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斗士曼德拉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55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6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走完了曲折而又传奇的一生,享年95岁。消息传来,全世界都为之悲痛,南非当地人民更是悲痛万分。南非总统祖马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说,南非从此“失去了其最伟大的儿子”,数以百计的民众自发地来到曼德拉的住所前唱起了南非的国歌,并在其住所门前献花以表达哀思。
  曼德拉被南非人民尊为“国父”。他的一生是充满波折的一生,斗争的一生。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致力于消除种族隔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投身政治 争取黑人权益
  曼德拉于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的特兰斯凯的一个部落酋长家庭。中学毕业后,他来到福特哈尔大学深造。由于他在那里参加了学生会抵制学校不合理政策的活动,因此被勒令退学。离开大学后,家族安排他同南非腾布家族的继承人结婚,而他显然并不满意这种包办婚姻,于是选择了逃婚,并因此来到了约翰内斯堡。刚到约翰内斯堡时,他找到了一份在煤矿当保安的工作,但当煤矿老板得知他的贵族身份后就立即解雇了他。接着他又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了一份文书的工作,并在此期间完成了南非大学的函授课程。或许是因为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缘故,曼德拉对法律产生了兴趣,在取得南非大学的学位之后又开始在约翰内斯堡大学学习法律。在约翰内斯堡大学期间,曼德拉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则在后来成为曼德拉反对种族隔离运动的同事,并在曼德拉当选总统之后出任了政府高官。
  1944年,曼德拉加入了主张通过非暴力斗争手段来实现民族和解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开始了他漫长的政治生涯。1948年,由白人组成的南非国民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并组建政府。该党是一个推崇“白人至上”的政党,代表了白人牧场主和资本家的利益,因此在当政后也积极推行种族隔离政策。此时的曼德拉在政治思想方面已经渐渐成熟,因此积极投身于反对南非国民党政府种族隔离政策的活动,并在1952年的非国大反抗运动和1955年的人民议会当中起到了领导作用。在国大党内,他先后担任了执委、瓦兰士瓦省主席和全国副主席等职务。1952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藐视不公正法令”运动,从而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0年3月,南非爆发了军警向正在进行游行示威的抗议者开枪的“沙佩维尔惨案”,由此导致了69人死亡,180多人受伤,曼德拉也因此被捕入狱。但是他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地为自己辩护,最终被无罪释放。1961年,曼德拉又领导了罢工运动,抗议和抵制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南非共和国”。此后,他创立了非国大的军事斗争组织“民族之矛”,并担任总司令。在此期间,他曾经秘密出国访问,并出席在亚迪斯亚贝巴召开的反非自由运动大会,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
  1962年,在美国中情局的参与之下,曼德拉被南非当局逮捕入狱,开始了长达27年的监狱生涯。在这期间,他多次被转移监禁地点,先是被关押在比勒陀利亚的地方监狱,后来又被转移到罗本岛上。罗本岛是当时南非最大的秘密监狱,里面曾关押了大量的黑人政治犯。犯人们每天要被强迫到采石场去做苦工。在那里,曼德拉的狱室只有4.5平方米,不过他仍然相当乐观,每天坚持在狱室里锻炼身体,并在经过争取后被允许在监狱的院子中开辟了一块菜园。1982年,曼德拉离开生活了18年的罗本岛监狱,又被转移到波尔斯摩尔监狱。在此期间他又开辟了一片菜园,并种下了900余棵农作物。
  1990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得以解除。同年2月,曼德拉被无罪释放,此时,他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人了。在出狱的当天,他向12万人发表了“出狱演说”。在演说中,他提出“走向自由是逆转不了的”,并呼吁南非的白人们也加入到反种族隔离的斗争当中。同时,他在演说中表示自己“既为反对白人的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的统治而斗争”、“珍视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1994年,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当中获胜,曼德拉以76岁的高龄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提出:“我们立下誓约,要建立一个让所有南非人,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可以昂首阔步的社会。他们心中不再有恐惧,他们可以肯定自己拥有不可剥夺的人类尊严——这是一个在国内及与其他各国之间都保持和平的美好国度”,“ 让所有人得享正义;让所有人得享和平;让所有人得享工作、面包、水和盐。让每个人都明白,每个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都获得了解放,从属于自己”。
  1999年,曼德拉在总统任期结束之后卸任。其实早在1997年,他就已经辞去了非国大主席一职,并且公开宣布不会参加1999年的大选。卸任后的曼德拉仍然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断奋斗,并积极关心社会弱势人群,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艾滋病人等。为此,他积极募集善款,为贫困地区建立了上百所的学校和诊所。同时,他还为南非艾滋病高发的现实焦虑不已,并认为是自己在担任总统时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充分重视艾滋病问题。为此,他成立了防治艾滋病的曼德拉基金,并经常深入基层与患者交谈沟通。正是由于曼德拉在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他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褒扬。联合国在2010年将7月18日曼德拉生日这一天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示对这位伟人的敬意。
  终身致力于民族和解
  曼德拉最崇高的一点就在于他一生都在为消除南非的种族隔离而奋斗,都在为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和解与和平共处而呼喊。
  不过,曼德拉进行斗争的目的并不是要实现黑人对白人的统治,而是要使黑人和白人在国家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大家和谐共处。正因为如此,他才受到了包括白人在内的南非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曾经指出,种族主义是野蛮的,不管它来自黑人还是白人。他认为所谓的“非洲人”并不仅仅指黑人,并且指出“所有的人,不管他属于哪一个民族集团,不管他们的肤色,只要他们以南非为家,并相信民主和人人平等的原则,都可以认为是非洲人”。
  后来,他更进一步指出,南非的白人同其他地方的白人不同,他们属于南非,南非是他们的家。黑人也希望白人同他们分享权力。在出狱之后,他更是倾心于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和解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建立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南非是最高目标。在这个统一的国家当中,黑人既可以当家作主,不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白人也可以和黑人并肩参与国家管理。
  即使是对那些坚持反对取消种族隔离制度的白人,曼德拉也努力争取将他们团结过来。为此,他用“我们的白人同胞”一词来称呼这些人。用这种具有亲情色彩的词汇来称呼反对自己的人,体现了曼德拉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宽广的胸怀。正是由于坚持各民族之间的平等相处,他受到了南非各种族、各肤色人民的支持,并当选为消除种族隔离制度之后的第一任总统。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同南非建交较晚,但是两国关系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曼德拉的功劳。正因为如此,中国也对他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事实上,称曼德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并不为过。曼德拉自己曾说,在罗德岛坐牢期间,每到10月1日,他和狱友们就会偷偷用各种方式来庆祝中国的国庆节,因为中国被他们看作是被压迫民族的希望。他也曾经表示,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南非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给与了极大的支持。中国方面也一直对曼德拉表示关注,早在1990年他刚被释放的时候,时任外长的钱其琛就曾在记者会上表示对曼德拉获释感到高兴。
  1992年,曼德拉的中国之行终于实现了。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为他举行了欢迎仪式,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也都会见了他。中国政府还向非国大捐款1000万美元,北京大学也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的称号。在曼德拉和南非国大党的积极促成之下,经过中国和南非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终于在1998年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999年,曼德拉以总统的身份再次访华,受到了江泽民主席的热情接待。在卸任之后,曼德拉同中国领导人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多次和中国领导人通话、交谈。2000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南非时,还特意会见了已经卸任总统的曼德拉,并亲切地称他为“老朋友”。
其他文献
几年前,英国杜瑞尔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的一个研究团队在马达加斯加岛考察竹狐猴的途中,偶然在阿劳特拉湖中捕捉到了一种奇特的半水栖食肉类哺乳动物。  这是一种属于獴科的哺乳动物,身体与家猫的大小相似,毛色呈棕色,身上有斑点。科学家曾以为它应该属于已经在该岛西部雨林中发现过的一种獴科动物——棕尾獴。然而,两者的头骨、牙齿和爪子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表明,这个新发现的獴科动物可能是由于适应了水生环境而
燃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过年时放鞭炮,是在祈求来年幸福。《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驱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代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唐朝,鞭炮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试验,发现硝石、硫磺
世界1/8人口处于饥饿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指出,目前世界上有1/8的人口处于长期饥饿,有过半的人口备受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困扰。今天仍有超过8.4亿人遭受饥饿威胁,却有1/3的粮食被浪费掉。与此同时,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遭受某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据报道,大约2亿人缺乏微量营养,更多的人则罹患或死于营养不足引起的疾病,但同时全球肥胖人口却高达5亿人。  计划生育使我国少生4亿多人
19世纪的古生物学家爱德华·柯普研究发现,动物谱系在进化过程中有一种逐渐变大的趋向:刚开始时个体较小,随着时间推移,后代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总体而言,体积较大的物种确实比体积小的物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雌性生物通常比雄性体积大,以利于繁殖后代;在争夺雌性的战争中,体积较大的雄性通常能够取胜。可是现在,人类的活动让生物发生了另一种“进化”,那就是越小越弱越能够存活下去。  人类捕猎行为对动物的影响
寅去卯来,玉兔登场。由于兔子的外形独特,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动作灵敏,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可爱善良的形象。有关兔子的成语典故、民间俗语乃至诗词歌赋很多,其中蕴涵着大量关于兔子形态、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奇特的大耳朵可说是兔子的标志性特征。兔子耳朵的面积占其身体表面积比例之大,在动物中实属罕见,从这儿可以想象兔子耳朵有多重要了。凭借着这对大耳朵,兔子的听觉十分灵
蝙蝠有着动物世界中最奇妙、最完美的声呐系统。它们头部的口鼻部上长着“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皱褶,这种奇特的装置具有发射超声波的功能。蝙蝠超声波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力极高,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还能辨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进行有效的回避或追捕。它们就是利用这种“回声定位”的方法,在漆黑的夜晚里非常准确地发现远距离个体很小的猎物,并以最快的速度百发百中地将其
近期,有纵向追踪的数据表明,未来的老年人可能更聪明。所谓纵向追踪即对一批个体从某个年龄段开始追踪,比如从30岁开始,每隔5年或7年不等再次测量其各项认知能力的水平,跟踪其认知能力的变化。另外,丹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下一代的老年人可能比上一代的老年人更聪明。他们在1998年测试了当时年龄在90岁左右的老年人,然后在2010年同样也是抽取年龄在90岁左右的老年人进行测试。第二组老年人比第一组老年人晚
旅华日本人加藤嘉一10月31日在日本官方网站上发表“道歉报告文”,承认以前所说被东京大学录取并非事实。  对此,北京大学认为,加藤嘉一是否在东京大学录取事情上说谎,不影响北大对其录取以及最后的毕业结果。然而,对录取加藤嘉一的过程以及加藤嘉一在申请北大时简历中是否有“被东京大学录取”的履历,北大似乎选择了回避与沉默。  当初,加藤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书时,导师朱锋曾说他“爱说大话,爱吹牛”。但是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从而完成生长、生殖等生命过程。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入叶肉细胞,与此同时另外一项重要的代谢过程,即蒸腾作用同步完成。蒸腾作用指植物把从土壤吸收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的过程,是植物反馈气候和环境影响的方式之一。长期的进化和适应使植物通过最小的代价来吸收
8000名受访者,对经济力、竞争力、勤劳度与创造力等做评估,结果发现大家公认中国是最勤劳的国家,德国与美国分居第二第三,法国居末尾。有趣的是,德国、美国员工在自评榜中都认为自己“最勤劳”,中国员工排在第二位。法国员工有自知之明,将自己排到最后。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  近日,国际人力资源咨询机构ECA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海外派遣员工来说,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