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母亲少女增肥20斤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j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 体重增到120斤
  1米62的李佳站在1米65的妈妈李萍旁边,两母女已经差不多高了。李佳脸型圆润,面色微红,看上去比旁边的母亲壮实不少。
  对于体重,李佳和这个年龄的少女一样,避而不谈。有人问起,她就低头用微笑回应。
  2009年,李萍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随着病情加重,医生建议李萍尽快做骨髓移植。其间,医生的一句话,让李佳深深记在了心里:“供受两者之间,体重不能相差太多。”
  彼时的母亲李萍,还算微胖,体重达到120多斤,女儿李佳则只有100斤。两者相差20多斤,这让李佳觉得,要想办法让自己长胖,好救妈妈。14岁的小姑娘,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120斤。
  这天,上午10点,离吃午饭还有一会儿。李萍拿出两个大土豆,大概有一斤多重,削皮、切块。一旁的李佳从家门外,抱回两捆干柴。生火后,李萍倒入清油,放入土豆,一番炸制,两母女共同佐料,一大碗油炸土豆被端上桌子。
  “妈妈,怎么才能长胖?”女儿的深情一问,让李萍印象深刻。李萍告诉李佳,吃油炸的可以长胖。“她以前就喜欢吃土豆,但是很少吃炸土豆,现在经常吃。”
  增肥 逼着自己吃肥肉
  “看着妈妈的身体日渐虚弱,她不再每餐给我煮好吃的,不再接送我上学,不再陪我学习、玩游戏,甚至不再抱我,连笑一下都是那么费劲。我从最初的哭闹、到惶恐、到一有时间就安安静静陪着妈妈,一眼不眨地望着妈妈,我多么希望她快快站起来,好起来啊!”这封信名为《我想让妈妈看着我长大,我要用我的骨髓留住妈妈》,署名是:眉山市东坡区广济乡初中二年级二班学生李佳。
  李萍看着信,眼泪花打转。在别的女孩“把减肥作为终身事业而奋斗”之时,14岁的李佳,却开始摸索长胖的方法。尽管喜欢阳光清瘦健康的形象,但李佳觉得,这一切在妈妈面前,都显得不重要。
  一套“少女增肥计划”逐渐形成:早餐要吃面,至少要吃二两面;午餐要吃肉,特别要吃点肥肉,至少要吃两碗饭;晚上要加餐,要吃方便面,晚自习后一定要吃点零食。从不吃肥肉的李佳,开始吃起了肥肉,“以前觉得难吃,现在基本可以接受了。”
  广济中学安排有晨跑和体育课,担心运动会燃烧掉自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脂肪,上课认真的李佳会“走点心”,想方法“偷工减料”少跑几步,减少运动量。
  在尝过不同口味的方便面,吃过各种高热量的零食,以及减少运动量后,一学期下来,李佳长了十斤左右。
  本来就不爱运动、胃口很好的李佳,加上自己悉心安排,体重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春节期间,东坡肘子、红烧肉、回锅肉一通下肚,小姑娘长势明显。“春节前,大概有110斤了,春节期间吃得多,又长胖了些。”李佳低着头说。
  坚强 怕人知道母亲重病
  但是小姑娘变胖妞是事实,哪怕不穿裙子,外人也能看出来。
  新学期开学,同班好友成练红见面就说:“李佳,才一个寒假,你怎么长胖这么多?”面对好友的问题,李佳只是微微一笑。“李佳,你肉好多!”男同学的话更刺激少女的心,但李佳不说话,还是微微一笑,然后低下头。小姑娘信念很坚定:她怕同学们知道母亲得病的事。
  “这孩子自尊心比较强,家里的事不太愿意拿到学校来说,所以大家都没主动问过她。”班主任成忠利说,直到半个月前,他通过李佳写的求助信,才知道了李佳和她妈妈的事情。“李佳这孩子很坚强,有困难自己会努力克服,不愿麻烦别人。”成忠利说,“不过她既然都已经写求助信了,说明她真的觉得很艰难了。”
  成忠利瞒着李佳,向学校领导反映了她的情况,最终学校为李佳募集了五千多元。同时,成老师建议李佳将求助信息发到网络上,已筹集了7万多元的善款。
  几年前,生病的李萍为了不拖累丈夫,执意和丈夫离了婚。但离婚之后,丈夫不离不弃,去了广州打工,每月给母女俩寄来生活费和看病的费用。了解到李萍的家庭情况,当地政府还为李萍组织了募捐,并联系爱心企业为她提供帮助。李萍是东坡区宣传部联系扶贫的对象,当地民政、妇联、工会、团委也都给予了她最大政策上的帮助,为她争取了低保和公益性岗位等。
  愿望 暑假和媽妈一起手术
  母女俩的配型结果出来了,两人“半相合”。母女俩都很高兴,尤其是李佳,巴不得暑假就能和母亲完成手术,把妈妈的病治好。
  配型成功后,李萍和病友咨询过骨髓移植的事宜,病友告诉她,抽取干细胞需要的时间很长,供方要忍受巨大的疼痛,手术还对供方身体有一定损害。李萍听了,本打算不接受孩子的骨髓。但李佳说:“妈妈,这些我都不怕,我就怕失去你。”
  “我女儿是独生子女,以前一直很宠爱,从来不让她做家务。”李萍说,“但从2011年开始,她就主动要做饭、洗衣服,开始学炒蛋炒饭、煮面。现在我和她的衣服,都是她在洗。”
  不过,李萍的体重急剧下降,目前已经只有103斤了,女儿的体重,又超过了妈妈。“如果需要减肥,我又减就是了。”李佳说。
  主治医生熊敏说,干细胞移植和供受双方,体重不能相差太大,越接近当然越好,不然会对供者产生较大伤害。
  熊敏说,目前李萍母女配型结果为“半相合”,可以进行移植,但排斥可能性较大,如果有“全相合”,当然更好。“小姑娘体重不需要减,120斤更好,如果要做手术,对她伤害会小一些。”
其他文献
老人再婚,当事者自有其理由与原则,应当是自身的事儿。但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中尚未根除。在经济生活中,一些年轻人的财富继承欲,在家庭中愈演愈烈。于是,老人再婚,便会有诸多“社会说法”与“家庭说法”。所有这些“说法”,必然会对再婚老人产生一些挫折和伤感。  在此种情况下,老人应自我调适心理,对来自社会、家庭的干扰亳不畏惧,自己认定的事情就去干。因为,有了婚姻自主这个信念,其他让别人去说,让时间来淡
期刊
眼下,老家具收藏热持续升温,中国古典家居元素广受欢迎。淘"老家具"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然而,古家具与其他门类的文物一样,也有作假现象,且作伪的手法越来越高明。古代家具的作伪,已成为每个家具收藏爱好及研究者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丁占佳先生告诉笔者,古典家具看似真伪难辨,但如果您平时多接触市场,了解一些家具常识,并掌握以下一些辨伪技巧,那么鉴别古家具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一、看包浆是否自然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觉得自己的身体到处都是毛病,他们一般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写自己的症状,会写出来很多,基本上写下来都是满满一张稿纸。而且症状五花八门,从各种疾病到各种身体的异常感觉都有,满是痛苦。  那么为何会如此呢?  我觉得就是这些朋友,进入了一种超级敏感的状态,说句不好听的,是被疾病吓坏了,觉得每一种感觉,都是疾病了。  比如,天气凉了,稍微冷点,她就说自己怕冷,其实每一个人此时
期刊
组成:仙鹤草50克,黄芪 30克,丹参15克,田七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红参6克,桂枝8克,天麻12克,葛根15克,石菖蒲15克。  功能:补气活血,益肾健脑,养心宁神。  主治:老年高血压、脑中风病、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之头晕、头痛、健忘、失眠。  用法:每天煎服1剂,连煎2次,首次清水900毫升煎至150毫升,第二次清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煎
期刊
组成:炙鳖甲12克(先煎),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枸杞子10克,大生地12克,丹参12克,茵陈12克,老鹳草15克,炙女贞10克,墨旱莲10克,太子参10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青皮、陈皮各6克,白茅根15克,楮实子10克,炙鸡内金10克,炙甘草3克。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化瘀。  适应证:胁肋胀痛,腹胀不和,口稍干,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小弦滑。 
期刊
【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感染、药物、食物等均可成为本病的相关因素。起病多较急,多见于6岁以上的儿童与青年。本病属中医“血证”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之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脉络被血热所伤,以致血不循经,渗于肌肤之间,积于皮下而发为紫癜。本病的表现以阳证、热证
期刊
68岁的周福与65岁的张景认识是在公园,天天晨练总能碰到,时间一长,见面时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有时也驻足聊一会儿。渐渐地,两人摸清了对方的“底细”。周福离异多年,张景丧偶,两人都是单身,子女已成家立业,没有什么负担,两位老人天天只是逛逛公园,然后独自买菜、做饭,偶尔与朋友见见面或出去旅个游。  相互了解了彼此,两人越发觉得志趣相投,打球、登山、听戏他们都喜欢。两人互留了电话,哪里有戏曲演出或是想到去
期刊
年轻人的爱情充满了浪漫激情,而老年人的恋情更多的是平淡温馨。宁海力洋敬老院里就上演了一场美丽的“黄昏恋”:64岁的王老伯与74岁的叶老太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走到了一起。  王老伯一直未娶妻,以前孤身一人没人照顾,家务活都要自己操劳,身体也不太好。由于没什么朋友,他只能靠看电视解解闷。这年4月初,王老伯住进了敬老院。由于日常起居不用自己操心了,王老伯一下子放松下来,此时,他内心那根尘封已久的情弦开始拨
期刊
2013年10月,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郝某与该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商品房内部认购意向书》,协议约定郝某购买由该公司开发的某小区房屋一套,意向书签订后郝某向房产公司交纳了定金5万元。  郝某在办理收付款手续时得知,该房产公司尚未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于是拒绝继续交纳首付款,并要求房产公司双倍返还其定金10万元,遭到拒绝。双方屡次协商不成后,2015年1月,郝某向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刊
厢式电梯事故较多  自2008年1月至2015年7月媒体报道过的40起电梯安全事故发现,有40%的电梯事故发生在居民小区,且事故电梯均为厢式电梯。在超市、商场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共10起,其中9起是自动扶梯事故。此外,地铁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写字楼、广场等场所发生电梯安全事故的概率也很高。统计显示,40起电梯安全事故中有23起厢式电梯事故,17起自动扶梯事故。  引发自动扶梯事故的因素相对较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