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面目没有那么狰狞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50年中,生态学家对外来物种进行了大量研究,可研究结果却令人感到意外。研究表明,外来物种确实有威胁。但真正受到威胁的并不是自然界,而是我们人类。自然界有很大的弹性,它的生态规则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有秩序。
  对入侵物种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1958年,以英国生态学家查尔斯·爱尔顿的《动植物入侵生态学》为标志。爱尔顿认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似,我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数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也是如此。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的,任何物种都必须为有限的生存空间竞争,如夏威夷群岛这样的地方就容易遭受外来物种侵害,因为其生态系统比较简单,物种较少,为新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此外,由于小环境中物种较少,那里的居民抵制外来物种的能力也较差。爱尔顿写道:“简单环境的生态平衡比复杂环境的生态平衡更容易被打破,在外来物种面前也显得更脆弱。”生物多样性越低,入侵率越高。
  爱尔顿是最早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健康联系起来的科学家之一。他指出,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抵御能力越强,越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未受任何侵犯的天然生态系统可以被看作是具有免疫力的系统,而外来物种的入侵则是一种疾病。
  外来物种入侵是病的比喻让人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但问题是全世界生物学家50多年的研究竟然未能证明物种入侵是一种生态疾病。
  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改变环境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吃掉本地物种(澳大利亚棕色树蛇在入侵关岛的50年中,当地的13种鸟被它们吃光了9种);传播疾病(在夏威夷,外来鸟的长势异常迅猛,因为它们对一种鸟类疟疾寄生虫——也同样是外来的——抵抗力比本地鸟要强的多);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改变环境(一种澳大利亚树种就通过改变入侵地的野火频率和强度而改变了那里的环境)。
  事实上,入侵物种完全战胜当地物种的事并不常见,如美洲灰松鼠于1876年被引进到英国后很快就成了新环境中的祸害。而在灰松鼠增多的同时,当地的红松鼠却在减少,英国人非常喜欢红松鼠,尽管它也有破坏性,但比灰松鼠要小。
  多年来,灰松鼠几乎成了入侵物种战胜当地物种的典型例子。但是,尽管现在英国的红松鼠还剩下不到万只,我们依然不能确切地说,在竞争中灰松鼠取得了胜利,或红松鼠已经甘拜下风。其实在灰松鼠到达之前,英国的红松鼠种群数已经呈阶段性衰减趋势。
  入侵生物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如果街上出现了一头狮子,人们会感到很惊奇,因为那是稀奇事,也是会给人造成危险的。可人们却对到处蔓延的外来花草和后院出现的古巴树蛙置若罔闻。大多数外来物种都不着痕迹地与新的生态系统融在了一起。
  海洋环境似乎对外来物种特别宽容。几百年来,尽管外来的蟹、蛀船虫、海绵、蛤和病菌被船以各种方式带到了世界各地,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例关于外来物种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的记录,不管是通过捕食、还是竞争或疾病。
  物种入侵不是一种非输即赢的游戏。并不是入侵者按一比一(或一比二,或更多)的比例替换本地物种。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全赢游戏,即生态系统能接受越来越多的物种。事实上,不论是海洋还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令人吃惊的是,外来物种实际上提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化水平,而不是降低了其多样化水平。换一种说法就是,物种入侵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运动于世界各地的物种能增加地方性物种的多样性,但并不增加地球上物种的总量,而地球物种的总量只有减,没有增。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外来物种出现在新环境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它入侵这个新环境的机会就越大。人类活动越多,环境受到的侵扰就越大,人类所到之处,就是杂草、种子、蛇和老鼠等入侵物种出现的地方。如果条件成熟,任何一种本地物种都可能成为世界上其他环境中的入侵者,并且任何生态系统都可能被别处的物种入侵。对外来物种去处最准确的预测是房地产的开发,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越频繁,即被人类使用的频率越高,越有可能在那里发现外来物种。我们人类走到哪里,入侵者就会跟到哪里。
  外来物种并非来自火星,它们不是“另类”。他们的行为和我们息息相关,使它们到处传播的正是我们人类。许多观赏性植物、被当作宠物来养的蛇都是我们主动引进的。我们喜欢外来的东西,它们有许多诱人之处,也正是这些诱人之处才使它们接近了我们人类。
  有些物种给我们造成了巨大财产损失,有些还引起了一些物种的悲剧性灭绝。但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大体上说,大多数外来物种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它们已经与当地的环境融为一体,愉快地生活在我们中间,在我们的草坪上,在我们的家中。似乎我们也很乐意他们和我们在一起。
  大多数外来物种能与人类和平共处,而不是互不相容。它们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不是我们是否应该生活在自然当中,而是我们应当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当中。到底自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50年的入侵生物研究并没能确定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外来物种并没有削弱生态系统,它们只是把生态系统变成了更多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当中都充满了对我们有价值的生物,不管其价值是大是小。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观察80岁及以上高龄高脂血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年龄≥80岁的高血脂患者224例.其中服用他汀类药物者107例为他汀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者117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病史及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肌酸激酶指标. 结果 治疗前总胆固醇(4.6±1.0) mmol/L,治疗后(4.3±0.9)mmol/L.治疗前低密度脂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区辽阔,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类花色品种繁多。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实践、总结、创造和发展了绿茶、黄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行为调整、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尤其内科介入治疗手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有些患者因血管病变重、病变范围长且弥漫等原因不适合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故需寻求新的治疗手段成为必然.当冠状动脉逐渐闭塞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见缺血侧支循环形成,使静息状态或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缺血减轻,因此通过给予血管生长因子(VEGF)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