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的财富三级跳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连续5年将李晓华评为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
  199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编号3556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晓华星”。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授予李晓华名誉会长称号。1997年,李晓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美国美中友好协会全国委员会授予李晓华名誉主席。
  2003年,中华慈善总会鉴于李晓华为慈善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授予李晓华为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
  
   财富第一跳
  他让“101”风靡日本
  
  对大多数人们来说,只知道李晓华连续5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成为“富豪之一”,但对他的财富历程却鲜有人知。
  1985年,就在全国媒体宣传“万元户”的时候,李晓华认为自己当时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他不仅买了房子,也开上了第一辆奔驰汽车。
  由于过去没有实现上大学的梦想,李晓华最终放弃了在北京的舒适生活,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又过起了那种“背起书包上学堂的生活”。他要圆自己的“梦想”。
  刚到日本的时候,由于语言不通,而且生活习惯各方面都不同,李晓华只有勤奋学习,“在我读书的那所大学里,有四五十名中国留学生,他们都不知道我是做什么的,只知道我在这边留学、边打工”。
  在“特别认真学习”的同时,李晓华还在寻找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李晓华探亲回国时,碰到了“章光101生发水”的发明人赵章光。他对李晓华说:“你从日本回来,我这儿有一些东西能生发,叫‘101’,你能不能把它带到日本去,我给你很便宜,10多块钱一支,你卖到日本去,日本的秃子多。”
  李晓华就要了“章光101生发水”在日本的独家代理权,并和赵章光签了一个协议。为此,赵章光还请李晓华吃了一次饭。
  虽然那时候李晓华已经身家百万,但这钱和日本的富豪来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太少了”。
  “怎么把这个产品推销出去呢?打广告,我的钱根本不够打几次广告。后来,我开始用直销的方法。当时留学生很多,几万个留学生,我把他们召集起来,我说你们通过卖‘101’可以赚到钱,就可以不用去打工了。”
  于是,留学生们纷纷不打工了,卖上了李晓华的“101”,他们走街串巷,敲日本人的门,说这是“101”,好啊,如果不买,就给试用。最后,“101”卖得突然火爆起来了。
  李晓华透露,“曾被称为‘上海首富’的周正毅,那时候就是我直销大军中的一员,他是卖‘101’起家的。”
  “101”火爆起来了,所有的日本人都在抢购,用李晓华的话说,那时候,在日本大街小巷,上至首相,下至打工仔,没有人不知道“101”的。人们把“101”看作“谁有了‘101’,谁就有财富”,“一瓶‘101’就可以换一台彩电,一瓶‘101’就是一个留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我当时在日本卖‘101’的这家公司,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在公司里,我们员工收钱都收不过来,后来,我们员工说‘干脆别数了,买一台秤,用秤数钱比较合适’。所以,我们就买了两台秤,用过秤的方式数钱。”
  李晓华感叹:“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有这么火爆的商品,当时日本《朝日新闻》的一篇报道说:“李晓华凭借他的超人智慧和胆识,在全球掀起了这场‘101’风暴,创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商界奇迹,一个轰动世界的商海绝唱。”
  但李晓华却感觉自己知识匮乏,这也是为什么他要留学日本的原因。
  就在“101”卖得大红大紫的时候,突然他们办公室来了几个日本上市公司的老板,他们对李晓华说:“李先生,听说你的‘101’挺好的,我们想收购你们公司行不行?”李晓华当时就拒绝了他们,感觉这么好的效益,从不知名变得那么红火,不能卖。
  后来,这几个老板就说:“只是签订一个收购协议,不影响你的收入、你的利润,你还当你的老板,我们只是一纸协议。”这倒让李晓华觉得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接着,李晓华开价200万美金,这些日本老板连想都没想就“OK”了,并且立即签字,当时就把200万美金支票给了李晓华。为了这张支票,李晓华和公司的同事好好的庆祝了一番。“大家通宵喝酒,说这几个日本人真是傻瓜。”
  过了几年,李晓华又碰到了这几个日本上市公司的老板。再后来,他们就成为真正的商业伙伴了。“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其实他们有一家上市公司,马上濒临倒闭了,如果没有业绩,这家上市公司就可能停牌了,但是‘101’的公司,正在日本大出风头,签这个协议的时候,就是要2000万美金,他们都会给,说我要得太少了。还说,我如果不要现金,如果要股票的话,我的今天就和比尔·盖茨差不多了。”
  李晓华听完后,捶胸顿足,感慨道:“真正的傻瓜不是这几个日本人,是李晓华,为什么我没有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我们不具备资本运作的常识,不懂得金融,所以就不会挣更大的钱,这个钱让日本人挣走了。”
  李晓华认为,眼光显示了一个人的魄力,但知识能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成功。
  
  财富第二跳
  香港楼市让他的财富增长数倍
  
  
  在结束“101”生意后,李晓华来到香港。
  当时,香港情况比较复杂,许多香港人移民了欧美,房地产剧烈震荡,那时候香港房价是跳楼价,给钱就卖。
  “许多人连家具、电器都不要了,你只要给我钱就行了。”李晓华认为,他碰上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在他看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绝不会倒退,香港就这么个弹丸之地,电视机也好、冰箱也好,流水线想生产多少生产多少,但是土地、房屋是生产不了的。
  为此,他大量买进楼房,抱着香港楼市一定会大幅上涨的信心,他把公司所有的钱都投到了房地产上。
  当时,很多人反对他的做法,而李晓华则劝告他的朋友:“这个机会你们还没有意识到,将来事实会教育你们,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正如李晓华所料,香港的房地产不到半年的时候,已经几倍往上翻。“香港当时还没有回归,全世界的人都集中到香港,它是一个金融中心,又是一个免税的港口,来的人很多,要办公,要住,没有房子就要买,买来买去,房子一下涨了好几倍,这时我把我当初买的房产陆续抛出去。”
  就这样,李晓华的财富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数倍。
  
  财富第三跳
  马来西亚让他拥有数亿资产
  
  在香港的房地产之后,可能由于得心应手的缘故,李晓华有时候比较“争强好胜”。
  抱着必胜的信念,李晓华来到马来西亚。
  他了解到,马来西亚要修一条公路,但是在修公路之前地产不值钱,之所以要修这条公路,是因为马来西亚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油气田。只要修条公路,油气田这个项目、这条公路就会正式开通,就会有招标,这条公路就会升值,所有在公路两边或者公路上的土地的价格就会大幅度增长。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李晓华认为自己的机会又来了。
  但让李晓华为难的是,这个项目要10多亿美金,而他自己并没有那么多资金,李晓华说:“我所有的资产集起来也做不成这个事情,因为它的资金量太大了。 ”
  怎么办,李晓华开始游说银行,让银行支持他,但银行说:“你用我的贷款,是商业行为,可以给贷款,但你必须要有抵押物。”于是,李晓华把他所有的资产,包括他的房屋、车辆等等全部放到银行里面抵押。
  李晓华用贷到的资金,在修公路的土地上买下很多的土地。“那时候我在等待,只要油气田的消息一公布,公路马上就会上马,一上马就会征地,地价马上就会上涨。刚开始,我非常有把握地等待。”
  但他的贷款期只有半年,也就是说,如果半年马来西亚不能发布这个信息,土地不能增值,没有开发商来征李晓华投资的土地,他就会一败涂地,在一夜之间破产,从亿万富翁变成一个穷光蛋。
  李晓华耐心地等待着,可是眼看半年的时间就要到了,油气田的消息还是一点都没有。李晓华着急了:“为什么还不公布消息呢?”
  刚开始,李晓华住在马来西亚五星级酒店里等待消息,接着转到四星级酒店,再后来,他交不起房钱了。
  看到李晓华的遭遇,一个老华侨同情地对李晓华说:“你住到我这儿吧。”从那时起,李晓华就在老华侨的仓库里支起了一张床,吃最便宜的盒饭。
  即便这样,李晓华的心里还在坚持,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就在半年贷款期限刚刚要到的时候,也就是说银行需要李晓华马上偿还贷款的时候,他等待的消息终于公布了。“最先告诉我这个消息的,还是那个老华侨,他拿了一张报纸,说这个事成了,已经公布消息了。”李晓华欣喜若狂——太好了,他等待的、他期待的终于来了!就在该消息公布没几天,很多人找李晓华买土地,他把购买的土地以购买时几倍的价格全卖了。
  通过这次投资,李晓华不仅把银行贷款全还了,同时,他又赚了比原来多数倍的钱。
  当李晓华离开马来西亚的时候,那位老华侨去送他,临走时候,李晓华给了他一个信封。李晓华给那位老华侨买了一栋别墅,而信封里装的,正是那栋别墅的钥匙。李晓华说:“非常感谢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挽救了我,支持了我,帮助了我,收留了我。如果没有你的话,我今天还不知是什么样子。”
  那个老华侨特别感动,但还是执意不收,说自己房子住得挺好,也不愿意搬。但李晓华对他说:“你一定要收下,也一定要搬过去,这是在一个高尚区里面的别墅,是最好的房子,你一定有资格住进去,因为你是善有善报,你应该得到这个回报,你住进去吧。”
  李晓华说:“在几个商战下来之后,我的资产一下增长了几百倍,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从一个平凡而贫穷的知识青年,一跃成为拥有数亿资产的商人。”
  
  链 接
  
  李晓华于50年代初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初中没毕业就插队北大荒,当时他才18岁。有一次,意外的山火铺天盖地而来,同屋的几个战友在山火中死去,他在连长和老职工带领下得以死里逃生。
  第二年冬天,李晓华大病一场,在奄奄一息几乎绝望的时候,生产队的兽医用给牲口看病的工具为他做了手术,将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李晓华说:“我在困难的时候曾得到别人的帮助;我有钱以后,也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大荒还有李晓华的初恋。可她却回了北京,与一个高干子弟结了婚。当时,痛苦中的李晓华扒着火车从北大荒回京,敲开她家的门。她妈妈出来说:“你不能给她带来幸福,要什么没什么,就是一个农民。虽然她也是一个知识青年,但不能嫁给一个农民!”
  “要改变贫穷的命运,只有加倍努力。”李晓华说,“在我穷困潦倒的时候,我在北大荒做一个农民的时候,没有人肯嫁给我。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只凭爱心与执著,连真爱都得不到。”
  对自己的财富数额,李不愿多谈:“我不喜欢别人称我是富豪,我曾多次致电胡润不要把我排进富豪榜。”
  但他似乎热衷于“传经”。“这几年,在海外市场,我创造了‘虚拟产业营销模式’,这是我的财富密码。解读了这个密码,就等于有了通向财富之门的钥匙。”李晓华这个模式,简单地说是这样:首先在美国考察各种高科技项目,然后选择最有潜力的专利独家买断,再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厂加工制作,同时选择世界上最畅通的渠道进行销售。在美国市场是这样,在日本、以色列,在世界各地都如法炮制。
  “结果,我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然而,这个财富密码,说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并不容易被人掌握。
  “实际上,必须要有独到的眼光,拥有雄厚的资本,能买得起专利。此外,还必须有诚信去推广你的产品。财富密码真的是利用最低成本达到最优收益的一项发明。有多少专利都在等待买者,有多少工厂都在等着项目生产,有多少渠道在等待着可以畅销挣钱的产品,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你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在财富的路上,李晓华从不重复自己——他总是在自己做得正红火的时候“急流勇退”,然后冒险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这实际上是符合商业规律的。如果自始至终一直做到它崩溃,那自己就赔死了。”
  在李晓华看来,他的商业游戏规则就是“急流勇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资本,才能发现新的机会。
  “果断抓住每一个机遇,是我今天的座右铭,也是我成功的秘诀。”李晓华认为,成功是需要选择、需要激励、需要榜样的。
  不过,在外人看来,李晓华的创富之路“投机”色彩比较重,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的那段遭遇,甚至就像是一场让人心惊肉跳的赌博。
  55岁,在很多人眼里,正值事业巅峰时期,正是年富力强、大有作为之时。然而,李晓华想到了退休。55岁的李晓华似乎更懂得享受生活。他说,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三天了,我想在最后的三天里浓缩我的生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海边散步。没有任何人干扰,没有任何电话,头脑里只有大海、蓝天、远离城市,远离喧嚣……
其他文献
一个为推动中国MP4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被尊称为“中国MP4第一人”的女人,一个获得“世界经理人成就奖·未来领袖”的女人,一个在法国总部10位高层中占有一席之地惟一的亚洲女性,一个带领中国市场以三位数高速增长的女人……然而,这位拥有众多光环的法国爱可视亚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张亚铃女士,却仿如一个随意、平和、亲切、真实的老朋友一般。    相信中国市场    其实,张亚铃在国内可以生活得
期刊
在深圳,有一家专门给汽车贴膜的“巧手”公司,是第一个将贴膜程序、验收标准、价格全面公开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品牌专业店。伴随着“巧手”的长大,主人李竞也从一名打工者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千万富翁。    从国有公司出走    1991年大学毕业后,李竞被分到了武汉市一家较有规模的国有公司,主要从事招聘、策划新公司运作之类的“杂活”。活儿很轻松,但所获也十分有限,看看现在、想想将来,李竞觉得再这么干下去,人
期刊
【人物档案·王坤武】  陕西乾县新阳乡善化寺村人。  工业与民用建筑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建造师。  陕西省建筑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陕西省华美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陕西省企业信用协会副会长。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建工集团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建设部住宅评审专家。  国家注册职业经理人(特级注册职业经理)。    从黄土高原上的农家娃成长
期刊
卸下沉重的行囊,迈着悠闲、细碎的步伐走进浪漫、静谧的乡村小镇,这里,脚步不再沉重,旅程没有喘息,庄严的小教堂,古朴的小酒馆,豪华的领主庄园,特色的车马旅店,漂泊在旅程中的游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童话世界,回到了中世纪,这边幻想着哈利-波特的秘境之旅,那头聆听着莎士比亚的悄悄耳语……  英格兰,远离大陆,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的心脏,这片土地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人们温文尔雅,幽默豁达。他们骄傲不从众,有
期刊
随着吊带裙、露背装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女生选择轻盈的雪纺蕾丝胸衣,不仅样式时尚,而且透气性好,特别是许多的镂空花案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可这种文胸也有缺陷,就是湿水后容易“走光”。  后来,徐露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有一次,在偶然翻看当空姐的姐姐从国外带回的礼物时,她发现了一个类似胸罩样的东西,但是却没有吊带和搭扣。正在好奇间,姐姐解释说,这是一种花型乳贴,专贴在乳房上防止“走光”用的,在国外非常流行,
期刊
一个初中毕业的打工妹,靠着给人当保姆,挖掘出自己会带小孩的“天赋”,并通过用中药给小孩“洗澡”的手艺,率先开出全国首家“娃娃”洗澡店,几年来,赚钱百万,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她就是重庆妹子张晓丽。    灵感  用草药汤为小孩洗澡    1972年6月,张晓丽出生在重庆永川市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1988年,初中毕业后的张晓丽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就一直呆在家里帮姑姑带小孩。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
期刊
如今,在世界各地,广袤的青藏高原,荒疏的茫茫戈壁,撒哈拉沙漠,阿富汗腹地,处处可见LAND CRUISER的身影。它征服了无数驾驶者,探险家、旅行者、阿拉伯王子甚至塔利班成员。    成长于困境    越野车生产厂商总是极力赞美自己品牌车型的耐用性,陆虎把海洋以外的地域都归于自己的世界(陆虎广告语“地球表面70%的面积为水所覆盖,其余的都是路虎的世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则把自己的越野车划归于阳
期刊
随着餐饮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餐价格的大幅下降,昔日的“暴利”行业如今已成了薄利行业。而且,一旦客源吃紧,餐馆随时都有关门的风险。其实,开餐馆如同炒股票一样,如果没有题材就没有炒作的价值,就不会引人注目。只有赋予传统的餐馆以新的概念来经营,才能增加客源,获得大的收益。您不妨参照一下:    搞笑餐馆    成都有一家小餐馆,很多人都叫它“搞笑餐馆”,因为它的每道菜都有一个很另类的外号:猪拱嘴——“相
期刊
“进城打工——创业——致富”,仅从履历看,刘英的财富轨迹并无特别之处。不过,如果用一张“财富递增表”来表示她的赚钱速度,却会令人震撼和惊讶:20岁进城打工,总资产500元;23岁至24岁,辞职自办公司,总资产约2万元;不到29岁,任重庆香池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总资产1000万元以上。     开始:想“造温泉”遭人奚落     1976年,刘英出生在重庆荣昌一个农民家庭。1996年,她考上了
期刊
当科学与宗教交织的一个又一个悬念紧紧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时,《达·芬奇密码》在全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当世界走入创意经济时代后,这部著作的巨大成功,无疑又引领着创意经济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聪明的商人们,凭着他们的奇思妙想,让《达·芬奇密码》的能量辐射到电影、手表、汽车,甚至食用油上,给世界展现了一个无限延展的创意经济新解码时代。    “密码”掀起文化创意“风暴”     《达·芬奇密码》是一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