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dg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着重从语文教学的现状,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本该是充满趣味性的,因为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优的名篇佳作,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展示了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大力提倡新课改,但仍以分取人的今天,有很多的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了应付考试,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兴趣的培养。教师往往把一篇篇生动的文章肢解成层次、段落、中心、写作特点几大块,使文情并茂的文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不得不背着知识的重荷作艰难的跋涉,正所谓“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根本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重压下成了“异化”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成了一句空话。要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改变当前的这种教学状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兴趣培养则是最重要的一环。
  
  二、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现代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看,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以“情”启趣;直观教学,以“形”激趣。下面对此作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以“情”启趣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即使是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样,学生怎会无动于衷?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不同寻常的衣着、言行,给这堂令人难忘的“最后一课”增添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以小弗郎士为代表的学生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和教育,使原来幼稚贪玩的小弗郎士一下子变得成熟起来。可见,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了小弗郎士学习法语的兴趣。
  我在讲授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又是议论文,似乎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就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青蛙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小青蛙一跃而出,安然逃生。后来把这只青蛙放进盛着冷水的锅里,然后偷偷地在锅底下用炭火烧热,结果小青蛙葬身水中。我问学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经过热烈讨论后,自然得出了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接着我就带领大家学习孟子的这篇文章,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纵观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可伴随每一堂课的始终。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精心地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进行中则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解决,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得到巨大的鼓舞力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课堂结束,则联系学生实际,找准落脚点,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拥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会刻苦钻研,以坚强的毅力完成学习任务。
  
  (二)直观教学,以“形”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前提。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能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很自然就会对其产生兴趣。初中学生童稚未脱,活泼好动,外向开朗,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千篇一律地刻板地重复,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用新鲜的东西,加强对他们视觉上的刺激,唤起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其逐渐产生兴趣。实践证明,采用“直观教学法”是一种颇为可行且有效的手段。
  所谓“直观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录像、图片及动作表情等具体形象手段,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学虽然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时时可通过实验来显示,然而能够用“直观教学法”的机会也是很多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不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讲授语法知识,或者是进行作文教学都可采用“直观教学法”。
  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利用表情动作演绎某些片段,既简单易行,又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如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准备了小木棒、小绳子、小塑料盆。讲到“雪地捕鸟”这一段时,让一学生上讲台,根据文段再现当年鲁迅“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使他们从表演或观看中体会到动词的妙用,很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又例如在教《核舟记》时,学生对文中的方位介绍较难把握,我就用纸折船做模型并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进行说明。在讲到“船头坐三人……”时,又请三位同学按课文的说明进行表演。这样,既便于课文的讲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从而学得快,记得牢。
  随着教学迈向现代化,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已被广泛运用在教学中。而播放课文录像是“直观教学”中较为直观的方法了。如学生在观看了《中国石拱桥》的课文录像后,对石拱桥的有关知识一目了然。无需教师多讲,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另外,巧用简笔画,也是现行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简笔画的作用在于用简洁凝练的绘画语言,把生动活泼的图像与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化抽象为具体,使枯燥单调的解说趣味横生。例如在教《变色龙》时,运用漫画的笔法将奥楚蔑洛夫“媚上”与“欺下”的两副面孔展现出来,令人忍俊不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法和直观教学法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激趣的重要方法。当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真正做到“灵活”,有待于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作艰苦的探索。
其他文献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
道路桥梁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最核心的基础建设,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多,流动性强,所以道路桥梁建设已成为了道路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要求也特别严格.
一般来说,中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拿起笔来总想不到什么写作的材料。中学生真的就缺乏写作的材料吗?其实,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每天都要接触一些人和事,总会积累一些生活素材。如果将这些直接素材和报刊电台等耳闻目睹的林林总总的间接的生活素材加起来,应该说学生作文素材是比较丰富的,甚至可以说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是一个题材的仓库。然而,他们常常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不善于拾取和收藏生活的点滴。  叶圣
【正】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地区,如何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拟结合福建省的实际作些探讨。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的任务就是将反映全体人民利益的思想、规范提炼出来,以简练的形式,传达给社会成员,使之内化为人
本刊讯记者李近报道2012年3月5日,久盛美客壁纸与搜狐家居等3大网络媒体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对于此次斥资1.5亿进军壁纸行业,久盛集团董事长张恩玖表
<正>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学好语文对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摆在我们语文教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用什么方
【正】 漳州市正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出口创汇水平较高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为使漳州市生产要素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实现优化组合,进入“东海交易圈”和“亚太
一、文本解读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作者以淡而不浅、哀而不伤的情感记叙了英子的成长历程.、插叙手法的运用使现实和回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把这一切设计在英子毕业当
【正】 自九十年代以来,福清市水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1992年全市水产品产量6.84万吨,年净增1.16万吨,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产值达4.6亿元,其中出口创汇2.04亿元,分别比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