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和学校应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应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主题活动;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此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教育规律;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6-0075-02
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近年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产生了许多困惑:许多孩子语言表达很强,回答起来头头是道,思维清晰逻辑性强,但动手能力很差,一遇到折纸等手工活动,就呆坐着不动。孩子的才艺让人赞不绝口,可心理呢,令人堪忧。还有很多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孩子”,到了家里却成了“混世魔王”,唯我独尊。针对种种问题,经过观察、剖析,分析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教师煞费苦心在学校建立起的一周良好习惯,却往往抵挡不住家长双休日在家消极教育的一天。大部分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反反复复,一天天成长。通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发现,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一)期望过高型
这是家庭教育最常见的类型。家长常常把自己成长过程留下的种种“遗憾”,全寄希望由孩子来弥补,让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对孩子的期望近乎狂热。如其一,过于在乎孩子的表现,忽视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学习、进步,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拿我们班的孩子来说,今天得了几朵小红花,是家长一看见孩子就追问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孩子进步的砝码。因此,常有孩子对我说:老师,我帮你擦桌子,你给我一朵小红花吧,我妈妈说,得到小红花就带我去吃肯德基。听听,孩子成天在这样的家庭教育刺激下,变得有点势利了,常此以往,孩子的教育就要出现大问题。其二,舍得投资,忽视孩子的需要。现今,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出现,让幼儿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家长争先恐后地为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甚至有不少家长辞掉工作亲自上阵辅导,心甘情愿地放弃一切,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从不问、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只觉得这样做就是为她好。
究其原因,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辩证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既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孩子,又容易用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不足对比,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自由放任”型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虽然懂得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孩子。但由于工作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具体表现在:
其一,隔代抚养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于是,就把教育、照顾孩子的事情托付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等“隔代人”。而长辈们由于晚年生活比较清闲都愿意来照顾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要上哪陪上哪,整天围着孩子转,生怕委屈了孩子。正是因为长辈们那些“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自我为尊,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一点一点地滋生了。其二,有心,却无从下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在教育孩子时,自己无从下手,有时孩子问的问题让自己都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常有家长向我诉苦,不知道怎么办。
二、家庭教育的解决方法
(一)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幼儿园的事情。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断,十根筷子就很难折断。只有家园共育,教育才会得到想要的效果。学校要挖掘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家长学校和家长半日活动、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介绍一些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书籍,指导家庭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配合下,得以顺利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学会信任孩子
信任是做好任何事的基础,有了信任一切都会变得美好。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潜力也是无穷的,相信孩子,也就是相信美好的明天。
2.学会赏识孩子
要学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即使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他可爱的地方。如果一味拿别人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弱点进行比较,到头来只会伤心又伤和气。学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陪他去探索,让他去干。有的家长老是想让孩子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上走,发现孩子偏离了轨道就去阻止,到最后,越是不让他干的,他就越想干,到最后以打骂收场,既伤心又伤感情。所以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欣赏孩子的努力,欣赏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还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失败。在欣赏中,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自信。
(二)结合节日开展各项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进家长与孩子情感的纽带。因此,要抓住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开展“给妈妈、奶奶洗洗脚”的活动;在立夏开展我和妈妈“编蛋袋”等情感活动;在“六一节”期间开展“亲子DIY蛋糕”等系列活动……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将孩子与家长的心拉得更近了,彼此间更融洽了。这时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家是温馨的港湾。”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注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明天共同努力!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教育规律;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6-0075-02
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近年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产生了许多困惑:许多孩子语言表达很强,回答起来头头是道,思维清晰逻辑性强,但动手能力很差,一遇到折纸等手工活动,就呆坐着不动。孩子的才艺让人赞不绝口,可心理呢,令人堪忧。还有很多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孩子”,到了家里却成了“混世魔王”,唯我独尊。针对种种问题,经过观察、剖析,分析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教师煞费苦心在学校建立起的一周良好习惯,却往往抵挡不住家长双休日在家消极教育的一天。大部分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反反复复,一天天成长。通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发现,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一)期望过高型
这是家庭教育最常见的类型。家长常常把自己成长过程留下的种种“遗憾”,全寄希望由孩子来弥补,让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对孩子的期望近乎狂热。如其一,过于在乎孩子的表现,忽视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学习、进步,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拿我们班的孩子来说,今天得了几朵小红花,是家长一看见孩子就追问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孩子进步的砝码。因此,常有孩子对我说:老师,我帮你擦桌子,你给我一朵小红花吧,我妈妈说,得到小红花就带我去吃肯德基。听听,孩子成天在这样的家庭教育刺激下,变得有点势利了,常此以往,孩子的教育就要出现大问题。其二,舍得投资,忽视孩子的需要。现今,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出现,让幼儿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家长争先恐后地为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甚至有不少家长辞掉工作亲自上阵辅导,心甘情愿地放弃一切,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从不问、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只觉得这样做就是为她好。
究其原因,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辩证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既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孩子,又容易用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不足对比,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自由放任”型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虽然懂得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孩子。但由于工作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具体表现在:
其一,隔代抚养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于是,就把教育、照顾孩子的事情托付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等“隔代人”。而长辈们由于晚年生活比较清闲都愿意来照顾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要上哪陪上哪,整天围着孩子转,生怕委屈了孩子。正是因为长辈们那些“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自我为尊,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一点一点地滋生了。其二,有心,却无从下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在教育孩子时,自己无从下手,有时孩子问的问题让自己都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常有家长向我诉苦,不知道怎么办。
二、家庭教育的解决方法
(一)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幼儿园的事情。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断,十根筷子就很难折断。只有家园共育,教育才会得到想要的效果。学校要挖掘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家长学校和家长半日活动、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介绍一些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书籍,指导家庭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配合下,得以顺利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学会信任孩子
信任是做好任何事的基础,有了信任一切都会变得美好。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潜力也是无穷的,相信孩子,也就是相信美好的明天。
2.学会赏识孩子
要学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即使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他可爱的地方。如果一味拿别人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弱点进行比较,到头来只会伤心又伤和气。学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陪他去探索,让他去干。有的家长老是想让孩子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上走,发现孩子偏离了轨道就去阻止,到最后,越是不让他干的,他就越想干,到最后以打骂收场,既伤心又伤感情。所以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欣赏孩子的努力,欣赏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还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失败。在欣赏中,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自信。
(二)结合节日开展各项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进家长与孩子情感的纽带。因此,要抓住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开展“给妈妈、奶奶洗洗脚”的活动;在立夏开展我和妈妈“编蛋袋”等情感活动;在“六一节”期间开展“亲子DIY蛋糕”等系列活动……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将孩子与家长的心拉得更近了,彼此间更融洽了。这时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家是温馨的港湾。”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注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明天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