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摆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设想:
  老师在教授“摆的研究”这一内容时很头疼,因为现有的教学仪器使用起来很麻烦。摆绳系在横梁上,摆长改变时要量绳子的长度,而且在做“摆锤重量与摆动频率”实验时摆长会改变,实验结果会出现较大误差。
  因此,我发明了一种新型全能摆,这种摆方便改变摆绳长度、增减摆锤重量但摆长不变,而且加装了摆幅测量标尺。老师用它进行教学,特别直观实用。设计原理图:
  
  制作过程:
  1.在擺的横梁上装一个输液速度控制器,将摆绳从输液速度控制器中穿过。
  2.在摆绳上分段涂上颜色,每段长5厘米。
  3.用同等规格的铁、铝、塑料做摆锤,再制作一个摆锤盒。
  4.在摆上安装摆幅测量标尺,全能摆制作完成。
  创新点:
  
  1.摆绳从输液速度控制器中穿过,可以自如改变长度。
  2.摆绳上分段涂有颜色,人们可以快速知道摆绳长度。
  3.特制的摆锤盒方便人们更换摆锤,且不会改变摆长。
  4.摆上装有摆幅测量标尺,这标尺可直观表现摆幅大小实验。
  试用效果:
  老师用全能摆高效直观地完成了摆的实验教学,原来两节课才能完成的实验现在一节课就能完成,节约了一半的时间,且实验成功率100%。
  老师在做“摆锤重量与摆动频率”实验时,可以快速更换不同重量的摆锤,且摆锤的大小、摆绳长度不变;在做“摆绳长度与摆动频率”实验时,可以很方便地改变摆绳长度,且通过绳子的颜色可看出长度;在做“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实验时,同学能直观地看到实验结果。
  指导老师 梁超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针对社会需求道德型人才培养,在教学如何渗透德育艺术,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与难点。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德育教育内涵,阐述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艺术。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德育教育概述  德育即思想
【摘要】在学生的课程中,语文课是启迪学生智慧,传承中华文明的一门基础课。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对情感因素进行挖掘,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作者在作品中的情和意,就会被学生捕捉到,在情感上和作者获得共鸣。本文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本文应用半解析法进行坝-水-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所建议的计算方案简便易行并能考虑水体的可压缩性和库底材料的淤积吸收效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不失为求解这类相互作
【摘要】考查学生实现目标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让教学设计日臻完善,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评价”学生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得到全面的发展。方法如下: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其次,评价目的要明确;第三,评价特征要体现新课标。  【关键词】新课标;全面发展;理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4
按现有的设计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处于双向甚至三向受压部分区域中,材料的承载能力 未被充分利用;而在一些同时存在拉、压应力分量的区域,材料的强度又往往估计过高,为解决
在同一时段内,参照作物需水量是一种随空间位置而变化的区域化变量,既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本文使用区域化变量理论,分析研究了参照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在实例中给出了它
9月20日,兰州市焦宪庆、卢卫东语文名师工作室来新舟中学进行教学交流和指导。名师工作室成员邵旭东老师、王万平老师与新舟中学马正孔老师分别进行了《陈情表》(第二课时)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