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充满讨论氛围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开展讨论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讨论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局限,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以“机械记忆 ”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学习获得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和外显的。如果教师也只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就很难解决学生思想中的许多疑难,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只能进行束手无策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认同感进而自觉地去学习,关键在于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不能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生活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他接触到的社会现象五花八门、良莠混合。由于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對同一个问题所持的态度可能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他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个人经验也可能与书本上的说法大相径庭。这些知识学习上的矛盾、实践过程中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就会对书本知识产生怀疑。从根本上说,这些矛盾的解决要靠学生自己。然而由于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单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很难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正如《学记》中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讨论式教学法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难题,大家在讨论中能各抒己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能交融在一起,在群体思考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互相教育、归纳综合的过程来共同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一般来说,对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人生、价值等诸多因素,只有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全面、历史、辨证地分析它。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调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
  2、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政治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比较、批判、评价、表达等七种能力。能力是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讨论式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它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第一,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提高比较、鉴别、分析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讨论是个学习互动的过程,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反省与对他人认识的评价,提高学生进行批判和评价的能力。第三,参与讨论的关键是学生能清楚明白地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要做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就要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第四,对时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上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学生提高智力、整体发展。因此课堂教学除了要授以学生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思想素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学只会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人格不健全”的学生。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是群体活动,它会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摆脱自我中心,增强集体意识;讨论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相互论辩组织教学,它要求学生树立团体协作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培养自信、自强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
  
  二、在初中政治课堂开展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氛围的把握。要能有效地实施讨论法,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讨论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传统式的模式客观上形成了教师居于主导中心地位,而学生居于被动地位的教学状况,师生难以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难以相互交流。而良好的氛围把教师放在主持人的位置,担当指导员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了学生,我们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学生尽可能大空间。这样的环境形成了一个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讨论的兴趣,能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2、讨论内容的选择。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其次,要符合社会实际,选择的内容要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第三,要反映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选择的讨论题要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如“雷锋精神过时了吗?”、“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台湾问题”、“伊拉克战争”等问题就是很值得学生讨论的题材。
  3、教学过程的设计。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及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准备好发言稿。讨论中,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问题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要努力做到全员参加,机会均等,避免冷落儿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开展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争论,发扬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目标进行了如下规定:“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针对现状,依据课标要求,笔者在提高讲评课实效性方面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充分发挥自主    当前,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施政的重要目标。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学校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举措。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我们思想品德课老师怎样在新课改形势下实施创新教育呢?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大家交流
期刊
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呢?    一、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创造欲    创造力来自于对理想和未来事业的追求,来自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入迷,来自于忘我的
期刊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新教材,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博得了教师们的好评。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现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和新教学大纲,在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许多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1
期刊
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面临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植被破坏、资源匾乏、人口问题、地区经济差异等,都与地理学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人们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的地理科学素养。这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地理课程在国民知识素质形成中的功能    1、地理课程有助于国民掌握对工作和生活有用的知识
期刊
内容摘要:从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支部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改进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 路径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管理主体相对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经常挂靠在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之中,相对缺少自主性和活动空间。因此在组织研究
期刊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体系中较为基层的管理,班主任是实施班级管理的责任人,其专业发展程度不仅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那么,目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呢?针对当前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班主任评价应作何改进和变革?我们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班主任专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现有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及指标体系,对于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和学校、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课堂教学只有体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的优化组合,才可能有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探讨其中的教态艺术对促进小英课堂的优化,提高小英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态艺术,是贯注于课堂教学中的精神能源。包括教者对教学的愿望、志趣、情感、精神等一切内心生活,是教者用以温暖和照亮学生心灵的精神火焰,是教学情感表现的深层化,是理性因素在情感的艺术渗透;是教者精心备课中思情渗透的晶体、语言表现的晶体;是
期刊
在近几年的综合测试中,古代史占历史学科分值的30%左右,有时候甚至高达40%以上。近年来高考对古代史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强化主干知识,突出主题性。试题不再以知识点来组织和命题,而是强化主题意识,瞄准一个或若干核心材料进行素材的收集与试题的设置,考查的知识主要以课本的主干知识为准。如2005年全国卷Ι“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学作品”,全国卷Ⅱ“水利工程”,全国卷Ⅲ“河西走廊”,这些都
期刊
美国马尔腾有句名言:“你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的自信心的大小。”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回答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常说;“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可见,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平衡和从容的关键。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自信的环境,及时为幼儿树立信心搭建平台,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众所周知,世界级绘画大师达芬奇在做学徒的时候,才华深藏未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