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培田古村闽西大山里的客家庄园

来源 :城市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后,中原人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此后数百年间,人口南迁更加频繁.无数中原百姓离开故土,携家眷、卷家当南下,寻找隐蔽性强且适宜生存的群山峻岭或河谷平原定居,逐渐“自成一派”,他们被称为“客家人”.
其他文献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形象道出了旧时人们的年俗活动.地大物博的中国,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有少许相似,但更多是各具特色.这次就和大家说道说道在云南昭通,人们怎样过年.
期刊
“过了腊八,天长一叉把.”这是宝鸡人对昼夜变化的形象比喻,也是对新年即将到来的期盼.rn在宝鸡,农历腊月初八一过,城里就有了年味.大街小巷也比往日多了人气,平日不常见的摊贩陆陆续续出现了.他们带来乡下的小麦醋、苞谷糁子、辣椒面、老豆腐、农家吊挂粉条、豆豉、手工挂面、还有乡下宰杀的猪肉……
期刊
年是什么?rn年是民俗!年是习惯!因为俗而定成,便成了习惯.习惯便成了自然、成了民俗,民俗就是民族的传统,年就成为了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rn只有自然,油然心生的年,才叫年,才叫围炉畅谈的年之欢喜.rn春运是年,杀猪制腊肉香肠也是年.村口歪脖槐树下从腊月初九开始书写春联的大爷,也是年.
期刊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圣人又说“食色,性也”.这说明,吃食是何等的重要!早些年月,我曾在《杂文报》上发表过题为《“吃”节》的文章,说的是中国的节日从开年到岁末,大多都与“吃”有关,似乎不“吃”不成节.但要数吃的东西最多的节日,自然就是春节.
期刊
1.序rn万川毕汇,万商云集——人和大自然相聚而融,生出“万州”,而后得名.rn万州——镶嵌在大三峡地区的璀璨明珠,万川毕汇,千峰竞簇;上束巴蜀,下扼荆楚;万商云集,百业繁盛;山水拥抱,城景共生.rn身卧山丛、头枕江湾的万州,在迎接一路上纳万千细流自西南、向东北奔来的长江后,在这里,却把她的身子给扭转了.接着,目送她浩浩荡荡地往东涌去.然而,随着伟大的三峡工程建成,“高峡出平湖”更替了狭窄河床和湍急江水,将其永远地全覆盖.
期刊
中国四大名园誉响天下,如果你要问起哪个园林最美,“园林之母”拙政园表示:谁也不服!因为,若论资排辈,在座皆是小弟.那么,苏州拙政园到底有多美?蒋晖在《园林卷子》里所描述的拙政园是如此遗世独立:“拙政园,一直被放置在郡城志书园池卷的庞大检阅阵容里,历经兴废,深藏隐秘,却如鲠在喉,以前,它是这样的不合群!”
期刊
“芒市在哪?”这是我说要去芒市之后,最常被问起的问题.“在泰国?越南?还是缅甸?”这是在网上发布了照片后,收到最多的评论.的确很难想象,照片里充满东南亚风情的小城,其实位于中国云南.但当说到它处在中缅边境,这一切又顺理成章了.rn一个人在芒市游走24小时.冬季的小城气温舒适,中午甚至可以任性地穿短袖.阳光充足,椰树遍地,节奏缓慢.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岁月静好的真正含义.
期刊
巍峨的长白山上,有一片清澈圣洁的天池,天池之水经北坡的缺口滑落,渐渐汇聚成松花江.江水贯穿整个吉林大地,使得这里物产丰饶、稻谷飘香,历来享有“白山松水”的美誉.rn最早使通化闻名天下的,是一位名为马尚德的抗日英雄……
期刊
英格兰西南部,埃文河畔,布里斯托尔的国王街,有一座仍在运作的、英国最古老的剧院——布里斯托尔老维克剧院.rn这个剧院最早完工于1 766年,1788年获批准成为“皇家剧院”后,迎来了第一春.随着时光流逝,观众对剧院的需求逐渐降低,它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 972年,在国王街改造翻新的过程中,剧院因设计欠妥,无奈“与街隔绝”;2019年,历经两百余年的风霜洗礼,它终于在建筑事务所Haworth Tompkins的改造下苏醒,迎接新生.
期刊
粤菜,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外乎味道清淡,注重养生.对粤菜稍有了解的人,可能会对一些经典名菜,如白切鸡、深井烧鹅、顺德鱼生等如数家珍.但对一个热爱美食,更热爱养生的广东人来说,一日三餐真正离不开的,是那碗温润身心的老火靓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