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A8/RAGE、Caveolin-1在中性粒细胞性支气管哮喘大鼠中的作用及罗红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100A8、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微囊蛋白1(Caveolin-1)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大鼠中的作用,以及罗红霉素干预其表达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Brown Norway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罗红霉素组,每组6只。通过卵清白蛋白(OVA)和弗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联合致敏,OVA雾化激发构建大鼠哮喘模型,在每次激发前30 min,罗红霉素组大鼠予以罗红霉素30 mg/kg灌胃,对照组和哮喘组大鼠分别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通过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确定哮喘模型的建立,检测各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性粒细胞哮喘相关炎症因子表达,以及S100A8、RAGE和Caveolin-1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

哮喘组大鼠BALF中Ne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罗红霉素组BALF中Neu%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及血管周围、肺间质及肺泡腔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及平滑肌明显增厚;罗红霉素组大鼠炎症表现及气道重塑情况较哮喘组减轻;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病理损害。哮喘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罗红霉素组IL-6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均P<0.05)。哮喘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S100A8和RA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6±4.4)比(7.1±2.0)ng/L、(885±118)比(462±102)ng/L和(14.2±1.7)比(7.6±1.8)ng/L、(774±166)比(406±69)ng/L](均P<0.05);罗红霉素组S100A8和RAG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14.3±3.7)比(20.6±4.4)ng/L、(650±53)比(885±118)ng/L和(10.4±1.2)比(14.2±1.7)ng/L、(537±81)比(774±166)ng/L](均P<0.05);同时哮喘组肺组织中Caveo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罗红霉素组Caveo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100A8和RAGE表达呈正相关(r=0.706,P<0.01);S100A8和Caveolin-1表达呈负相关(r=-0.775,P<0.01);Caveolin-1和RAGE表达呈负相关(r=-0.919,P<0.01)。

结论

S100A8和Caveolin-1可能通过RAGE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罗红霉素可能部分通过这条通路发挥抗炎及抑制气道平滑肌重塑作用。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11月7日至10日在桂林市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华医学会领导、广西自治区医学会领导、桂林市医学会领导、德国、瑞典、奥地利等欧洲高压氧医学会领导与专家、台湾省高压氧医学专家和马来西亚高压氧医学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压氧医学工作者共258名.各路精英汇聚一堂,展示一年来高压氧医学的最新成果,交流学术经验,大会充满浓厚学术气氛。
期刊
患者女,49岁.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痛,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间断发作,可坚持日常工作.因10 d前左大腿疼痛加重且持续性发作,口服止痛药物及卧床休息后症状仍不能缓解而就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院。
目的研究远处转移灶对DTC患者停服L-T4(THW)后TSH升高速率(vx)及其随THW时间同比变化率(Ra)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简称清甲)成功的97例DTC患者[男38例,女59例;非远处转移(M0)组67例,远处转移(M1)组30例]THW前后多次(n≥3)TSH值,计算THW前期、后期vx(记为v1、v2),采用两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vx及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不仅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肝损伤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层黏连蛋白B1链(LAMB)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克隆,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AT3-LAMBp报告基因载体,与pcDNA3.1(-)-ALR表达载体共转染COS7细胞,证明ALR的转基因表达对LAMB启动子具有下凋作用,使下游CAT基因的表达减弱.本研究为阐明ALR的生物学
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十大进展rn1.精细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南堡凹陷取得重大进展rn从油田勘探开发的瓶颈问题入手,研究出了一套较高勘探程度富油气凹陷的精细勘探方法,提出并实
期刊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估齐墩果酸(OA)对大鼠C6胶质瘤模型放射增敏作用的可行性及OA放射增敏相关机制。方法建立32只大鼠C6胶质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OA组、放疗组、放疗+OA组。各组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24 h及7 d行18F-FDG PET/CT显像,观察各组肿瘤SUVmax的变化。显像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及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从引进双低春油菜品种马努中选株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105A和保持系1
目的构建靶向CEA的以Ⅰ型内含子核酶为载体核心介导的生物发光-核素双报告基因显像系统。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靶向CEA的Ⅰ型内含子核酶及核酶-荧光素酶-胸苷激酶(Rib53-Fluc-tk)报告质粒,采用细胞生物发光等方法检测核酶反式剪接产物的表达;以Iodogen固相氧化法合成131I-氟-碘阿糖呋喃基尿嘧啶(FIAU),行细胞摄取实验。采用两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LSD) 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