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乳中抗猪瘟IgA、IgG、IgM抗体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猪瘟弱毒疫苗免疫空怀母猪,待母猪分娩后,分别收集10 d内的乳汁,以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瘟IgA、IgG、IgM水平,并观察各种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猪初乳中的IgA、IgG、IgM抗体效价均在分娩当天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7 d后抗体水平与常乳基本一致。对照组母猪仅在分娩当天检测到较低的抗体水平。
其他文献
将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12-Sa/NZ9000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收集免疫鼠粪便样品,断尾采血收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的密码子使用频率与哺乳动物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DLA-EIAV)囊膜全长基因按照哺
应用RT-PCR方法从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山羊白细胞介素-2(Caprine interleukin-2,CapIL-2)基因并进行测序,将编码山羊IL-2蛋白的基因亚克隆至pET30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根据LMO溶血素基因hlyA设计引物,PCR扩增hlyA,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连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PCR分析以及确证性测序。将由重组质粒pMD18-hlyA上扩增的缺失信号肽序列的目的片段
用RT-PCR的方法扩增水泡性口炎病毒G蛋白抗原决定簇部分基因片段,构建克隆质粒pMD18-T-G660和表达质粒pET-28a-G660,转化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