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面奇缘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都知道河南博爱县的三大美味:经过卤制后压块凝固置于小推车上的“小车牛肉”,一边拉扯一边在案板上甩撞的味香面筋“许良扯面”,作为朝廷贡品的“月山姜”,却很少有人知道,数百年前这三大美味无意中竟共同催生了一道美食,这道美食西传之后又成为了享誉天下的神面——兰州牛肉面。
  2016年,作为兰州牛肉面起源的怀庆府河内县(今焦作博爱县)苏寨陈家牛肉面,被选入焦作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

不速之客


  清同治年间,陕甘一带爆发了动乱,历时数年的动乱导致民不聊生。动乱之后,人口锐减不说,就连之前已经流传到当地民间的一道美食——牛肉面也不见了踪迹。
  一天,兰州城内的一个巷口,新开了一家面馆,面馆的幌子上写着“怀庆府苏寨陈家牛肉面”,面馆内飘出的香味,顷刻间弥漫开了。
  闻到这个味,看到这个招牌,许多食客进到面馆,要了面品尝起来。品尝之后纷纷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更有一些老者还发出了感叹:“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再次品尝到正宗的牛肉面!”
  一傳十,十传百,巷口的这家面馆一时食客云集。
  这日正午,面馆里来了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中年人捡了个空位坐下后,也与众人一样要了碗面。待面煮好端到桌上,中年人先是将脸凑到碗上,鼻翼翕动了两下闻了闻面的香气,而后才拿起筷子细细品尝起来。待一碗面吃完,他起身结账时对大胡子老板低声说:“掌柜的,将你这招牌摘下来吧!”
  这话无异于挑衅,大胡子老板仔细打量了下中年人,疑惑地问:“为何?”
  “这招牌与你的店不符!”中年人回应。
  “我这招牌与店不符?”大胡子老板提高了声调,朝面馆里的食客们问道:“大家伙儿说说,我这面味道如何?”
  “味道好就可以挂此招牌?”不待食客们回答,中年人便继续问。
  “那是自然!”大胡子老板在店里环视了一圈后说道,“你不妨去打听打听,看可有比我陈家更好吃的牛肉面!”
  闻听此言,中年人淡淡地笑了笑:“照此说来,若我做的面比你的好吃,你这招牌还有颜面挂不?”
  望着咄咄逼人的中年人,大胡子老板终于恼了:“若你做的面比我这陈家面好,我自会摘下牌子!”
  “那好!”中年人朝大胡子老板拱了拱手,“我就与你比试一场。”
  面馆内的食客们从二人的对话中已弄明白这中年人是来砸场子的,于是纷纷指责起了中年人,说陈家牛肉面在陕甘一带早就有盛名,岂能随便诋毁。也有好心的人劝中年人说:“大胡子的手艺了得,自他来开店后,生意兴隆,食客云集,你可莫要逞强,到时不好下台。若不比试的话,你在旁处开个饭馆也照样会有生意,可若一比试,输掉的话,你再开面馆就没人光顾了!”
  中年人听了此话道了谢后,只是微微地笑了笑。.
  这日之后,中年人便在大胡子面馆对面支起了临时的锅灶,开始忙活起来。

神面起源


  两家厨子要比试手艺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许多人来瞧热闹。
  比试的日子到了,两家面馆之间的巷道上有好事者已摆上了桌子,放了数十个碗,不少人在这家面馆看看又到那家瞅瞅,不晓得到底哪家会胜出。
  隔着巷道,看到大胡子开始在灶台上忙碌,中年人踱步过去,对大胡子说:“既然你挂着陈家牛肉面的招牌,那请问,你可知这牛肉面的起源是什么?”
  听到中年人问,大胡子不屑地说:“自然是我陈家早先传到此地的!”
  中年人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说:“你说的对,但是也不对,我不妨就替你说说陈家牛肉面的来源!”
  闻听这牛肉面还有故事,看热闹的人立马围到了中年人跟前,中年人望着众人讲了起来。
  前朝嘉庆年间的一个冬日,京城纷纷扬扬地下着一场大雪。
  一天正午,吃过午饭后,一个叫陈维精的太学生伫立在国子监学舍内的窗前,透过狭小的窗隙观望着外面的雪景。他的目光从对面白雪覆盖着的学堂屋顶上落下来时,刚好瞥到院子里一个衣衫单薄的青年正一边将手中的冷窝头往口中送,一边缩着脖子踏雪而过。待看清那人是外班的太学生马六七后,陈维精不由得叹了口气。
  陈维精与马六七比较熟识,他知道马六七是甘肃东乡族人,家境贫寒,在国子监是个外班生。按照国子监的规定,太学生分为内班生与外班生,内班生在监内住宿,外班生只能走读,并且膏银的补贴也不同:内班生每月发放数两银子的膏火费,外班生只发几钱的衣服银。因此,在太学生里,马六七的生活是很艰苦的。
  之前,陈维精曾将自己的膏火银拿出一部分接济马六七,但是被马六七拒绝了,马六七告诉陈维精,他想以自己之力修完学业,为此他在住宿的地方另寻有差事,即晚上教房东家的孩子学字,以此冲抵房租。
  现在,看到窗外踏雪而过的马六七,陈维精脑子一转,想了个主意。
  下午学完课后,陈维精主动找到马六七,说有件事想请他帮忙。马六七便问什么事。陈维精告诉马六七,马上要到冬至节了,按惯例皇帝这日要进行祭天大典,国子监也要休学一日迎贺冬至并聚餐。迎贺时,会进行太学生才艺展示,届时获奖者能得到一笔“亚岁膏火银”,他打算参加,但是心中又没底,不知道自己的才艺到底如何,因此想让马六七帮他验证一下,看自己的才艺值不值得去参加比赛。
  听到陈维精想去参加比赛,马六七连声说好,可看到陈维精忧心忡忡的样子,他不禁问道:“兄长准备展示哪样才艺?”
  陈维精做了个举箸吞食的动作:“我祖传有做面食的绝技,只是不知道那种场合合不合适。”马六七接过话说:“那有什么不合适的?才艺又不论行当!”
  “那就好!”听马六七如此一说,陈维精说道,“刚好你在监外住宿,何不到你的住处试验一下,若你觉得我手艺还行,我也就算是有了底气!”
  马六七连连点头,当下就邀陈维精到住所去展示一番。   陈维精买了食料,随马六七到了居所。
  在马六七的居所,陈维精用心地做了一锅面。闻着面锅里飘出的香味,马六七止不住抽动了几下鼻子,他觉得这种味道实在是太好闻了,好似有股药材的清香,但是又不太像。待面盛到碗里后,马六七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面汤,忍不住连连赞叹“好面好面”,当下风卷残云吞食了两大碗。
  待吃饱喝足之后,面对马六七的询问,陈维精才告诉他,在自己的家乡怀庆府清化镇有一种脍炙人口的食物叫小车牛肉,在竹坞郡(今许良镇)有一种老少都喜爱的面食,叫扯面。今晚的面就是做小车牛肉所用的汤料与扯面搅拌到一起的。陈维精还详细告知马六七:由于自己家里就是做小车牛肉的,所以自己很了解做小车牛肉用的食材,加上自己对汤料有些研究,又在汤料里加入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中药食材。
  听了陈维精的解答,马六七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神面西传


  正在灶台上操作着的大胡子,听中年人讲到这里,停下了手说道:“你故事讲得好,但是别忘了,今日是比面食的,不是比講故事的!”
  “惭愧——惭愧——”中年人又朝大胡子拱了拱手,“兄台尽管做就是!”
  大胡子冷哼了一声,自顾自又忙起来了。一会儿的工夫,牛肉面便做好了,他用盆子端到了巷道里的桌上,围观的人们纷纷拿起碗盛了面,开始品尝起来,一边品尝,一边连连说香。说着,他们望望大胡子,又看看中年人,好奇地问:“这汤就是小车牛肉的汤料了吧?”
  中年人不置可否地看向大胡子,说道:“方才你说牛肉面是你陈家传到这里的,那么能否说下是如何传过来的?”
  大胡子不耐烦地说:“只管做好你的面就是,这些你无需知晓!”
  中年人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我看,还是我替你讲出来吧!”
  望着众食客,中年人继续讲了起来:那次陈维精让马六七吃面,原本是陈维精的一个计谋,是为了诱骗马六七吃上一顿好饭,没想到马六七当真了不说,还一直将此事记在心上。因此冬至节到来后,当太学生们在国子监祭酒的带领下,拜过孔圣人开始展示才艺时,眼看才艺表演就要结束,马六七却还没看到陈维精上场,于是便挤到陈维精跟前,催促陈维精快去准备东西。
  面对马六七的催促,陈维精吞吞吐吐地搪塞说:“不行不行,看了各位同窗的才艺后,才发觉自己的那点小伎俩根本拿不出手。”
  马六七有些急了:“怎么会拿不出手呢?你做的面食我觉得是天下最好吃的面食了!”就在众太学生才艺展示完毕,负责主持的国子监司业准备宣布评比结果时,马六七闪出人群对司业说道:“还有个学生的才艺未开始展示。”
  司业问起了究竟。
  马六七就将陈维精的做面手艺说了下,说的时候用尽了华丽的辞藻。
  听马六七这么一形容,司业也有了兴致,他对人群中的陈维精说:“陈生,你既有如此手艺,理当展示一下!”
  陈维精连连推脱:“不瞒师言,我那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况且今日是冬至,当是食馄饨的,在此日子做面与节礼不符。”
  司业抚须笑道:“无妨!馄饨照吃,你做的面食就当是佐餐了。”
  司业这么一说,陈维精也就不好再推辞,当下便到膳食堂准备去了。
  及至聚餐开始,馄饨上桌的时候,陈维精才将一碗碗的面端到桌上。司业及众人尝了陈维精做的面食后,纷纷赞不绝口,当下将这面食评了奖,颁了“亚岁膏火银”,并称陈维精为“食圣”。
  得了奖赏之后,陈维精将得到的膏火银赠予马六七,被马六七再次拒绝。陈维精于是将膏火银分成两份说道:“这银两咱们二人一人一半,因为如若不是你极力推荐让我上场,我是断然得不到这奖赏的!”
  可马六七却说:“弟不需要奖赏,只是有一事相求,不知道行否?”
  陈维精答:“但说无妨!”
  有了陈维精这句话,马六七方才说道:“弟想向兄学这面食的做法。”
  陈维精坦然一笑:“我自今日起便教与你,但是这一半银两你必须得收下!”
  说着,陈维精将一半银两强塞到了马六七手里。而后,陈维精又将面食的做法悉心告诉了马六七,并特意交代:除了面做好,汤料是关键。
  转眼,陈维精与马六七在国子监学成后各自回乡。马六七仕途不顺,迫于生计在兰州城开了家饭馆卖起了牛肉面,食客吃过之后无不满口称赞,很快食者云集,不久,有了本金的马六七又开办了牛肉面庄,取名“马家大爷牛肉面”。
  牛肉面成了一道很有名的美食,并迅速传遍民间。

较 技


  讲完了这些,中年人听到大胡子冷笑着说道:“故事你讲完了,那么你做的面呢?”
  中年人低头扫视了一圈,见众人的碗都已空空如也,于是说了声少安毋躁,便回到自己的简易锅灶前,持起了锅勺,片刻工夫,一盆刚出锅的牛肉面便端到了桌上。
  等着的食客们又将中年人做的面盛到碗中,品尝后纷纷称奇:更香,比大胡子的面还香!
  看到食客们惊诧的表情,大胡子也举筷盛了半碗尝了起来,面入口后,他怔怔地望着中年人,迷惑地问:“莫非,你是马六七?”
  中年人摇了摇头:“不,马六七已经一大把年纪了,我自然不可能是马六七,当然也不是他的家人。”
  大胡子放下了碗,对中年人说道:“看来,我是小瞧你了。方才我那面只是平常的做法,家传技艺并未用出,你可敢与我再比一次?”
  中年人笑着点了点头。
  听说两家面馆还要再比一次,一时兰州城的百姓口口相传,都想知晓哪家的牛肉面才是正宗的。
  次日,比赛再次开始,更多的人们前来品尝了两家的厨艺。这次人们尝过之后,觉得两家的牛肉面都很香鲜,而且味道似乎相同,仔细品味后,人们觉得还是中年人做的更胜一筹。
  这个结果显然出乎大胡子的意料,他愣了好久后问中年人:“可否告知,你究竟是谁?”   中年人这才拱手说道:“在下陈位林,陈维精便是家父!”
  聽了此话,大胡子目瞪口呆,终于甘拜下风,封了炉灶,摘了招牌,对中年人说:“竟然李鬼遇到了李逵,今后这个地盘是你的了!”
  陈位林赶忙拉住大胡子,并关门谢客,邀大胡子坐下一起对饮起来。
  陈位林告诉大胡子,自己此番前来,是因前些时日家父在此地的故友说,该地动乱平息后,牛肉面在该地几近失传,而马六七经历这场战乱后,觉得子孙后代还是读好书为上,已不再经营牛肉面,只一心辅导子孙读书去了,因此故友特邀家父再次去往兰州重做牛肉面。奈何家父年事已高,这才派自己前来兰州,不承想却遇到大胡子打着自家的招牌在开面馆,于是不得已出此下策,不然纵使自己表明身份,也无法令大胡子信服。
  交谈中,大胡子店主也告诉陈位林,自己同样是怀庆府人,家里原本也做小车牛肉,对小车牛肉的汤料配制自然熟识。数月前,帮亲戚来兰州贩卖牛羊时,听这里的人说怀庆府苏寨陈家牛肉面很有名气,便借此在兰州开了面馆。不承想,竟撞到了真正的陈家牛肉面。
  陈位林听后,明白了几分,但却不明白大胡子如何一日之间便学会了自己家传的牛肉面厨艺。
  大胡子店主告诉陈位林,第一次比试输了之后,他尝了陈位林做的面,意识到可能遇到了真正的陈家人。由于他知道陈家牛肉面所用的汤料配方,因此才提出再比一场,也就是用陈家面的做法与真正的陈家面比试,但结果假的就是假的,到了真的跟前自然不及。
  听到大胡子店主说知道自家的汤料配方,陈位林大吃一惊。

牛肉面的秘密


  这下轮到大胡子得意了。大胡子望着目瞪口呆的陈位林说道:“有首诗《维精送子位林孙和声西行手记》这样写:众鸟高飞尽,贵子独去远。豆蔻年华和,身强余百倍。春风草木香,当归怀庆府。新绿欲涌,丁香初开,花香叶茂,碧波涟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远难行,高山奈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苏寨。车前着吉服马卦红袍,夜宿八角楼,晨饮胡荽汤。马良将行千里,遍地黄花时至,司碧玉书联水席相敬。月山姜汤茴香豆,烹肉扣碗贵老忙。横披垒灶。”

  陈位林似乎有些明白了。
  这首诗是几年前,他与儿子去拜访五洲书院院长黄积厚时,他的父亲陈维精所作。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写离愁相思的,其实暗里却是将做牛肉面所用的二十三味食材嵌在了其中。
  大胡子仍在继续说着:“一次,偶然之间听到了这首诗,我便觉出这不是简单的送别诗。贵子谐音‘桂子’,碧波谐音‘荜菝’,‘豆蔻、百倍、草木、当归、丁香’,还有‘车前、八角、月山姜’等,一般的人可能不晓得里面的那些字词有何用,但对于多年身为灶厨的我来讲,我意识到那肯定是做饭菜时用的食材,果不其然被我猜中了,只不过遗憾的是,我虽猜中并将那些食材熬成汤,却还是没能掌握住真谛,输在你的手里。”
  陈位林看这大胡子店主是个耿直之人,于是说道:“不瞒你说,其实你什么食材都用到了,只是所选食材没能到位!”
  听陈位林如此一说,大胡子赶忙问:“那到底是如何没到位呢?”问完,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哈哈笑了笑说:“还是不问了,这是你家的传世手艺!”
  陈位林也笑了起来:“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告诉你不碍事,因为就算我告诉了你,我的手艺仍然还是在我身上丢不了,而面食原本就是让人们果腹的。我家所做牛肉面选用的食材都是上等的,其中还有些食材是别的同类食材代替不了的,比如‘月山姜’,那是其他地方的姜所不及的,因为别处的姜都没有‘月山姜’辛辣有味,而‘月山姜’又只有怀庆府清华镇月山脚下那一小块地方才有,虽然同是怀庆府人,但你在南我在北,出于北边的‘月山姜’在你处已不好买,在这遥远的兰州更是买不到,而我也只是在来时特意带了两袋‘月山姜’而已!”
  大胡子弄明白了缘由,拂须说道:“看来,对于陈家来讲,厨艺比的已经不只是做饭的技艺了,而是将药材等许多学问化入其中,我输得心服口服!”
  随后,大胡子便告别陈位林,离开了,虽然陈位林一再挽留,但大胡子去意已定,不日便离开了兰州城。
  之后,牛肉面又经陈位林和其后人以及兰州本地人马保子改良,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为标准,做出了天下第一面:兰州牛肉拉面。
  现在,许多兰州牛肉面馆里的讲解牌上,还特意注明兰州牛肉面起源于怀庆府清化镇苏寨村陈维精手中。
  〔本刊责任编辑 钱璐璐〕
  〔原载《上海故事》
  2018年第12期〕
  〔图 段 明〕
其他文献
一则新闻震惊全球:著名旅游景点泰国虎寺竟然是“虎肉罐头厂”!  以饲养百余只老虎闻名的泰国虎寺帕朗塔布寺,在警方的突击行动中被搜查出众多幼虎尸体和虎制品……真相大白后,无数为虎寺捐过善款的游客恍然大悟:一个标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童话乐园”,原来是一场佛口蛇心的骗局……  在被誉为“泰国最美丽省府之一”的北碧府,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帕朗塔布寺。和其他聞名世界的寺庙不同,帕朗塔布寺的极高知名度并非源于悠
春节,驻地老百姓们都在采买年货、打扫庭院,准备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团聚时刻。  然而,对于火箭军某旅发射四营官兵来说,这个春节他们注定没法和亲人团圆。  2018年腊月二十七日下午5点,该营接到命令,整建制机动至地下“龙宫”,担负春节战备值班任务。(一)  “呜呜呜……”  阵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作战筹划会议随即召开,全营官兵迅速集结,值班车辆停靠到位,各类保障物资装车。  虽然命令来得十分突然,但
溥仪大婚,由于宫内没钱,只好打起了《四库全书》的主意,这件事溥仪始终没敢写入《我的前半生》中,因为这是其祖先乾隆皇帝的毕生心血。他仅在书中以曲笔方式写道:“郑孝胥的开源之策,想把《四库全书》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遭受当局的阻止,把书全部扣下了。”  那么到底是印书还是卖书?事实真相果真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所说的那样吗?其实完全不是。查看历史记载,可以清楚地得知溥仪在此处撒了谎。经查看郑孝胥原
杨瑞(左)、杨纯姐妹情深  在安徽省全椒县工作的杨瑞结婚仅仅半年,便被诊断出患了尿毒症,已经结婚生子的妹妹杨纯与她配型成功,杨纯要给姐姐捐肾,却遭妹夫反对。  哪知,一场车祸瞬间降临,妹夫当场身亡,杨纯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杨瑞背负着沉重的愧疚。等待姐妹俩的将会是怎样的生命考验?最深的愧疚:执意捐肾的妹妹突遭车祸  2015年4月16日,杨瑞突然接到妹夫孙德亮父母打来的电话,得知妹妹杨纯和妹夫
20世纪80年代初,一场营救非洲裔犹太人的行动拉开帷幕。以色列军方和情报机构安排海陆空三线出击。同时,一座度假村在苏丹境内的红海之滨盛大开业。但客人们并不知道,在此客串冲浪健将、潜水教练和经理的,都是身负艰巨使命的以色列特工。  阳光普照的沙滩上矗立着小木屋,身穿潜水服的情侣笑容灿烂,水中鱼儿五彩斑斓,不远处是壮观的珊瑚礁,还有光怪陆离的沉船残骸。夜幕降临后,天空呈现出令人窒息的美景,数以百万计的
韩鹏是四川省泸州市一家公司的职员,当他和当音乐老师的女友产生矛盾后,韩鹏的同事赵钧“趁虚而入”。之后,两人在职场各种挖坑,内卷互斗,一发不可收。最终,酿成一场始料不及的惨剧……同事变情敌:晋升关头惊爆重磅消息  2017年七夕,四川省泸州市歌友会举行活动,人美、歌甜的陆菱菱认识了韩鹏。  陆菱菱1993年出生于泸州,父母都是泸州职业学院的声乐老师。在父母的熏陶下,陆菱菱考上四川音乐学院。2015年
和最近几年相比,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题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两道主观题变成了一道客观题加一道主观题。其中,客观题为双选题,分值为5分;主观题分值为6分,总的分值不变。这样的变化使得诗歌鉴赏所涉及的考点更广泛了,形式也更多样了,更能考查考生的鉴赏和答题水平。基于这样的变化,林暗雾重路何在呢?笔者认为,考生在进行了一轮地毯式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二轮复习应该夯基固本重理解,下面是具体的备考策略
江苏省南京市的IT男陈捷,不仅工作好,还娶了富二代妻子王菁,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直到女儿彤彤被查出“自闭症”,他的人生陡转直下。因坚持爱护女儿,他未来的人生路,在崎岖中又显露出不一样的风景……家有自闭症女儿,短暂的幸福终止  陈捷1977年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书香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知名企业,从事电脑软件开发工作。  2010年,陈捷认识了在南京市鼓楼区一家公司做财务
早上9点,朝阳区的43个街道渐渐苏醒。褪去了夜色、霓虹和年轻面庞的装饰,三里屯街道素着一张脸,显得安静平和。零下12℃的寒冬,刘燕穿着厚棉衣,左臂戴着印有“治安志愿者”的红袖章,正在三里屯西街巡逻。她今年75岁,却是北三里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里的新人。  两公里之外的幸福二村小区,社区治安志愿者们正聚集在支部中心开会,大爷和大妈们互相打着招呼,屋子里逐渐变得热闹,热气也让窗户蒙上了一层水雾。  往南
来自南非的凯文·里查德森因为与“百兽之王”——狮子建立了超越种群的深厚友谊,被媒体誉为“狮语者”。  “狮语者”是如何炼成的  和别的传奇不同,凯文不是一出生就在狮子堆里长大的。他出生于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的郊区,那里没有草原和丛林,只有人行道、红绿灯和社区公园。要想看狮子,只能去动物园。凯文也做过把青蛙藏进口袋、用鞋盒养鸟这些充满童趣的事。只是那些青蛙和鸟儿最后都没有和他成为好朋友。  凯文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