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画走进现代,走向世界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元友,男,汉族,1946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1964年参加工作,并进入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1992年成为专业画家。现任上海石友轩画廊经理、专业画家、中国国家诗书画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等职。
  摄影棚里走出的画家
  程元友祖上传下不少字画,使他自幼喜爱绘画,但却遭到母亲的反对。当时,程元友母亲走访了上海许多知名的美术工作者,发现他们大多经济拮据,所以她不希望儿子走这条路。可是程元友对绘画的爱好是固执的,而母命难为,折中的结果是学习摄影。1958年还在上初二的程元友就自制了一台120照相机,并能熟练黑白摄影和黑白暗房操作,1967年,程元友已经发展到了彩色摄影和彩色暗房,到了1980年,程元友就获得了上海市专业录像师考核第二名。学习摄影的过程使他同时掌握了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原理及技术。1990年开始,程元友已能为上海市许多重大摄影展制作传统手工精放等大尺寸彩色照片,如抗洪救灾展览会、社会科学20年展览会、上海妇女新貌展览会、历届上海市旅游节摄影展(1997-2004)等。
  程元友制作和改装了数十件高级照相器材,如制作120摇头照相机、可调整透视的10时大幅面相机、为世界顶级的大型电动彩色精放机英国狄维亚108型加装电动精密调焦系统、为美国霍普223型宽幅冲纸机慢机改快机等。还为日本、德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地在沪独资公司、上市公司和大型宾馆等拍摄广告作品等。这个过程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当时西方顶级器材技术上的欠缺,破除了对西方技术领先的迷信,树立了“信任自己,相信中华民族是优秀民族”的观念。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中国,服务性行业遇到了暂时困难。程元友深深感到应有责任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的成就和潜力,就专门抽时间,分别用5寸和10寸页片拍了一系列反映新上海建设成就的照片,并赠送给了当时参加2003年上海国际艺博会的国外画廊及国外艺术家。其中部分照片被印制成2004年“新上海”挂历,挂历还远销到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此举对提升中国的声誉,扩大对外宣传均起到了广泛的影响。程元友也因此荣获“中国优秀摄影家”称号。
  在中国画的殿堂里上下求索
  值得一提的是,程元友从摄影和绘画的反复对比中领悟各自的优点和精髓,不但在摄影中勇攀高峰,而且在国画和油画创作方面颇有创新和建树。因为他精通摄影,又有全套高级器材。很多画家找他拍摄绘画素材和翻拍绘画作品,由于程元友过眼的作品很多,并有机会和不同派别的画家切磋技艺,听到了许多高手的心得体会这让他在绘画方面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光影、色彩、形式和图像寓意的感悟。经过反复琢磨,程元友逐步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观、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程元友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作相应的进步、支撑和引领,但在这个方面,中国文化艺术中重要的一支力量——中国画进步不快,不能令人满意。作为中国画画家中的一员,程元友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蔡元培等对国画的创新提出了许多建议,程元友认为可归纳为两条:一是要引进西方的写实,要使国画画得像,要做到形似。二是要引进西方的色彩,要使国画增加和改进色彩。如果中国画要做到雅俗共赏,要走进现代和走向世界,要做大做强,这两条很重要。
  世界艺术大师达·芬奇曾经说过:“油画是科学。”程元友认为中国画按近文学,尤其是诗词。传统国画的美感是要静静地、慢慢地品出来的。由于国画的历史悠久,流派纷呈,专家之间各有各的说法。艺术不是技术,理论很难统一起来,不可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由于中西方绘画语境不同,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画不能理解而无法欣赏,也就更谈不上佩服和热爱。因此中国画在世界各大艺术展中影响较小。“这和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十几亿人口的地位很不相称,中国画应该大步走进现代、走向世界。”
  那么怎样把中国画做大做强?怎样让中国画走进现代和走向世界?如何才能超越油画在世界上的地位?程元友认为,必须客观地比较中西方绘画在观念、材料工具性能和作画过程中的差异,分析中西绘画的优缺点及其容易和困难之处,然后找出适合自己的改进方法,包括创造、改良和引进新观念、新材料及新技法。在以上基础上,再画出好的作品来证明中国画是集美、内涵、雅俗共赏、与时俱进、有强大生命力于一身的艺术作品。
  为了中国画的创新,长期以来,程元友还对宣纸进行深加工试验,于是,他发现涂了加有安息香的绿豆粉矾胶的宣纸,能拥有生熟两种宣纸的效果,更利于中国画的创作。2007年,程元友设计制作了1米×2米的大幅面的调温热压机,使加工过的宣纸在绘画性能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在可修改和承载色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使他在中国画的创新上有了足够的底气。
  程元友的新作“银城夜景图一”描绘了改革开放标志之一的浦东国际金融中心的灯光夜景。在绘画过程中,程元友在笔墨上不拘小节,有收有放,色彩上大胆运用了许多新的颜色。
  为了中国画题款的需要,程元友在篆刻和诗词文学创作方面也下过不少功夫,他的篆刻得到诸位大师的首肯,刘海粟、童衍方、陈巨来、任政等名家都为他的印谱题写过签条。值得一提的是,西泠印社邹梦禅老先生还用毛笔宣纸为他亲笔写了学习篆刻的心得体会。而程元友应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邀请而撰写的多条格言,还被评为金奖作品并被载入汉英双语版“中外哲理名言”等书。2008年程元友应邀参展了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其中展出了他近年来所创作的摄影和国画作品,并得到了同行和观众的热烈好评。
  由于成绩显著,贡献较大,程元友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彰和奖励。2007年他应邀出席了在北京钓鱼台召开的《和谐中华》海内外杰出爱国人士国庆座谈会活动。2011年参加中国社科院等单位举办的庆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其作品还获得了一等奖。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杰国学人物评比中,他又一次脱颖而出被中国国学院大学评为“十佳国学人物”,被授予“当代国学艺术名家”,还获得过“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百名文化贡献人物”、“中国社会发展兴国人物”等荣誉证书、“共和国功勋人物”个性化邮票、及“共和国成功者”半身铜像。并被授予“中国文艺泰斗”荣誉称号和“中国文艺泰斗终身成就奖”荣誉证书,最后以高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等。程元友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学院大学等单位聘任为特约研究员。并任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等多家社团组织理事、顾问、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程元友的个人业绩曾被多家全国性杂志报道,特别是在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之时,被推荐为中国艺术界唯一的代表,表彰业绩刊登在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科学时报上。由程元友所经营的上海市闸北区石友轩画廊还获得了2012年度《中国品牌信誉企业》荣誉证书。历年来个人业绩还被收入“世界人物辞海”、“共和国功勋人物志”、“求是先锋”等三十余部辞书。
其他文献
11月10日上午,来自昆山7所中小学的400多名学生,在昆山国际会展中心AD馆多功能厅聆听了一场激荡灵感和智慧的关于发明创新理念和方法的专家报告,小朋友们和演讲专家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旁听的老师和其他与会者们也深感发明创新的乐趣无穷。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邢胜才,以及昆山市有关领导和学生们一起聆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  论坛由中国发明协会秘书长鹿大汉主持
期刊
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医学变革  2013年4月7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来自中、美、德、法、俄、日、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世界级的健康峰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厚琦博士在本次大会上做了题为《二十一世纪医学变革主旋律:西医创新与中医回归》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西医创新和中医回归是21世纪医学变革的两个重要方面,面对
期刊
在11月12日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国际教学新仪器新设备展览会闭幕式上,“中国发明创新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揭牌仪式在昆山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朱丽兰和中科招商投资集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为“中国发明创新创业中心”揭牌。中国发明协会、中科招商主要负责人以及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宝钢集团、昆山市有关领导、新闻媒体记者等相关人士出席
期刊
有句名言:没有耕耘的雨,怎有拔节的禾;没有知识的花,怎有创造的果。相信在每个荣誉的背后都有一个辛勤耕耘的故事。  朱夏霖,1942年生于无锡市雪浪镇,高级工程师,现任无锡市雪浪化工填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化工化学工程技术设计中心站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塔器专家委员会委员,无锡市太湖镇科协副主席,滨湖区老科协会员。他长期从事机械加工和模具开发,成功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19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并参与的“S
期刊
“宅”,如今已成为中国一种新兴的市场现象,尚扬媒介在2011年发布的《2012中国消费趋势前瞻》已经发现“宅”现象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数据也佐证了这个现象:有49%的中国城市人口表示“如果可以选择,在非工作时间我喜欢‘宅’在家里而不愿意外出”的态度。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居民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宅人”的比例呈不断攀升的趋势。  尚扬媒介中国区总裁Christian Giunot
期刊
我父亲自1.0版开始就一直使用Photoshop。20多年前,他是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图形设计新手,敢于尝试用计算机来取代X-ACTO刀具。结果证明他赌对了。现在,Photoshop是他从事工作的唯一方式。设计师不会再拾起X-ACTO刀具,同时也没有其他的“现代化工具”比Photoshop更有竞争力。然而目前,我父亲却感觉自己被绑架了。  “我喜欢Adobe,也憎恨Adobe。”当我们第一次讨论这方
期刊
目标,志向,爱思考,善琢磨,这是发明家共有的特点。他们不但有着惊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勇气,还有着专业的知识、科学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发明创新可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发明创新能够加快发展、推动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进的步伐,发明人陶有根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陶有根于1988年3月调任到舟山市农科所担任所长、书记。由于他热爱科研,又敢于大胆创新,在主持工作期间,他还兼任栽
期刊
2010年2月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几乎沸腾了。这一天,不仅对于郑咏梅,对于全体北航人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由郑咏梅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关于仿生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登上了国际权威刊物《Nature》期刊的封面,这是北京航天大学首篇被《Nature》期刊报道的论文。这篇“揭示蜘蛛丝的集水效应的机理”的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除了《Nature》之外,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材料研究协
期刊
过去几十年中,北京市农业发展从传统型农业逐步迈上了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时代剧变,社会转型,首都农业在锐意进取中意气风发。在很大程度上,首都农业的成就来自于脚踏实地的努力,更来自于决策者们以及执行者们的远见和洞察力。  时代剧变,使农业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果没有诸多有远见的重大决策、前瞻性的发展理念的引领,没有农业一线执行者们的敏锐和智慧、创新和执著,首都农业也难以取得如今这样科学高效的运行态势。
期刊
陈东瑜,1942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196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就职于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省高等教育局(教委)、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2003年1月退休至今任江苏英特终身教育环境研究所所长,江苏大明人文教育培训中心理事长。  践行科学发展 胸怀仁德大爱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东瑜一直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工作,他始终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