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性活动的管理新范式研究——论项目管理与传统管理范式的结合

来源 :项目管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创新性特征,以及传统管理范式的不适应性.然后,引入了适合创新性活动的项目管理范式的概念,并深入比较了项目管理范式与传统管理范式之间的差异.接下来,揭示了两者具有可以相互促进的趋势和特征,最终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得到了基于创新性活动的管理新范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局部应用最佳护理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132例RA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42例、中药外敷组43例和理疗加外敷组47例.3组均按常规抗风湿治疗,综合护理组局部采用综合护理技术(TDP灯照射+中医护理技术+加味双柏散外敷),理疗外敷组采用TDP灯照射+加味双柏散外敷,中药外敷组采用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康复指标、
细胞黏附分子(CAMs)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它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多细胞生物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其中重要的
众多细胞因子通过调节Th2优势应答、IgE的类型转换、嗜酸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等生物学效应,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参与哮喘发病的多种细胞因子是通过活化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转导信号,从而促进哮喘的发生发展的.新近研究发现JAK/STAT途径的异常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提示JAK/STAT途径可望成为治疗哮喘的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他汀类降脂药对慢性肾衰竭(CRF)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83例透析前CRF患者中44例作为治疗组接受辛伐他汀治疗8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大小.结果 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颈动脉IMT、斑块大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早期应用他汀类降脂药能延缓轻中度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72~89岁,平均79.2岁.骨折按AO分类标准:A1型14例,A2型16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7例合并一种内科疾病,28例合并两种以上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经牵引、闭合复
B7同系物1(B7-H1)分子是共刺激分子B7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淋巴细胞及大部分外周组织可以广泛诱导性表达.B7-H1可以和T、B细胞上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及另一未知的刺激性受体
目的:建立肝脂清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ODS C_(18)柱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
目的 观察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经诺和灵30R治疗后母婴患病率及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48例GDM患者采用诺和灵30R治疗后,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 GDM诺和灵30R治疗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大剂量化疗(HDC)可提高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延长生存期.APBSCT还可联合放疗和手术治疗SCLC.年龄、化疗方案及疾病程度等因素可影响APBSCT疗效.APBSCT治疗SCLC既有直接的抗癌作用,也有其免疫治疗作用。
目的 提高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1973年至1983年和1997年至2006年的两组35例病例进行分析,针对基础疾病、发病特点、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