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是任何人的解药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ky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视点
  突然之间,“裸辞去旅行”就变成一个话题了。
  跟“辞职去旅行”相比,裸辞这件事情显得更加义无反顾。每次看到这个词,眼前的画面都是偶像剧里的模式: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一两年的人把一叠文件摔在桌上,对那个70后的未老先衰老总说:“老子来这里不是为了干这些鸡毛蒜皮事的,老子不干了!”第一季结束,请看第二季。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工资要不要结?社保怎么办?下一个工作在哪里?……考虑这些事情就不洒脱了,人家凯鲁亚克有社保吗?没有嘛,还不是一代伟大作家,流芳千古。人家切格瓦拉摩托车走南美的时候有知道有人聘请他做革命家吗?没有嘛,到后来还不是一举从革命家变成浪漫主义代言人,把一个头像印得满淘宝都是?
  裸辞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从来不相信有人会因为裸辞了就从此过着悲惨的生活,露宿街头,客死他乡。没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跟世界上出现一个乔布斯的几率一样低。真正不妥的是“裸辞去旅行”这个搭配变成了一个固定词组。没有人想过裸辞后面可以搭配的词组是创业、进修、发明潜水艇、做科学义工、支教、开餐厅、写书、学一门手艺。所以准确地说,不妥的其实是“去旅行”突然变成了一个梦想和一种万能解药:不想工作啊,失恋了,人生没有方向啊—怎么办呢—旅行啊—旅行去哪儿啊—丽江啊,西藏啊—去干嘛啊—流浪啊,寻找人生意义啊,洗涤心灵吸收天地之间灵气啊。似乎任何一个人,朝旅行夕可死矣。旅行,在字典里挤开了“逃避”、“出走”、“落跑”等字眼,突然变得高高在上。
  网上最近在流行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刚毕业的男生,听了太多“旅行可以改变一切”的话语,于是就裸辞旅行去了。走了一圈发现,原来那些PS大美图上的景色不是随去随有,那些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永远发生不到自己身上,他东看看西看看,并不十分享受旅程,而回家之后,世界依然没变,生存问题依旧存在。文章一出来,“反旅行势力”又开始抬头。就像京东和苏宁打仗,京东底价甩卖,人潮过去了;苏宁挥泪跳楼,同一帮人潮又折回了。在两个阵营之间疲于奔命,赞同和反对着各种理论,却始终不能看见自己在哪里。
  然而旅行从来都不是世界的解药,更不是任何人的仙丹。如果你本身就是个精神空虚的人,如果你本身没有世界观,那么旅行根本不解决任何问题。其实世界远没有想像的那么操蛋,只是目光和胸襟狭窄看不到方向。经常有人说去了西藏或者不丹、尼泊尔之后就受到了启示,灵魂得到了洗涤。然而依然有无数通晓这个世界的奥秘的人并不旅行,真要得到神谕,在家门口也能得到。唐三藏本来就是高僧然后才去西天取经的,并不是去取经以后才得道。人云亦云,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可悲的状态。我们满脑子主意,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没有一个主意是自己形成的。它们全部来自外界,甚至只是那些轻薄却无处不在的外界。 那么,不把旅行当做解药,至少,它是一个梦想吧。 某年在吴哥窟见到一对白发老人,相互搀扶着勉力爬上吴哥大城。很辛苦,的确,当他们18岁的时候体力一定好得多。但是我也相信,拿着可乐的攀爬和拿着拐杖的攀爬是不一样的体验。风儿吹过光滑的脸颊是一种感受,难道你说夕阳镶嵌在皱纹里就不是一种幸福?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加里·马库斯在他年满40岁的时候,想知道“40岁还能学会一门乐器吗”,于是在学习的道路上,他发现克服困难的学习经历和演奏音乐的乐趣,都给予他丰厚的回报。除了一门乐器以外,他甚至因此写出了一本书。 所以啊,老,又如何?世界上难道有任何一条道路写着60岁以上禁行? 同样的,那些听起来如天方夜谭一样的故事充斥了我们的视野:不带任何一分钱可以环游中国,2000块钱可以周游世界。在一个没有旅行经验的人的想像里,这个世界就像花一样盛开。他们甚至不去认真看在这样的标题底下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正如王石不是贫苦孩子起家,这些数字背后获得的各种支持、赞助、帮助,也被书写者有意无意地省略;搭车去柏林很浪漫,前提是你先像主人公那样拿到一张美国身份证才能实现。这些,媒体刻意回避,我们乐得不想。 舆论需要热潮,于是那些会思考的人创造一个。有时候它甚至是一个先有结论后有论点的游戏。游戏的形成方式是:行动者创造个案——思考者包装成理论——追随者鼓吹为热潮——狂热者奉为圣经。真正在煽风点火的,是那些能够从热潮里获得利益的人。 是的,这些甚至不是思想的结晶,而仅仅是为了迎合某个热潮而制造出来的产品,我们不曾怀疑这些产品的制造者极有可能是那些智商、情商、人生阅历都比你高不出五个百分点的人。别人塞进我们脑子里的想法,我们就把它供奉起来变成“梦想”。过去的人生导师是苏格拉底,现在的人生导师是某个官微帐号,那些貌似美好的句子撬开你空无一物的脑袋,然后像钉螺一样在里面产卵,然后无数次地拷贝。潮流让每个人都活成一张盗版碟:10年前每个年轻人都在梦想买车,五年前每个年轻人都在梦想买房,现在每个年轻人都在梦想旅行。国庆期间,华山几乎被夷平,鼓浪屿几乎被践踏沉没……可是除了旅行,我们简直想不到任何一个更加有创意的方式度过这个假期。 在旅行中,我见到了很多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各自生活着,种类繁多。有三个老婆的诗人、从来没赚过钱的企业家、和苍蝇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富家子变成的苦行僧、农夫成长成的政客、80岁的嬉皮士、有异能的残疾人、和牛做朋友的农夫、10岁的医学天才……他们共同存在于这个社会里,平行旋转,这就是生命的奇迹。他们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梦想这类词语,我想,“梦想”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裤,必须有,但不必提。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梦,穿越世界大河亚马孙;我有一个梦,登完世界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我有一个梦,80天环游世界;我有一个梦,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重返海洋;我有一个梦,做中国民间第一个太空人……”  梦想并不会因其宏大而无法实现,只会因人们太过踌躇而变得虚无与飘缈。凡尔纳是金飞豹年少时的偶像,他笔下的福克先生80天环游世界的经历更是他那时的终极梦想。  金飞豹从自己喜欢登山,依靠带他人登山为生,
以秦汉、明长城为代表的万里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这项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对峙的重要军事设施,也是我国雨养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分界线。追寻着这条巨龙的身躯,我们一行七人从北京出发,由东向西历时九天,行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和河西走廊,一直到达万里长城在西部的尽头。当我们回想起长城,脑海里并不只是一些连绵的夯土墙或者城楼关口,而是空间区域,长城南北两边的地貌差异和伴随而生的文化
战士>美国simon Dumont(西蒙·杜蒙特)  方式>双板Big Air超级跳跃  纪录>10.67米  《橙色梦想》是著名的滑雪电影制作公司TGR拍摄的 部经典滑雪影片,影片描述了发生在10年时间内的经典滑雪故事——有TGR的起源、最惊险刺激的单双板镜头,充满野性的闯荡,蔑视常规的滑雪者和粗犷的生活方式。在阿拉斯加完成不可能的任务,阿肯色的野营技巧和攀登大山,搭乘橙色卡车开始喧嚣的旅程,
“旅途中会不会吵架?”一般人听到Pinky和Vicky十多年来共同旅行的经历,都会问这个问题,Pinky总是回答,“常常啊!”当年第一次到杭州时,看别人在西湖上划船很悠闲,她们也去租了一艘船来划,而且天真地把西湖当成台中中山公园的湖,但西湖比她们想像的大很多,别人都是五六个人一艘船,只有她们是两个人,好不容易划到接近湖心亭,湖水因风势吹起波澜,岸边似乎在可望不可及的地方,划了半天手酸不已,结果还在
提名理由:  林义杰在2011年4月至9月期间以跑步的方式穿越丝绸之路。他们于4月20日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发,途中经过伊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最终于9月中旬抵达中国西安,用时150天行程达一万公里。  怀揣梦想出发  “窗外的雨声滴答,似乎是明日漫长征途的倒计时。两年来一直在披星戴月地奔走,遗忘了擦身而过的许多故事。脑海中快速过滤这两年间的片段记忆,恍如快门闪过,用镜头暗淡光
向未知进发  悬挂在三个塞子组成的固定点上,我暂栖在第十七个绳段的顶端,脚下的石块不时地晃动着,只得时时轻轻地踢踏着脚步以求心安。Josh在下方的某处沿着固定绳往上爬;Dave比画着下一个绳段,问我说:“你要爬这一段吗?”我怀疑地看着眼前五米的平滑、无法保护的岩面,以及接下来不知道是否有裂隙的内角。  “呃,还是你来吧!”我迟疑的语声带着呜咽。  “好吧,走一步算一步。”  我交给他保护的装备,设
空间够大吗?  当然,一个家庭攀岩场的理想建造场所是一个可以停放四辆汽车并且层高为六米的车库,有立式空调,隔壁就是淋浴房,每天早上小时工会把地板擦干净,酒瓶子收走,分门别类放好昨晚听过的CD……  “等我当上万科老板再说吧!”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你也许不可能像老外那样家家有一个宽大的车库或院子,但你丰富的想像力和对攀岩的狂热总能使你那一室一厅的贷款房变得更有魅力。如果哪个哥们儿父母的单位有一个
无障碍探险  马德民
倔强的理想  你现在已经牺牲得太多,走得太远,你已无路可退。你双腿的疼痛已经无法忍受,但你还在踟蹰前行,每向上一英寸你的视线都越来越狭窄,你已看不清,感觉不到你的双脚。你的身体颤抖着,徒劳地想提高体温,你与这一切战斗着,思索着别人对你此刻的看法。虽然你的身体已经透支,但你的意识还在不断告诉自己“要保持敏锐,保持清醒”。数着脚步的同时,在期望接近顶点的同时你的意识也好似即将冬眠的青蛙一般,一点点的模
雨崩是外界的叫法,雨崩人则自称为“鲁崩”。你若是问一个雨崩人:“你是哪个村的?”答曰:“我是鲁崩哇(鲁崩村人)。”  雨崩村的地名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堆放着经函的地方”,一种是“绿松石堆积的地方”。雨崩人则说“雨崩”这个地名来源于村中一个头顶着一很高的锥形“帽子”的叫做“些里崩”的石柱。些里崩意为“经箧”。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卡瓦格博地区建立了胜乐的净土世界(坛城)。这片净土世界分为内宫和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