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i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不仅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做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为了响应新课标号召,为学生构建生动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应不断的深研教材,促进语文学习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相结合。基于此,本文展开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创新
  引言
  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性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语文教师应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指导原则,将创新型教学方法以及有效教学工具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真正发挥小学语文的教育意义。
  一、深化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文化理解能力、中国心世界眼的复合型人才。而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方向”,以发挥本章教学的特点,考虑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是运用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亦或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等。教师应深度研究每一阶段的语文课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授课。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语文知识与文学素养的提高,而且需要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语文知识。故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讲解,还要时时关注学生能否掌握知识,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童话学习中,教师可设置“通过让学生感受老屋的善良,培养其良好的价值观及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首先,可让学生联系所见,说说印象中的“老屋”,学生有的说年代久远,有的说外形破败,将其关注点引到课堂学习中来;接着,教师可以题目作为激趣点,为什么作者笔下的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谁施了魔法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去结识这位“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老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新课程理念中,注重以创新授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2]。在教学中,若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易使学生从而变得不愿主动思考,等着教师讲解正确答案,产生学习依赖,而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为响应新课标号召,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学习意识,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前预习。在教学某篇文章初期时,教师应为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寻找答案。而学生在课文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对于课文的基本内容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例如:在《小真的长头发》学习中,教师可以“总结小真的长头发都能做些什么”为教学引导,使学生具有明晰的学习方向,进而带着问题展开学习探究,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想象力的神奇。
  三、鼓励学生进行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的,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而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准。因此,教师应鼓勵学生勇于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自主思考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找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能够勇于质疑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推动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纸的发明》的教学伊始时,当学生在看到题目后,教师可让学生依据文本题目信息,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便会提出“纸是谁发明的”,还有的学生提出“他在怎样的契机下发明了纸?”,亦有学生提出“纸的发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等问题,教师可将问题一一进行板书汇总,并给予学生运用学习平台自主探究的空间,从而使其联系课文进行问题的解答。在自主学习、多边互动、小组探究以及教师点拨中,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和技巧。
  四、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由于课堂是学生主要接受知识与学习知识的场所,所以,教师应尽自己的努力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只有在融洽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心无旁骛地进行学习,才能更快地提取文本中的重点知识,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进而显著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标下,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了,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在社会道德上,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外,教师就应与学生成为朋友。如此,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成为学生所期望的教师,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教师应该变以往的严肃面孔施教,与学生构建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够积极融入学生,了解其真实的学习情况与进度。其次,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缓解课堂沉闷的气氛,让学生能够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例如:在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组织拼读、拼写游戏,展开小组的对抗比拼。最后,教师需要引进数字白板、学习平台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以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赵州桥》的教学中,以微课为学生展示赵州桥的结构,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方式展开教学。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此,教师应该对新课标的内容进行深入研读、优化授课[3]: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革新教学理念,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及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优势,为学生呈现生动课堂;另一方面应具有生本意识,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为着眼进行创新施教。从而,在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中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炳辉.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都市家教,2016(12):7.
  [2]陈洪科.新形势下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的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17):155.
  [3]金培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反思[J].学周刊,2017(7):26.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受所有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多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的做题技巧,达到应试目标,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标要求必须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对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浅略分析,并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相关培养策略。  关
期刊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材是导入语言和文化因素的主要媒介,对其进行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本文选取《环球汉语》《长城汉语:生存交际》这两本对外汉语教材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二者对于文化词的选取及教学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出现了新的形势,高校人才教育需要顺应“互联网+”特质去革新。本文结合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构建进家校联动机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高校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摇篮,当下我国高校教育应当具备全面的特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如今我国社会已
期刊
摘 要:湖南民间美术长期以来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拥有极为特色、浪漫的艺术形象和鲜明的颜色。湖南是一个具有较多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域,多个民族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形成了文化上的相互融合,促使湖南民间美术中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向现代化商品经济转型的潮流中,市民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的传统格局遇到严峻的挑战,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态的民间美术不可避免的受到破坏冲击。本文通过对湖南民间美术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实行以后,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够将全部精力都放到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其中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逻
期刊
摘 要:如果我们把人一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栋高楼大厦的建筑过程,那么语文课就相当于建造大楼过程当中使用的脚手架,而阅读是人类提升自我的阶梯,更是引导人类启蒙的捷径。尤其对校园里的孩子们来说,正确引导他们阅读健康的课外读物,对于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修养和智慧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同读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活动来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认知和了解自然界。生物界中的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素养。对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对学生核心
期刊
摘 要: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村小学长足发展的需要。教育是没有城市和农村之分,无论是在哪里工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本文笔者主要就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加以分析探讨,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了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问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制定教学计划。在小学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从因材施教出发,对此种教学理念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教学;因
期刊
摘 要:高三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复习,这样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高三复习中生物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教师应该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生物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前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合理为学生创建高三生物复习策略,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保证生物复习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阐释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生物复习的具体策略,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