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对联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品味对联”,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活动课例
  
  一、创设情境。走近对联(一石击起千层浪,对联表达满腔情)
  师:请大家看,韩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央日报》2005年12月16日刊发了一篇题为《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文章,指出:一、现在的中国人汉语功底差;二、很多中国青少年对他们的传统文化一问三不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流失速度与中国水土资源的流失速度几乎成正比。这篇文章提醒中国人应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人说“对联是中国文化的名片”。现在,我们开展关于对联的综合性学习,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好吗?
  引导学生讨论:
  1、从哪些方面来品味对联?(可以从对联的语言魅力、对联的娱乐功能、对联的审美价值、对联在生活中的应用、对联在广告中的妙用、对联书法等方面进行品味。)
  2、怎样获取资料?(走出教室,通过到广阔的生活中间、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搜集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对联。)
  3、如何整理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按对联的功用、种类等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办一期关于对联的手抄报;可以进行对对联、朗诵对联、书写对联等比赛;可以调查对联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并写出报告。)
  
  二、交流收获,分享快乐(天地有情皆可对,古今无事不能联)
  1、以学生搜集的对联为载体,引领学生感受对联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天地有情皆可对,古今无事不能联。”
  2、教师推荐,赏析趣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对联,考一考大家的猜谜水平。如: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打一行业名);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打一日用品);进去三步急。出来一身松(打一处所)。
  对联类型不同、用途广泛,如“广告联”、“数字联”等。请大家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对联,说一说它的精彩之处,可以大声诵读,也可以细细品味。
  3、各组派代表上台交流
  生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在杭州西湖,他曾对一副对联赞赏不已。大家想知道是哪幅对联吗?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这副对联多美啊!外公对我说,我国的山水园林如果缺少了对联的渲染,就失去了一份美,也失去了一份深刻。
  生2:我带来的对联,上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下联是: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生前最喜欢这一副对联,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过这副对联。一副对联联系着两个伟人,折射出他们滚烫的爱国心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生3:我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一副对联写出了弥勒佛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讽刺了那些心胸狭小的可笑之人。
  生4:“佛顶山顶佛;云扶石扶云。”大家读一读看能发现什么秘密?这副对联顺读倒读都一样,叫做回文联。
  生5:我这儿有一副“拆字联”,上联: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下联:龚庞两小姐龙首龙尾。瞧,“李”字上头的“木”字代表“木头”,“宋”字下边的“木”代表“木脚”;“龚”字上的“龙”字代表“龙首”,“庞”字下的“龙”字代表“龙尾”,有趣吧?
  
  三、现场互对,小试牛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那么多对联,大家想不想自己对“对子”?例如:七嘴一八舌;理直—气壮;心旷一神怡;万水一千山;海阔一天高;鸟语一花香。这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一副两字对联,有意思吧?
  师:福州很多地名也可以配成对联。例如:左海——西湖;新店——古街;花巷——茶亭;小王府——大庙山;七星井——三角池;观海路——望江亭;太平巷——吉祥山;金山寺——自湖亭。全国好多地名也能配成对联,大家课后可以找一找,对一对。
  师:刚才对得比较容易,想不想对比较难一点的?(学生齐声:想!)我出上联:玉女,谁能对下联?
  生1:帅哥。
  生2:酷弟。
  生3:猛男。
  师:在咱们福建的武夷山说到“玉女”就容易让人想到谁?
  生4:大王。师:同意“玉女”对“大5E"的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3:我觉得“玉女”对“大5E"不大合适。因为玉女一般比较柔弱,女对男,柔弱对威猛,应该‘猛男’比较合适些。
  师:“玉女”对“大5E”很好,刚才大家的答案都不错。对联只要合理就是好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课后延伸,激荡豪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老师给大家出一道对联应用题,这副对联写出老爷爷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出示:花甲长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请同学们把这副对联带回家,猜一猜这位老爷爷到底多大?
  (出示两则名人论述:从对联的民族性、文学性和实用性看,我以为它是中国文化一张不可替代的名片。——季羡林
  对联和书法艺术,早已表现出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能力,反映出中国文化的高度发达。——[德国]前总理科尔)
  中华文化中的对联,种类繁多,运用广泛,博大精深,富有魅力,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课后反思
  
  开展“品味对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增强合作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增加文化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问题的多样性、教育评价的多元性,使学生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得到发展。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尽最大可能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择其所爱,自主学习,自由表达,凸显个性,尽其所能,有所作为。
  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当有长效的课程价值意识。在“品味对联”中,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背下几幅奇对妙联,而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好奇心、探究欲、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责编 李景和)
其他文献
梦开始的地方,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校园文化主题,滨湖小学给校园文化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并以此多方面、多角度来打造学校品牌,建设和谐校园。  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没有喧嚣的躁动,没有名目繁多的作秀,只有扎扎实实的工作。在王瑾校长和全体教师的精心营造和呵护下,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已开始形成,造就了一个十分良好的育人环境。润物细无声,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孩子在追寻自己梦想的征途上茁壮成长。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学校文化建设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办学特色,与校长的教育价值取向有着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教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是人,是人在对教育价值认识、判断基础上的一种综合的自觉选择。在学校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自我价值,也就是有自己的梦想。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应该欣赏每一位孩子的个体价值,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生活和工作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可是学生怕作文,怎样让学生们爱作文,让学生心头的习作之花悄悄绽放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课堂生活化,放飞孩子的心灵    所谓课堂生活化,就是淡化习作教学形式,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形式来代替枯燥沉闷的教学形式,创造一种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愉悦的作文教学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
期刊
第一次看陈老师的照片,她在孩子的簇拥中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在镜头前占据领地,冲着镜头咧嘴满溢着笑,从那虚晃镜头的小手臂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多么喜欢与老师合影,整幅照片更是成了以老师为中心绽开的花。师生在课外关系如此亲密,在课堂亦如此。用“闻道之乐,如沐春风”来形容陆川县第二小学陈晓玲老师的数学课堂一点也不过分。从教20年来,陈老师从未停止学习探索专业理论、开展课题研究的脚步,并在教学实际与理论研究中探
期刊
美学家朱光潜说过:“人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持守,是指一个人要有自己行事为人的不变准则。陈晓玲,一位持守在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辛勤园丁,经历了从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焕发异彩的“广西特级教师”的成长过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晓玲老师始终坚持耕耘在三尺讲台,她的成功,源自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平实的行为诠释着内心执着的教育信念。    一、相信人人成才的学生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
期刊
教育部颁发中小学艺术教育指导意见    本刊讯 近日,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切实把艺术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农村学校为重点,实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要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条件较好的学校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类课程,其他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9%。《意见》强调,中小学校艺术类课程应执
期刊
一、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的现状    仙回瑶族乡总人口为1,4万(2007年统计数据),乡内有中心小学、大中小学、古盘小学、茶山小学、鹿鸣小学、茅坪小学、马威小学等7所小学,07-08学年秋季,由于生源不足,马威小学、鹿鸣小学已经停办。    从图1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除中心小学、茅坪小学(中心小学05-06学年在校人数比上学年增加15人,茅坪小学06-07学年比上学年增加4人)外,其余各小学在
期刊
一年时间已经过半,上半年全区教育发展形势很好,在此基础上教育厅党组决定召开委厅上半年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学习贯彻全区上半年会议精神,研讨工作,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为做好下半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一、关于今年上半年的工作    尽管年初我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6月份又遭遇了洪涝灾害,整个教育工作的任务又比较重,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在这
期刊
学习内容的“实用”与“虚用”    曾文捷在《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4期上撰文说,生活世界至少可以被区分为日常层面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与之相应,学习内容具有“实用”与“虚用”两种性质。“实用”的学习内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内容,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其中,直接经验型的内容以“重复性运用”的方式有益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展开,间接经验型的内容以“解释性运用”的方式有益于
期刊
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是近10年来悄然兴起的颇有社会声誉的学校,这所学校占地面积不大,而给师生的发展空间则是无限广阔的。究其原因,教育科研是他们发展的最大的推动力。  起步早,成效大,是金五小的教育科研的第一个特点。尽管我国的《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已于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包括:教育科学专业研究人员;……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但真正意义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