。
  有时她好不容易回去一趟,习近平又下乡或开紧急会议去了,而她回家往往只有几天假期,她只得在家空等。
  1993年6月27日,彭丽媛临产的日子里,习近平也不能陪伴她。为了工作,他依然三天两头下乡。那段时间宁德地区遇到强台风的袭击,习近平去了抗洪抢险第一线,整整三天三夜都没回家,更不用说到医院探望彭丽媛和孩子了。
  彭丽媛虽然希望夫妻团圆,但却从不抱怨,她知道自己工作忙,丈夫的工作更忙,作为地方上的父母官,心里牵挂着千家万户,哪里顾得上自己?
  当时作为市委书记,习近平压根儿没有假期。赶上忙中偷闲,最多就是春节回京个把星期。即便如此,也总挨不到一块吃除夕夜的团圆饭。因为每逢除夕,彭丽媛都要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忙到午夜一二点钟才能回家。
  习近平就在家里边看着妻子参加的电视晚会节目,边包饺子。待妻子回来,他才下饺子。两口子边吃边看刚录的晚会节目,切磋着这台晚会的得失。虽然他们工作性质不同,但相互之间总能找到契合点。
  1997年3月,习近平好不容易有空来了趟北京,小两口在一起,有好多事需要商量,有好多朋友需要探望。
  可他们刚刚满怀喜悦地把短暂的日程安排好,彭丽媛就突然被通知赴遵义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
  彭丽媛当时心中很是矛盾,怕伤了丈夫的心。可习近平还是痛快地答应:“没关系,你尽管走,我们总有团聚的时候。”
  对普通的夫妻来说,来来回回无所谓,出差一次,还有一种“小别胜新婚”的新鲜感。可对他们来说,团聚的时候真成了“凤毛鳞角”。
  更何况,一个女人的外表无论如何坚强,内心深处也是脆弱的。生活中彭丽媛没少碰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被人横加指责而伤心的事。每当此刻,她都异常痛恨别离,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了,连个听你诉说的人也没有了。
  可当彭丽媛想起丈夫语重心长的一段话:“作为一个女人,你比别人拥有太多:丈夫,健康聪明的孩子;父母双全,最幸福的人生。在事业上你也不是太大年龄,所有大奖你都得过,部队给你这么丰厚的待遇,这样重用你,你还要啥呀?”时,就能从中得到莫大的安慰,就会感到和丈夫的心贴得很近。
  时至今日,两人喜结良缘十多年,回想那段牛郎织女的生活,彭丽媛毫无悔意。
  她深情地说:“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夫妻感情的亲近程度不是由地域的远近所决定的,只要两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互相信赖,互相支持,神奇的具有凝聚力的感情就会击穿地域间的屏障,将两颗挚爱的心连在一起,使分居两地的夫妻感受到爱的甘美。”
  
  彭丽媛的幸福婚姻秘诀之一:保持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夫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乃幸福婚姻的“灵方妙药”。夫妻之间出现芥蒂时,经常能听到“有什么好说的”之类的埋怨,其实,这往往是缺乏沟通所致。
  尤其是现代牛郎织女,因为隔着现实的“银河”,又因为有太多现实的压力和诱惑,彼此间更容易产生种种猜测和误会,所以即使有着一年一度的“鹊桥会”,也应该时常保持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步入婚姻生活以后,彭丽媛和习近平见面机会少,电话就成了他们之间传递信息、寄托眷恋的方法。
  彭丽媛无论上哪儿演出,风尘仆仆赶到演出地后,第一件事就是上邮局给近平挂长途电话,既有互相问候的内心沟通,也有互相勉励的真诚话语。
  有时电话通了,没人接,她晓得他准是外出不在,改日再打吧。有时打上三五回才能听到近平的声音,也顿时感到十分慰藉。
  当彭丽媛拿到硕士学位的那一天,给习近平打了个电话,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答辩通过了,学位授予我了,我拿到学位了!”
  “是吗?”电话那头是习近平不紧不慢的声音:“你赶紧回来吧!”
  “怎么不祝贺我?”她说。
  “这有什么好祝贺的,我那儿有一大批硕士还等着分配工作呢!”彭丽媛不禁被丈夫的话逗得笑了起来。
  这几年,为打电话,她花了多少钱,连她自己也算不清。
  对此,曾有记者问彭丽媛有何感想?
  她笑道:“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我离不开这么多的观众、听众。他离不开福州500多万父老委托的改革开放重担,说起来是远隔千山万水,但打电话还是方便的。”
  
  彭丽媛的幸福婚姻秘诀之二:
  尽可能地给予丈夫理解和体贴
  
  许多人都喜欢唱这样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是啊,能够与自己的爱人一起看书散步、一起做饭煲烫、一起看朝霞夕阳……这样的幸福谁不渴望?
  事实上,幸福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如果我们不把幸福囿于小房间之内,并从心里真正认识到空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内心的相依才是真正的贴近,那么,我们就不会因夫妻分居两地而愁肠百结,也不会因长期不得团聚而感情淡薄。
  正因为此,尽管彭丽媛难以像普通女人那样享有完整的家庭生活,甚至在生女儿的那段日子里,习近平也不能陪在她身旁,但她却毫无怨言,总是给予丈夫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在她的心中,习近平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非常好的人。
  她说:“近平是个很好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摆架子。他的同学有的出国成了富翁,他有条件出去,但他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做人民的公仆。所以,我不能让丈夫放下五百万父老乡亲的重托而为自己一个人!”
  彭丽媛不仅深深地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丈夫,在生活上也总是尽可能地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
  她深深懂得,测量夫妻感情的幸福程度,往往有两把尺子:一把是看双方在心理上能否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另一把是看双方在生活上能否互相体贴,热心关照。
  彭丽媛头一回到福建探亲,才体验到南方过冬没暖气的滋味。回到北京,她就惦挂着给近平做一床棉被。
  街上卖的尺寸小,近平个高,捂不住脚丫,她想起山东老家的棉花好,特地叫妈妈用新棉花打一床6斤重的大棉絮,又扯了被面被里,一针一线缝好了一床新被子。
  正巧她要外出演出,先去东北,最后回到福州,她就背上鼓囊囊的大被子上路了,沈阳、长春、鞍山,走一路背一路。
  搭乘沈阳至福州的航班时,有两个旅客指着她的大被子打起了赌。
  一个说:“这人像彭丽媛。”
  一个讲:“笑话,彭丽媛能背着被子到外地演出吗?不信咱俩打赌!”
  同行的演员看着彭丽媛戴着墨镜,扛着被子的滑稽样更是一路取笑个不停,可她依然笑着说:“我彭丽媛就不能为丈夫扛回被子?!”
  到了福州,彭丽媛抱着被子颠簸了300多公里才到宁德。
  当时,近平还在宁德当地委书记,他盖上了新被子,连声说好,几年都一直用这床被子。
  还有一年,彭丽媛到香港演出,回来时带了一箱方便面,好多人不理解。
  原来,习近平平时一个人过日子,身边没有个亲人,生活上不讲究,有时开会晚了,食堂里没有吃的了,他就买包方便面回宿舍泡着吃。时间一长,国产方便面吃腻了。
  彭丽媛知道后非常心疼,就特地从香港买一箱质量稍好的方便面,让他改改口味。
  习近平既为妻子的深情感动着,也由衷地疼爱着自己的妻子,结婚十多年来,他从未要求过彭丽媛在家做家务,伺候自己。
  彭丽媛迟暮晚归时,他总是簇拥鲜花站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默默地望着她走下飞机舷梯,用这种不用语言的语言,进行彼此心灵的交流。
  每逢外出,他的旅行袋里总忘不了带着一个小录音机和几盒彭丽媛演唱的录音带。他虽然不会唱歌,但“近朱者赤”,他对声乐的研究,已成了业余生活的重要课题。每次听罢,还会动笔写上几句,有肯定和赞许,也有批评和建议,全是发自肺腑的真诚之言。
  正是因为他们相互理解和体贴,所以结婚十多年来,虽然两人不在一起的时间居多,但生活始终美满幸福。
  
  (摘自《23位中国名女人的婚姻智慧》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