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微裂纹削弱的弹性体的各向异性有效性能与双周期裂纹模型

来源 :固体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行微裂纹损伤模型被用于构建各向异性损伤理论.当施加在代表性体积单元上的边界条件满足Hill条件时,基于平均场理论论证了由平行穿透裂纹损伤的弹性体仅有6个独立有效弹性常数.除了原各向同性基体的2个弹性常数外,与损伤相关的另外4个常数中,3个描述有效弹性常数的折减,1个描述损伤导致的拉剪耦合效应.结合单胞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双周期阵列平行裂纹问题,数值结果显示:裂纹呈一般双周期阵列时,拉剪耦合参数相比其它模量小很多;当裂纹密度一定时,改变裂纹的排列形式,面内剪切模量和面外剪切模量的折减呈现出不同的规律.
其他文献
起搏器电源耗竭是指起搏器电能耗尽.起搏器的电池寿命依赖于起搏器程序的设置以及起搏支持的程度.植入后随着时间流逝,起搏器电池的能量逐渐消耗直至降到预先设定的水平.如果
采用经食管程控心房调搏法(S_1S_2),在276例受试者中观察到束支空隙现象15例(5.4%)。结果显示空隙期时限10~100ms,平均36.7±23.8ms,空隙期中束支阻滞图形呈完全性和不全性
相性传导阻滞分为3相或4相阻滞,与心率快慢相关,也称为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在心率加快时出现的传导阻滞与动作电位3相有关,称为3相阻滞.在心率减慢时出现的传导阻滞与动作电
对105例完全性房内阻滞的心电图分析显示,不完全性房内阻滞并发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91.11%。认为,不完全性房内阻滞是并发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机
对18例首次埋藏起搏器时及更换第2只时描记的心腔内心电图和测得的起搏阈电压值进行分析。认为埋藏起搏后阈压值会增高(P<0.01);心腔内心电图 ST 段略有降低(P<0.05),形态无
<正>例1 患者男,24岁。因胸闷、心悸20余天就诊。体检:BP18/12kPa(135/90mmHg)。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诊断为左心室内假腱索。心电图(图1)示:QRS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