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精神界战士”,他的精神核心具有非常执著的战斗精神以及孤独的意识。《野草》作为心灵炼狱的熔铸,是鲁迅先生对怀疑精神的最好诠释。迫于现实的巨大变动,鲁迅先生在怀疑精神的驱动下,逐渐开始否定历史和现实,对传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怀疑。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在一种决绝的寻找过程中不断地证实自己,进而超越自己,实现自我的融合,然而整个过程如同炼狱一般痛苦。
  关键词:鲁迅 《野草》 怀疑精神
  《野草》作为鲁迅先生在遭遇精神危机时的产物,是鲁迅先生在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过程中,不断地看清自己并且无情地解剖自己,进而创作的作品,而这一切活动都源于鲁迅先生意识特征中特有的怀疑精神。怀疑精神不仅使鲁迅先生抱有一种清醒的理性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倾向,对社会、生活以及历史有深刻而透彻的考察,而且还是一种对自己、生命以及人生都具有“历史中间物”哲学意味的终极人生关怀。因此,怀疑精神是鲁迅先生在《野草》中最基本的主旋律。
  一、怀疑精神的由来
  怀疑精神具有巨大性、变化性和反复性,其本质和面貌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未离开过鲁迅先生。早些年,父亲生病以及家庭的变故使得鲁迅先生不得不寄人篱下,每天在药铺和当铺之间往返,生活比较拮据,在困顿中使得他逐渐看清了世人的面目。[1]对于自己所生存的旧社会,鲁迅先生无疑是失望的,并渐渐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合理性,在怀疑精神与现实矛盾的冲突中,鲁迅先生选择了逃避。鲁迅先生在南京求学期间,出于对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同情,他逐渐接受了进化论的学说,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维新思想逐渐确立下来,在奔赴日本留学时学医。但是国人的麻木以及日本学生的哄笑,带给当时正在学医的鲁迅先生不小的打击。因此,他决定弃医从文,希望用自己的笔杆改造社会,改变麻木的国人。从此,他开始翻阅大量的西方书籍,通过介绍和翻译来了解西方的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特别对“被压迫民族的作品”格外重视。在此期间鲁迅先生的维新思想开始逐渐向科学的启蒙思想靠拢,对人的思想变化和改造格外的注重。
  然而《新生》的流产沉重地打击了鲁迅先生,并且使他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然而这种怀疑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使鲁迅先生更加自觉,观察社会的能力更加敏锐,思想意识的沉淀也变得更加深厚,并且使得鲁迅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更加成熟。
  当鲁迅先生创作《野草》时,新文化运动逐渐被瓦解,巨大的异己现实力量逐渐出现在他的观念之中,并且在这种意识之下,怀疑精神开始逐渐滋长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地形成了他的精神危机。
  二、《野草》中鲁迅的怀疑精神
  第一,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个人的怀疑。在《野草》创作时期,怀疑的情绪逐渐从鲁迅先生自我意识的底层浮现到意识的表层,在这样的一种怀疑心境下,他凭借着内心的大分裂以及大冲突,对人生、世界和历史进行了深刻的盘问,进而扩散到对自己整个人生价值观的怀疑。[2]
  第二,《野草》中的怀疑精神主要指的是自我分裂过程中的自我失落,并且是对自我存在和归宿的悲剧性寻找。因为在现实中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无法估量,又对中国社会和传统历史的深刻认识而逐渐引发对自我力量的不信任和怀疑,使得他在历史和个人的关系中看不到自己所起的作用,因此逐渐陷入一种深刻的精神危机中,久久不能自拔。于是他开始否定自己、否定改革事业。
  第三,从自我怀疑、自我分裂中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在经历了一段炼狱般的痛苦阶段之后,鲁迅先生开始摆脱迷茫,找到了自己的现实归宿,并确立了一定的战斗目标和奋斗目标,实现了对自己的永恒肯定。
  三、结语
  《野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现实所困窘、被某种怀疑精神所控制以及对悲剧性命悲戚忧伤的鲁迅先生,还有一个始终力图摆脱现实逐渐超越自我而不断否定自己的鲁迅先生。两者始终处于对立矛盾的冲突中此消彼长,相互渗透并且相互转化。一方面,由于对现实力量的重现认识,便开始逐渐压迫自己,对自己的作用和人生要义都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并且被一种漫无目的的绝望感和失落感深深地羁绊;另一方面,倔强地对自己进行拷问,不断地质疑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自我力量,但是又继续顽强地在黑暗中摸索。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分裂中逐渐走向自我肯定,从怀疑的人生到肯定的人生,这期间所有的怀疑和斗争,共同熔铸了《野草》中真正的猛士灵魂。
  参考文献:
  [1]李玉明.论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J].齐鲁学刊,2012(01).
  [2]全红.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对穆旦诗的影响[J].东疆学刊,2006(04).
  (作者简介:万俊麟,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莫言的作品中,生命意识一般有很强的表现,如《红高粱》《透明的胡萝卜》《白棉花》以及《丰乳肥臀》等,都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而莫言的《丰乳肥臀》对生命意识的论述和研究比较全面,挣脱了历史的遗产性意识和形态话语,通过抒写苦难,展示了灵肉一体的生命存在、生命主体,体现了作者浓郁的生命意识。本文主要对莫言《丰乳肥臀》中的生命意识进行解析。  关键词:莫言 《丰乳肥臀》 生命意识 解析  莫言的作品将
摘要:《小桔灯》是冰心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她的散文里充满了爱,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朴素,情感深挚含蓄,语言风格比较温婉。下面就从《小桔灯》的语言、情感、文章风格、主旨等方面对其进行审美解读,并从中体会冰心散文的美。  关键词:冰心 《小桔灯》 美学分析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她是爱的汇集者。《小桔灯》是作者后期散文的代表作,主要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
摘要:目前我国电影市场绝大部分依然是被好莱坞精彩大片占据,其真正原因并不是资金不足,而是近来来国产电影,尤其是一些“大片”的编剧并不会讲故事,通过想象力极为丰富的网络文学充实国产电影的内容,使国产电影内容更加丰富,弥补国产电影的内容“软肋”,同时也可使网络文学和电影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 电影市场 联姻  一、网络文学:电影改编的源头活水  在互联网日益兴起的时代
一盏薄身膛,年少离乡,舟车奔忙,辗转至画栋雕梁。交姊妹,诉衷肠,吟诗作对,淋漓酣畅。却又偏逢如意郎,情积许,意难忘,满腹哀愁,无奈眼泪偿。 A thin body, young, away from
摘要:对于我们来说,《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懂它也许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本书在不同的阶段阅读,都能收获不同的感悟。通过读《红楼梦》,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具体而言,《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百科全书,还是一部描写“情感”的著作。整个《红楼梦》,似乎都在表达情感,将爱情、友情、亲情甚至一些畸形的情感还有宗教情感等各种情感深刻地表现在这其中。丰富的情感表现是《红楼梦》一大特色。本
摘要:冰心是现代文学界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于1957年创作了纪实散文《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以下简称《观舞记》)。《观舞记》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诗情浓郁、让人回味无穷的散文,给人以美的感受,作者在散文中的情感抒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开篇的感情抒写,然后是观舞时的描绘真境,最后是结尾的感悟哲理。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观舞记》的真情美。  关键词:冰心 散文 《观舞记
摘要:鲁迅的《故乡》是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讲述的是作者回到离开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后,重见故地故人的所见所感。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也是讲述了主人公回到故乡后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这两部小说都是讲述主人公回到故乡后的经历和感受,虽然时代不同,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关键词:鲁迅 莫言 互通性  一、故土和故人的变化  鲁迅作为一名“笔杆子”革命者,他所创作的作品犀利而有针对性,他以笔为枪,抨击黑暗的社
《城南旧事》中由五个独立的短片回忆故事组成,包括《我们看海去》《惠安馆传奇》《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林海音的代表作。书中的五个故事通过女孩英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乐府诗发展的巅峰之作,后人把北朝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由此可见,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老舍创作的留学生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去欧美留学的留学生角色,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因为其经历过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身份。文章通过对两本小说的研究与分析,映射出老舍对于西方文化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准确定位。  关键词:留学生小说 老舍 文化身份  留学生小说反映的是留学在外国的心理及行为,表现的是国外的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心理方面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从19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