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农药的药效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充分发挥农药的安全、经济、有效作用,保证对人、畜、植物及其他有益生物的安全,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选择适当的农药
  
  1. 农药的种类不同,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有差异,即使广谱性的农药,也不是对所有的病虫害都有效。杀虫剂不能治病,杀菌剂不能灭虫。
  2. 昆虫口器不同,使用农药的种类也不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用触杀剂或胃毒剂,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用内吸剂较理想。
  3. 根据作物和病虫特点选择农药,如敌敌畏不能用于防治高粱蚜,因它对高粱会产生药害。
  
  二、适时用药
  
  适时用药是防治成败的关键。准确进行预测、预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才能确定防治时期,只有抓住有利时机,才能发挥农药的最佳效力。
  
  三、准确掌握用药量
  
  按照农药标签上的说明书,根据病虫的特点、作物的生育期、用药方法来确定药液浓度、单位面积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以达到好的防治效果。浓度过低或用药量过小,单位面积上没有足够的药量,就达不到预期效果;浓度过高或用药量过大,会产生药害,增加成本,还会加剧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增强。
  
  四、讲究施药方法
  
  为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天敌和作物的安全,要讲究施药方法。
  1. 药剂性能、剂型不同,施药方法不同。粉剂不能喷雾,可湿性粉剂不能喷粉。
  2.病虫为害传播的方式不同,施药方法不同。防治地下害虫,必须采取撒施毒谷、毒饵、毒土或采取拌种的方法;防治气流传播的病害,应采取喷粉和喷雾的方法;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害,应采取种子处理的方法。
  
  五、看天气用药
  
  气候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药剂的理化性质,又影响防治对象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药效。气温高可以提高药效,但易产生药害,施药量应适当减少等。
  
  六、合理施用农药
  
  应科学合理地进行不同农药混合使用,这样做的优点是:
  1. 扩大防治范围。一次用药可防治同时发生的多种病虫害。
  2. 药剂混合后可改善药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高防治的效果。
  3. 防止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
  4.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经济用药。
  但是,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不同种类的农药能否混用,主要决定于其化学物理性质。农药按照它在水中的反应,大体可分为中性、酸性和碱性三大类。中性农药包括各种合成农药(如1605、敌敌畏、乐果)、各种植物性农药及部分无机农药;酸性农药如硫酸铜等;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等;中性农药之间、酸性农药之间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碱性农药可以混用;凡是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的农药,都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农药混合后乳剂破坏、产生沉淀、对作物产生药害的不能混合。
  
  七、交替使用农药
  
  农药交替施用能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或降低害虫、病菌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学校 杨清美 邮码:056001)
其他文献
66岁的李阿姨身体一直不错,在体检中,被查出心跳缓慢,心率每分钟50次左右。医生建议她详细检查一下,看是否有心脏方面的疾病。李阿姨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不适感,没必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其实,医生的这种担心和建议是有道理的。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长期参加体力劳动或运动锻炼的人心率可能偏慢,心跳每分钟常在45~59次之间。而其他情况下,当老年人心跳低于每分钟50次时,会出现组
<正>一、鲜草浸泡法该法主要用于防病。将预防鳝病的鲜草采回后,扎成若干小把,浸泡在鳝池内或网箱中即可。如:预防黄鳝败血症、软体死亡症和蜷经症等,可用鲜鞭蓉嫩叶、铁苋菜
近日,由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发明的利用冷等离子体处理花生和玉米育种的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填补了我国农业科学领域中非电离辐射技术在花生和玉米育种上应用的空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唐欣介绍,这一发明创造是利用冷等离子体对花生和玉米种子基因具有的记忆性和活力性进行激活,被激活的潜在基因通过一个生长季的充分表达,产生一定的记忆性,刻在种子里,在下代种植之后,仍具有延续活力。同时,通过冷等离子体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