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1对1培训模式降低新生儿PICC非正常拔管率的作用研究

来源 :重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优选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临床维护的培训方法,以降低PICC的非正常拔管率,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方法总结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239例新生儿PICC经不同模式培训后对导管的维护,传统培训组119例,1对1培训组120例,比较PICC的非正常拔管率及留置时间。结果 1对1培训组5例非正常拔管(导管堵塞4例、导管断裂1例),非正常拔管率为4.2%(5/120),传统培训组19例非正常拔管(导管堵塞10例、导管滑出5例、导管断裂2例、针头刺破导管1例、高压输液1例),非正常
其他文献
所谓情境学习,就是指由学习者主动地与情境进行互动从而建构知识.在师生共同学习《语言学概论》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助于开放学员的积极因素的一面,并深化
目的通过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采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小脑皮质葡萄糖代谢变化,研究针刺外关穴对小脑皮质的影响,探讨针刺穴位小脑的响应机制。方法将18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研究提高细胞培养温度对仔猪肝细胞-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活性及脂质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37℃细胞培养温度为对照组,42℃的细胞培养温度为热应
本文用摄动积分和摄动展开方法分别研究立方晶系(CCM—Cubic Crystal Medium)、横向各向同性(TI—Transversely Isotropic )介质对称主轴与井轴平行模型( VTI - Vertical 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