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脂蛋白E与冠心病的关系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圖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54-02
  冠心病(CHD)是遗传、环境等多因素所致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在众多的发病因素中,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TC)与CHD关系最为密切。载脂蛋白E(apoE)作为脂蛋白的配体和结构与功能蛋白对血脂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从apoE 的基因多态性出发,研究apoE在C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取得很大进展。就此作一简要的综述。
  1 ApoE的蛋白结构及生理功能
  载脂蛋白E是一种富含精氨酸的碱性蛋白,人ApoE29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34145D,含32个Arg和12个Lys,存在于血浆的CM、VLDL及其残粒和β-VLDL,一部分ApoE在血液中与ApoAⅡ形成复合体。
  Shore于1973年首先发现ApoE,Rall等于1982年测出ApoE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其后Taylor建立ApoE的cDNA序列,Breslow 和Zannis首先测出ApoE有3个等位基因异构体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ApoE主要由肝脏合成,近年来发现脑,肾,骨骼,肾上腺及巨噬细胞也能合成。ApoE生理功能有:①是LDL受体的配体,也是肝细胞CM残粒受体的配体,它与脂蛋白代谢有密切相关性;②ApoE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是决定个体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③参与激活水解脂肪的酶类,参与免疫调节及神经组织的再生。
  2 ApoE多态性
  Utermann等于1975年首先观察到ApoE多态性,利用等电聚焦电泳和SDS-PAGE可以确认ApoE的多态性,其后又被直接检测的cDNA序列所证实。ApoE有三种构体(isoform)即E2、E3和E4。有的人只含有一种主要异构体,即为纯合子;有人可含两种主要异构体,即为杂合子。由此可见,人群中可有六种不同的表型(phenotype)。Zannis于1981年根据ApoE表型提出ApoE基因模型,认为ApoE的合成是由位于一个基因位点上的三个等位基因所控制,即E2、E3和E4,每一个等位基因对应于一个主要异构体产生三种纯合子(E2/2,E3/3,E4/4)和三种杂合子(E2/3,E2/4,E3/4)共六种常见表型,另外还有极少见的异构体。一般认为,次要异构体是由主要异构体翻译后,经唾液酸糖化修饰后转变而来。ApoE3/3型又称野生型。ApoE的氨基酸序列的112位和158位两种氨基酸残基即精氨酸(Arg)和半胱氨酸(Cys)的交换决定了异构体的种类。ApoE4在这两个位置上都是Arg;E2都是Cys;112位为Cys和158位是Arg者为ApoE3异构体,自然人群中,基因频率ε3分布最高,ApoE3/3表型分布约70%。
  人群中ApoE多态性存在种族变异,不同人群中ApoE基因型高度不同。欧洲人E4等位基因频率从北到南呈下降趋势的分布。亚洲人E4频率低,相比之下,非洲人及巴布比亚和新几内亚E4频率高。
  3 载脂蛋白E与冠心病
  apoE是多种脂蛋白的重要结构及功能蛋白质。其主要存在于乳糜微粒(CM)、VLDL、LDL和部分高密度脂蛋白(HDL)中。apoE作为配体与机体组织细胞的LDL受体、VLDL受体结合,有助于脂质在周围组织被利用及将胆固醇运送至肝脏代谢排除。apoE基因多态性与CHD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LDL、TC增高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他诸如脂蛋白α、甘油三酯(TG)等也与CHD有关系。apoE基因多态性一旦发生变化,可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祝成亮等[1]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113例高脂血症患者和10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apoE基因型分析,高脂血症患者中apoE的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认为apoE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有关。而此因素正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见apoE是脂类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决定因子之一。
  由于早期观察到ApoE2/2表型的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病人未在成年即患冠心病,从此,对ApoE多态性进行了广泛研究,许多证据认为,ApoE多态性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及发展过程中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apoE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深入,方向侧重于各个基因型对CHD影响的研究。apoE基因型频率:E3/3>E2/3和E3/4>E2/2、E2/4和E4/4[2-3]。孙赞等[4]对50例CHD患者和156例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表明, CHD组E3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4等位基因频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两者均表明apoE4等位基因系CHD的危险因素,而apoE2等位基因则具有保护作用。许英等[5]通过52例CHD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与CHD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CHD组E3/3型频率为61.5%,低于对照组的76.7%,而E3/4基因型频率CHD组为17.3%,明显高于对照组8.3%。等位基因分析CHD组E3等位基因频率为59.6%,明显低于对照组76.7%,E4等位基因频率为2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杨丽霞等[6]对50例CHD患者和156例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表明,CHD组携带E3/4基因型较对照组增高,对照组携带E3/3基因型较CHD组增高(P<0.05)。王学铭[7]对apoE基因多态性与CHD发病的意义关联进行研究。探讨了apoE3/4等位基因频率升高是CH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丁福祥等[8]、楚玉荣等[9]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研究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CHD的相关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这些研究认为apoEε4等位基因是CHD的遗传易患因子之一,而apoEε3具有保护作用。笔者也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选用96例CHD患者与86例健康人群采用 PCR-RFLP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E3等位基因保护因子,E4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患者中增高,E4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患因子之一。   4 总结
  各种引起血脂代谢异常的疾病几乎均可导致CHD的发生,吸烟、酗酒、肥胖、性别等也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表明apo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血浆TC浓度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apoE基因多态性与CHD发生密切相关,这不仅与其影响TC及LDL-C水平有关,尚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机制发挥作用,apoEε4等位基因是CHD一个重要的遗传易患和危险因素。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有望成为CHD的早期预防、筛查、诊断、监测和干预治疗的指标之一而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继续深入研究载脂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CHD患者apoE保护基因型,可为CHD和脂代谢紊乱的有关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并为CHD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开拓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祝成亮,周新,刘芳,等.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203-206.
  [2] 徐志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6):401-403.
  [3] 郭贤利,王艳梅.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9):869-870.
  [4] 孙赞,李玲,马庆宏.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的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08,22(1):7-11.
  [5] 许英,施耀岳.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0):2444-2445.
  [6] 杨丽霞,李松森,齐峰,等.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J]系.中国现代医学雜志,2008,18(4):364-367.
  [7] 王学铭,李云贵,曾明,等.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7,20(6):8-10.
  [8] 丁福祥,刘华欣,刘同库.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遗传关系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41-42.
  [9] 楚玉荣,楚智慧,朱颖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及血脂含量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4):334-336.
其他文献
期刊
生殖研究领域是一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学术领域。仅仅在过去的2006年当中,下面摘录的事件足可以让我们领略这一领域的无限风光。然后,我们会陷入更深的沉思:何故如此?将会
【摘 要】急性右心室梗死(ARVI)是心肌梗死的特殊类型,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断加深及重视,其诊断率明显提高,由于右室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急性左心室梗死(ALVI)不同,低血压及休克发生率高,其治疗原则也有差异,如治疗方法不当会导致病人死亡。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ARVI合并休克病人22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关键词】心肌梗死;休克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目的]探讨下肢负重骨股骨及胫腓骨骨折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经L
【摘 要】目的:讨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实施临床护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促使更多的剖宫产产妇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结论:根据对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 剖宫产;母乳喂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疾病,由于常有死骨和窦道形成,其治疗非常困难.骨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是其中一种先进的制造
患儿男,7岁,因面色苍白7个月于2003年12月20日入院.7个月前开始出现面色苍白,并逐渐加重,伴全身乏力、纳差、头晕,无呕吐、发热,时有黑便及腹部不适.近1周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