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4堂入园必修课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_ctb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入园季即将来临,不少妈妈面对宝宝初入园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宝宝第一次迈入社会,要学会独立了;忧的是,宝宝如果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生了病怎么办?其实,妈妈们只要在宝宝入园前帮助其从身体到心理做好各项准备,宝宝初入园就会减少分离焦虑,少生病或者不生病。
  第1节课让宝宝提前爱上幼儿园
  宝宝对于没见过的人和环境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在去幼儿园之前,父母需要和宝宝讲幼儿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小朋友饿了该怎么做,小朋友想上厕所、想睡觉时又该怎么做,等等。语言尽量幽默一些,像讲故事一样;讲过几遍之后,可以给宝宝看关于幼儿园的绘本,妈妈还可以扮成老师,和宝宝一起体验幼儿园的生活,让宝宝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最后,妈妈可以带着宝宝经常去准备上的幼儿园熟悉环境,告诉宝宝,这是你将来要去的幼儿园,这是你的老师,里面有很多小朋友等等。
  看看幼儿园的生活
  积极参加幼儿园开放日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在幼儿园是如何上课和做游戏的;参观一下盥洗间、午睡房等地方;喂一喂饲养角中的小动物;感受一下操场上的大型玩具……总之,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亲切有趣的地方。
  讲讲幼儿园的故事
  充充分利用入园主题的绘本故事和儿歌,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生活、了解幼儿园规则,并体会到即使有想家、害怕等情绪也是正常的,我们有办法去面对。此外,爸爸妈妈还可以常把宝宝即将入园当作一件喜事来讨论:“宝宝长大了,要到幼儿园里去学本领了,爸爸妈妈好羡慕啊!”让孩子觉得入园是件高兴和值得自豪的事,使等待入园的过程充满乐趣。
  玩玩幼儿园的游戏
  在参观过幼儿园、了解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基本规则后,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多和孩子玩玩“我们上课啦”“小朋友一起做早操”等模拟游戏,这样可以使孩子更易于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交一交新朋友
  多带孩子出门接触其他小朋友,鼓励其主动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并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帮助其认识一两个同一班级的小伙伴,这样孩子在入园时看到熟悉的同伴,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会减轻很多。
  别说幼儿园的坏话
  别说幼儿园的坏话,比如,“看你这么调皮,回头到了幼儿园老师会好好教训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把你关起来。”诸如此类的言语都会使孩子感到幼儿园生活严肃而可怕,从而对入园产生抵触甚至恐惧心理。爸爸妈妈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不要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第2节课
  妈妈和长辈
  也要做好分离准备
  心理准备,不仅宝宝要做好,其实,大人也同样要做好。因为只有爸爸妈妈和家里的爷爷奶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宝宝才能在家长的指导下顺利入园,减少焦虑情绪。
  妈妈的心理准备
  妞妞还有3个月就要入园了。妞妞妈由于工作忙,妞妞就一直交给爷爷奶奶带。尽管妞妞妈对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不完全认同,但每天看到妞妞健康、快乐,也就不再担心。可一想到妞妞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想着妞妞在幼儿园哭闹不止,被老师罚站在墙角的样子,就担心不已。于是她努力说服自己,回家后,总是和妞妞说幼儿园有多么好。而妞妞并不理解妈妈所说的幼儿园的美好,对幼儿园的印象依然是陌生的。并且,妈妈的焦虑无形中也增加了妞妞对幼儿园的神秘感,而非安全感。
  妈妈对幼儿园的认识应从心理上改变,了解幼儿园是培养宝宝社会关系与独立能力的第一个学校,相信老师,相信老师,让自己先积极阳光起来。注意不要对宝宝说“如果你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这样负面的话。
  祖辈的心理准备
  妞妞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在面临入园这一现实情况时,爷爷奶奶总是担心去了幼儿园,老师不会像自己一样细心照顾妞妞,孩子万一受到其他小朋友欺负怎么办?万一吃不惯幼儿园的饭菜怎么办?总之,祖父母辈心理上对幼儿园是一百个不放心。
  父母在宝宝入园前需要和祖父母辈解释清楚,征得老人同意,说明宝宝入园是出于宝宝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在入园前安排好老人的生活。
  第3节课
  宝宝生活技能,
  需要提前训练
  有的家长在宝宝入园后才开始临时抱佛脚,教宝宝学各种生活技能,如独自如厕,独自用水杯喝水等,殊不知已为时有点晚。宝宝初入新环境,适应尚需一个过程,而对生活技能无法掌握,会加剧其焦虑感、与父母的分离感,上火、感冒等毛病就会接踵而至。因此,家长需提前安排宝宝的生活技能训练,让宝宝入园后能从容应对。
  入园前一个月
  自己穿脱衣服 提早训练宝宝自己穿、脱衣服,做到能够独立完成解扣子、系扣子,穿鞋、脱鞋等动作,能够自己洗手、擦嘴等。如果宝宝不会系扣子,尽管幼儿园老师会帮助,但如果遇到孩子多,忙不过来的时候,宝宝就容易着凉。
  学会自己吃饭 一定要纠正之前“追着喂”的习惯,让宝宝做到不挑食,并且懂得吃饱。让宝宝尽量喝白开水,吃新鲜的水果。
  能够自己用水杯喝水 其实,宝宝用杯子喝水有点难度,可以先为其准备一个塑料杯(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往杯子里倒入少量温开水,让宝宝在口渴时练习用杯子喝水,而不至于到了幼儿园出现上火症状。
  如厕训练 入园前天气较热,一般穿单裤,这正是训练孩子自己在如厕前后脱、提裤子的好时机。
  睡眠训练 孩子早上起床时间要根据穿衣、盥洗、吃早餐和路上所需时间来综合考虑,应尽量保证从从容容地出门,晚上入睡时间则根据孩子需要的睡眠量来决定。幼儿园午睡时间一般为2小时,在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能在上幼儿园前尽量培养。尽量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习惯,不抱不拍也不哄。
  入园前三周
  培养新的作息习惯 将宝宝的作息时间调整为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睡眠时间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如午睡时间为12:00~14:30,午餐就应在12点之前完成,并漱口,上床睡觉;下午2点左右准备叫醒宝宝,晚上睡眠时间最好在21点左右,不要太晚。   宝宝能够表达如厕的愿望 其实如厕训练,在宝宝1岁半的时候就开始了。入园前,宝宝最好可以养成晨起排便的习惯。
  提前模拟 与附近即将入托的小朋友取得联系,让宝宝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其间,妈妈可以做短暂的离开,但需要和宝宝商议,让宝宝知道妈妈离开一会儿还会回来。
  入园前一周
  认识自己的物品 宝宝能够认识自己的物品,当然,如果宝宝实在记不住,妈妈可以在衣服上绣上宝宝的名字。能够知道物归原处,即宝宝知道物品从哪里拿来再放回哪里。
  提前熟悉环境 经经常带宝宝去将要上的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场地和环境,并告诉宝宝哪些地方不可以去,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等。并告诉老师宝宝的性格、兴趣和爱好等,
  准备依恋物品 这个时候,宝宝独自入睡、起床穿衣等能力进一步增强,如果宝宝有“恋物癖”,妈妈可以为他准备好他最喜欢的物品,并带到幼儿园,和老师说明这一情况。
  第4节课
  物质准备
  及实战演练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让我们抓紧入园前的最后半个月时间,把一切打点得妥妥当当,安心迎接入园季的到来吧。
  入园前两周
  请老师帮忙列出入园物品清单。如小书包、手绢、拖鞋、换洗衣物等。如幼儿园不提供被褥,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挑选布料,告诉他“小熊被”/“小猫被”会陪着他一起到幼儿园,这样午睡时孩子会觉得像在家里面一样舒适安全;在孩子的衣服物品上绣上名字或贴好姓名条。这会为老师开学初的工作提供很大便利。
  入园前一周
  给老师写一封信吧。宝宝有什么样的喜好?对什么食物过敏?睡觉时有什么特殊习惯……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这能让老师在开学初尽快了解孩子。
  入园前一天
  把可以选择的服装提供给孩子,让他自己挑选第二天穿的衣服,这样做可以减少第二天早晨的忙乱,也给孩子制造一些兴奋感,缓解入园时的紧张情绪。
  如果孩子有离不开的依恋物,如小毛巾、布熊、小娃娃等,装进书包带上也无妨。
  入园当天
  早起 爸爸妈妈早点起床,给孩子留出充裕的时间穿衣、如厕,准时到园。
  主动打招呼 到了了幼儿园,爸爸妈妈要和孩子一起主动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
  平静地道别 安排好孩子后,平静地和孩子道别。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过于担心、挂念的情绪;不要向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表现出迟疑不定的样子;另外,请不要因担心孩子不适应幼儿园,而偷偷窥视、观察孩子。
  入园后,需多沟通勤交流
  不要以为做好以上准备就万事大吉了,宝宝入园后的第一个月是关键期,万万马虎不得。妈妈还需和幼儿园老师多沟通,和宝宝勤交流,协助老师帮助宝宝顺利地度过入园第一个月。
  与老师主动真诚沟通 由于刚入园的宝宝比较多,老师不能做到一对一地和家长详细沟通。就需要家长主动询问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果回到家,发现宝宝情绪有些异常,家长更要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交流,而不要妄加揣测。
  与宝宝耐心愉快交流 接宝宝回家后,一定要用积极正面的情绪引导宝宝,与宝宝交流当天在幼儿园的情况,比如,幼儿园的老师好吗?今天的游戏好玩吗?千万不要问,今天别的小朋友欺负你了吗?老师让你罚站了吗?要知道,宝宝很容易接受负面的心理暗示,认为去幼儿园像是受惩罚 一样。
其他文献
每逢夏季,恼人的蚊虫就会跑来不停地侵扰皮肤娇嫩的宝宝,如何让宝宝远离蚊虫叮咬,开开心心过夏天呢?  妞妞妈最近很焦灼,因为入睡躺下时常听到嗡嗡声,担心蚊子叮咬宝宝,于是展开寻找蚊子灭蚊的战役,结果一夜没睡好,搞得心情很糟。如何才能击退恼人的蚊虫?小编帮你支支招。  居家环境  定期做房间大扫除,尤其是卫生间和厨房,暖气罩等地方更要定期清洁,保持室内整洁,不留死角,不给蚊虫藏身繁衍的地方。白天蚊虫少
期刊
我们需要从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作为爸爸,应该如何做呢?  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能长期保持的评价,表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信任程度。说得更通俗一点,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和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曾经花了20年时间来研究自我和自尊的发展。在一个研究自尊的大型项目中,苏珊·哈特提出了孩子评价自我的五个方面:  1学业
期刊
通常我们认为智商超群的爸爸必然生出智商超高的孩子,不过现在各种资料证明,孩子有多聪明,更多取决于母亲。为什么呢?  遗传因素  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从遗传学角度看,宝宝聪明与否关键在于母亲而非父亲。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智能发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男性染色体是XY,X(卵)是
期刊
不少准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怀孕后,刷牙或者吃东西时,牙龈总爱出血。越是仔细刷牙,越容易出血,到底怎么回事儿?实际上,就像准妈妈许多其他怀孕反应一样,牙龈爱出血也是荷尔蒙的“功劳”!  7招轻松搞定孕期牙龈出血  由于在孕期,准妈妈体内内分泌水平改变,导致血液中的黄体酮含量增加,激素平衡失调,牙龈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血流淤滞,容易造成口腔局部牙龈组织肿胀、脆软,医学上称之为妊娠期
期刊
《母子健康》  采访手记  0~3岁宝宝典型事件大揭秘  “流程式”扔东西  宝宝七八个月至1岁左右凭空生出了个新玩儿法——流程式扔东西。当发现一件有趣的物品时,他们可能会先把玩一会儿,之后就会扔到地上。妈妈帮忙拾起来,宝宝会把它再扔到地上,最后场面就成了“流程式扔东西”,宝宝扔,妈妈拾,宝宝再扔,妈妈再拾……结果就是妈妈生气了,宝宝却一脸等待妈妈再拾起好扔出去的表情。难道是宝宝在故意气妈妈?  
期刊
烈日炎炎,宝宝最爱戏水,轻柔的水流冲击带动宝宝的触觉发育,打水仗或从水滑梯上一冲而下,考验了宝宝的胆量;在海边玩沙玩水还提高了宝宝们的协作能力……各种各样的戏水游戏让宝宝清凉度夏。  家中  游戏1  洗碗玩泡泡  场景与玩法  妈妈把洗碗池刷干净,倒上大半池温水,放上轻质鲜艳的塑料碗勺,倒入一些中性洗涤液,搅出许多泡泡。好啦,让宝宝站在大方凳上玩吧!  宝宝兴奋点  我也会洗碗啦!奋力搅动泡泡池
期刊
夏季,带着宝宝海边玩耍,碧海蓝天、炽热的阳光、软绵的海滩……宝贝要多开心哇!不过,妈妈们一定要替宝宝准备好必备物品,确保一个安全、乐的盛夏之旅哦!  字母卡车城堡沙滩套装(9件套)  价格:69元    夏天,去海边玩是所有宝贝们的快乐开心时刻,玩沙玩海水,怎么能少得了装备呢。字母城堡沙滩套装,鲜艳的颜色,贴心的准备,既可以运载沙子,又可以建城堡,有了这样的套装,宝宝可以在沙滩上自由自在地玩乐,更
期刊
坚持母乳喂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甜蜜而艰辛的过程中,不光母乳妈妈会遭遇乳头皲裂、乳房胀痛等诸多痛苦,对小宝宝而言,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经常溢奶、吐奶,母乳引发黄疸,舌系带过短造成吸吮困难……若宝宝在母乳喂养中出现了这些问题,你知道该如何正确应对吗?  经常溢奶、吐奶  溢奶、吐奶多发生在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身上,这与宝宝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关系密切:小宝宝的胃比较浅,并且食道下1/3的环状括约
期刊
母乳是宝宝最好最健康的食物。初为人母的新妈妈很想进行母乳喂养,不过,又有许多疑问和担心,尤其是分娩后的最初2周顾虑最多。这里就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解答。  困惑1产后乳房不适,出现肿胀,  疼痛,奶水不畅怎么办?  乳房肿胀是产后最常见的哺乳问题。由于每个产妇的个体差异,下奶的时间会不一样。很多妈妈产后有生理性的乳胀出现,感到非常疼痛,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建议这时多让宝宝吸吮,尽早开奶,宝宝吸吮越多
期刊
准备材料  1.黏土:不同颜色深度的绿色三种——深绿、中绿、浅绿;黑色;白色  2.塑形工具  作者简介:  Apple熊熊是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潜水员,爱好各种户外运动。喜欢制作黏土公仔,拥有自己的黏土制作工作室——applebear户外运动公仔定制工作室。  制作方法    用最浅的绿色黏土搓成一个圆球,大小和乒乓球相仿。  将圆黏土一面按压,形成一个类似围棋子或马卡龙的单面半圆。  用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