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在脂多糖(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PKCα对小鼠肺损伤过程中细胞自噬及焦亡的调控.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DMSO组、DMSO+calphostin C组、LPS组和LPS+DMSO+calphostin C组,每组9只.按0.15 mg/kg剂量腹腔注射calphostin C预处理小鼠4 h以抑制PKCα的活化.将LPS以10 mg/kg的剂量经口气管插管滴入小鼠气道刺激24 h后收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
【机 构】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浙江温州32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在脂多糖(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PKCα对小鼠肺损伤过程中细胞自噬及焦亡的调控.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DMSO组、DMSO+calphostin C组、LPS组和LPS+DMSO+calphostin C组,每组9只.按0.15 mg/kg剂量腹腔注射calphostin C预处理小鼠4 h以抑制PKCα的活化.将LPS以10 mg/kg的剂量经口气管插管滴入小鼠气道刺激24 h后收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标本.BALF检测蛋白浓度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肺组织HE染色后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及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中,用calphostin C(100 nmol/L)预处理RAW264.7细胞2 h后予LPS(1 mg/L)刺激6 h及24 h,分别提取细胞蛋白及RNA,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p62)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cleaved caspase-1、caspase-1和ASC)表达水平,RT-qPCR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mRNA水平.结果:在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中,PKCα磷酸化水平上调(P<0.05);抑制PKCα后LPS诱导的肺损伤病理学改变及肺内炎症反应显著减轻(P<0.01),细胞自噬及焦亡水平显著下调(P<0.01).在RAW264.7细胞中,抑制PKCα也可部分逆转LPS诱导的细胞自噬及焦亡活性(P<0.05).结论:抑制PKCα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C57BL/6J小鼠发挥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涉及PKCα-自噬/焦亡信号通路.
其他文献
在不同环境下,细胞需要协调多种信号通路而有组织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以维持细胞稳态.鉴于疾病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向整体研究的思路转变,以重要信号通路为立足点,深入了解疾病背景下信号通路在维系细胞稳态中的调控机制,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1 骨细胞概述rn骨细胞是骨骼系统中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细胞,由成骨细胞分化而来,包埋于矿化的骨基质中,占成年人骨骼细胞的90%~95%,寿命可长达25年[1].多年来研究者对骨细胞的生物学性质与功能知之甚少.随着骨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的开发,人们对骨细胞的认知有了极大的拓展.从最早认为骨细胞是埋藏在矿化骨基质中静止的、不活跃的细胞[2],到发现其机械应力转导和矿物质稳态维持功能[3],再到近几年研究发现骨细胞的骨代谢调控作用[4],骨细胞目前已成为骨生理和骨病理研究的热点.
目的:筛选前期研究中EB病毒(EBV)阳性的15例不同类型淋巴瘤病例,对这15例EBV阳性病例进行PCR扩增及EBV核抗原1(EBNA1)羧基端测序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热点AA487及AA466-527之间的变异.方法:采用PCR方法对EBV阳性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基端的扩增,并将扩增产物送公司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分析淋巴瘤患者EBV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次实验成功扩增15例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基端测序分析发现,15例标本中EBNA1羧基端均出现序列变异,其中以往报道过的突变有:错义突变A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通过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mTOR-EAAT2)通路对脑卒中后痉挛大鼠大脑皮层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穴位组和针刺+抑制剂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线栓法+内囊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法制作脑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Zea Long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分评价肌张力;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