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作文再现]
车为媒
江苏一考生
端坐考场,考题上“车来车往”的字样,宛若调皮的小精灵,漂移着,幻化出我家三代人的恋情,而且,居然都和“车”有关。
爷爷的婚姻,源于一辆独轮车。
独轮车是枣木做的,枣木是后院长的,轱辘是平车上卸下来的,刷了桐油,油光锃亮,惹得乡邻们啧啧称许。正是二十来岁的光景呵,爷爷身上的肌肉结结实实,稍一发力,就鼓出了块块堡垒,赛过那些健美选手,还更有范儿。“挑河”任务一下来,爷爷就主动报了名,管吃管住,还能加工分,何乐而不为呢。
奶奶那时在工地上烧饭,每次爷爷去打饭,她都会多打几块肉,埋在碗底米饭里,蓝边海碗硬是鼓了起来,小山似的,惹得别人羡慕嫉妒恨。有人打趣我爷爷,说那个打饭的小姑娘是你什么人呐,对你真贴心。爷爷就笑,说是他表妹。别人就歪唱《红灯记》:“我家的表妹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她比亲眷还要亲……”
奶奶是京剧迷,却不当场点破,一任别人歪唱,乐得“泪花点点,娇喘微微”。
一来二去,爷爷和奶奶就好上了。“挑河”任务一结束,他们就结了婚,第二年就添了我爸。
爸的婚恋,源于一辆自行车。
爸刚工作那会儿,从别人手里买来一辆二手车,凤凰牌的,大半新。妈也在那年分配了工作,和爸一个学校,教数学,只是她不会骑车,平时上下班的时候,就搭爸的“二等车”。我爸是师范毕业生,语文、外语教得呱呱叫,还写得一手好字,尤擅汉隶和欧体字,学校每期出黑板报,他都是不二人选。
有一段时间,老爸和老妈教同一个班,早出晚归坐同一辆车。别人就打趣他们俩:“你们是夫妻开店呐,干脆年底拜个堂,请大家喝喜酒吧。”妈那时是刚出大学门的大姑娘,被人家这么一说,脸上就飞起了红晕,娇羞欲滴。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下班途中,爸还真提到了这件事,妈在后座上弱弱地问一声:“你什么意见啦?也表个态嘛。”车子一个激灵,差点把老妈甩下车,原来是老爸玩了一个“双撒把”——双手高举,大声叫道:“我愿意!”
年关时,他们俩成了婚,第三年添了我哥,他们乐得笑开了花儿。
哥的爱情,源于一辆跑车。
某天,夜幕降临,哥正在夜跑,在一个转弯处,被一位红衣女孩叫住了,原来她的奔驰跑车熄火了,想让哥帮忙看一下。哥走过去,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故障。女孩问我哥:“你也懂跑车?”我哥说:“何止是懂?不过,现在我崇尚有氧运动,改为夜跑了。”许是被我哥的话感动了,女孩留下了微信号,相约从此和我哥一起夜跑。
从那以后,夜幕低垂时,两颗年轻的心就开启了夜跑模式,把夜色衬得别有一番情致。他们一路夜跑,一直跑进了婚姻的殿堂。
红尘有爱,车辆有心,见证着时代的發展,折射出观念的变迁,人们的婚恋观在悄然间发生了质的变化。
[满分分析]
/ 以“车”为媒,立意新颖;紧扣材料,立意准确 /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常写常新的写作母题。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但并不是说中学生就不能探讨爱情。小作者很高明,精心选取了“独轮车”“自行车”和“奔驰车”,把爷爷、爸爸、哥哥三代人的爱情与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吃透了材料,将“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一主旨指向具化为爱情,立意非常准确,高度契合了材料内容。
/ 描写细腻,情意绵绵 /
记叙文注重描写,而描写爱情的记叙文更注重绵绵的情意。作者在记叙三代人的爱情时,极为自然地将绵绵的情意渗透到细腻的描写之中。比如,奶奶“多打几块肉,埋在碗底米饭里”,爸爸的“车子一个激灵,差点把老妈甩下车”等,都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 折射时代变迁,暗喻国强民富 /
作者不仅以爱情为写作对象,更为高明的是,作者将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也有机地嵌入到文章中,爷爷的“独轮车”、爸爸的“自行车”和哥哥的“奔驰车”,从表面上看,是车在变迁,在发展,其实正是车的变迁和发展,暗喻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富强、人民富裕的赞美之情。
[写作借鉴]
以小见大是记叙文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小”处选材,让重大的主题通过“小”事体现出来,也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用一些细小的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或者说,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这些大背景的某一角度、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选取日常生活小事来反映这些大事件、大背景。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社会现象和时代特征,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中,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即使写出来,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无法真正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更遑论具体、深刻了。
比如,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祖国腾飞是一个很大的事件,其背景也是宏大无比的,要想在一篇千字左右的作文中展现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改革开放中的某一点如农村40年的变化,再从这一点上寻找一个“小”来组织材料、构思行文,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比如农村道路由泥巴路到沙土路再到水泥路的变化、农民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到摩托车到小汽车的变化等,这样写作,既能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又能给读者以具体、生动、深刻的感受。
以小见大写法的最主要特征是“从小事中见大主题”,选材唯其“小”,才便于精雕细刻,写人才能栩栩如生,叙事才能形象生动,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才能更深入挖掘,从而把主题表现得较为充分。作者选定这个“点”后,要从这个典型的侧面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从而引申出含意深刻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在写作中,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呢?
一是切入点要小,截取生活中富有意义的横断面,摄取生活中容量丰厚的小事件。如范文中,作者为了表达材料中“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个主旨,就从“车”这个“小”点切入,截取生活中富有意义的横断面——三代人的婚姻,摄取生活中的小事件——爷爷和奶奶的相识、相恋,爸爸和妈妈的相识、相恋,哥哥与嫂子的相识、相恋。这样就紧扣了“车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个主旨。再如前文,要写出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农民交通工具的改变就是生活中富有意义的横断面。
二是要抓住细节。细节虽小,但其作用不小,既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又可以深化作品主题。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人物性格,便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如范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
三是选材要典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典型事例要能突出人物性格,体现主题,如果选材不典型,文章就平淡无奇,甚至有虚假的嫌疑,主题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四是要善于特写。摄取生活中的特写镜头,有助于将不同的事件贯穿到一起,如范文中的三组特写:爷爷的婚姻,源于一辆独轮车;爸的婚恋,源于一辆自行车;哥的爱情,源于一辆跑车。作者正是通过特定镜头,将几十年的时代变迁集中到材料中的“车”上,将三代人的婚姻生活集中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中,既显得内容集中,又凸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作文再现]
车为媒
江苏一考生
端坐考场,考题上“车来车往”的字样,宛若调皮的小精灵,漂移着,幻化出我家三代人的恋情,而且,居然都和“车”有关。
爷爷的婚姻,源于一辆独轮车。
独轮车是枣木做的,枣木是后院长的,轱辘是平车上卸下来的,刷了桐油,油光锃亮,惹得乡邻们啧啧称许。正是二十来岁的光景呵,爷爷身上的肌肉结结实实,稍一发力,就鼓出了块块堡垒,赛过那些健美选手,还更有范儿。“挑河”任务一下来,爷爷就主动报了名,管吃管住,还能加工分,何乐而不为呢。
奶奶那时在工地上烧饭,每次爷爷去打饭,她都会多打几块肉,埋在碗底米饭里,蓝边海碗硬是鼓了起来,小山似的,惹得别人羡慕嫉妒恨。有人打趣我爷爷,说那个打饭的小姑娘是你什么人呐,对你真贴心。爷爷就笑,说是他表妹。别人就歪唱《红灯记》:“我家的表妹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她比亲眷还要亲……”
奶奶是京剧迷,却不当场点破,一任别人歪唱,乐得“泪花点点,娇喘微微”。
一来二去,爷爷和奶奶就好上了。“挑河”任务一结束,他们就结了婚,第二年就添了我爸。
爸的婚恋,源于一辆自行车。
爸刚工作那会儿,从别人手里买来一辆二手车,凤凰牌的,大半新。妈也在那年分配了工作,和爸一个学校,教数学,只是她不会骑车,平时上下班的时候,就搭爸的“二等车”。我爸是师范毕业生,语文、外语教得呱呱叫,还写得一手好字,尤擅汉隶和欧体字,学校每期出黑板报,他都是不二人选。
有一段时间,老爸和老妈教同一个班,早出晚归坐同一辆车。别人就打趣他们俩:“你们是夫妻开店呐,干脆年底拜个堂,请大家喝喜酒吧。”妈那时是刚出大学门的大姑娘,被人家这么一说,脸上就飞起了红晕,娇羞欲滴。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下班途中,爸还真提到了这件事,妈在后座上弱弱地问一声:“你什么意见啦?也表个态嘛。”车子一个激灵,差点把老妈甩下车,原来是老爸玩了一个“双撒把”——双手高举,大声叫道:“我愿意!”
年关时,他们俩成了婚,第三年添了我哥,他们乐得笑开了花儿。
哥的爱情,源于一辆跑车。
某天,夜幕降临,哥正在夜跑,在一个转弯处,被一位红衣女孩叫住了,原来她的奔驰跑车熄火了,想让哥帮忙看一下。哥走过去,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故障。女孩问我哥:“你也懂跑车?”我哥说:“何止是懂?不过,现在我崇尚有氧运动,改为夜跑了。”许是被我哥的话感动了,女孩留下了微信号,相约从此和我哥一起夜跑。
从那以后,夜幕低垂时,两颗年轻的心就开启了夜跑模式,把夜色衬得别有一番情致。他们一路夜跑,一直跑进了婚姻的殿堂。
红尘有爱,车辆有心,见证着时代的發展,折射出观念的变迁,人们的婚恋观在悄然间发生了质的变化。
[满分分析]
/ 以“车”为媒,立意新颖;紧扣材料,立意准确 /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常写常新的写作母题。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但并不是说中学生就不能探讨爱情。小作者很高明,精心选取了“独轮车”“自行车”和“奔驰车”,把爷爷、爸爸、哥哥三代人的爱情与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吃透了材料,将“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一主旨指向具化为爱情,立意非常准确,高度契合了材料内容。
/ 描写细腻,情意绵绵 /
记叙文注重描写,而描写爱情的记叙文更注重绵绵的情意。作者在记叙三代人的爱情时,极为自然地将绵绵的情意渗透到细腻的描写之中。比如,奶奶“多打几块肉,埋在碗底米饭里”,爸爸的“车子一个激灵,差点把老妈甩下车”等,都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 折射时代变迁,暗喻国强民富 /
作者不仅以爱情为写作对象,更为高明的是,作者将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也有机地嵌入到文章中,爷爷的“独轮车”、爸爸的“自行车”和哥哥的“奔驰车”,从表面上看,是车在变迁,在发展,其实正是车的变迁和发展,暗喻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富强、人民富裕的赞美之情。
[写作借鉴]
以小见大是记叙文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小”处选材,让重大的主题通过“小”事体现出来,也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用一些细小的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或者说,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这些大背景的某一角度、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选取日常生活小事来反映这些大事件、大背景。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社会现象和时代特征,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中,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即使写出来,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无法真正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更遑论具体、深刻了。
比如,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祖国腾飞是一个很大的事件,其背景也是宏大无比的,要想在一篇千字左右的作文中展现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改革开放中的某一点如农村40年的变化,再从这一点上寻找一个“小”来组织材料、构思行文,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比如农村道路由泥巴路到沙土路再到水泥路的变化、农民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到摩托车到小汽车的变化等,这样写作,既能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又能给读者以具体、生动、深刻的感受。
以小见大写法的最主要特征是“从小事中见大主题”,选材唯其“小”,才便于精雕细刻,写人才能栩栩如生,叙事才能形象生动,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才能更深入挖掘,从而把主题表现得较为充分。作者选定这个“点”后,要从这个典型的侧面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从而引申出含意深刻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在写作中,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呢?
一是切入点要小,截取生活中富有意义的横断面,摄取生活中容量丰厚的小事件。如范文中,作者为了表达材料中“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个主旨,就从“车”这个“小”点切入,截取生活中富有意义的横断面——三代人的婚姻,摄取生活中的小事件——爷爷和奶奶的相识、相恋,爸爸和妈妈的相识、相恋,哥哥与嫂子的相识、相恋。这样就紧扣了“车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个主旨。再如前文,要写出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农民交通工具的改变就是生活中富有意义的横断面。
二是要抓住细节。细节虽小,但其作用不小,既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又可以深化作品主题。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人物性格,便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如范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
三是选材要典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典型事例要能突出人物性格,体现主题,如果选材不典型,文章就平淡无奇,甚至有虚假的嫌疑,主题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四是要善于特写。摄取生活中的特写镜头,有助于将不同的事件贯穿到一起,如范文中的三组特写:爷爷的婚姻,源于一辆独轮车;爸的婚恋,源于一辆自行车;哥的爱情,源于一辆跑车。作者正是通过特定镜头,将几十年的时代变迁集中到材料中的“车”上,将三代人的婚姻生活集中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中,既显得内容集中,又凸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