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院之宝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宫博物院

  书画之宝: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是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以及牛、骡、驴等牲畜和车、轿、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首先收藏在北宋宫廷,曾在清宫内四进三出,最后一次出宫,是当年溥仪和溥杰偷偷运出清宫,然后被带到长春,最终凌乱地堆在了东北博物馆的临时库房。1950年冬天,被古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无意中发现。当时已出现多幅该画赝品,杨仁恺最初不敢相信这幅就是真品,经多方鉴定方确认其身份。
  法帖之宝:西晋·陆机《平复帖》     


西晋·陆机《平复帖》

  西晋·陆机《平复帖》纵23.7厘米,横20.6厘米,珍贵之处在于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珍稀性和独特性,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真迹,被尊为“中华第一帖”。创作时间至少在1700年前,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早60多年,至今不腐。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因有“恐难平复”的字样,故取名《平复帖》。
  西晋·陆机《平复帖》本为清宫旧藏,嘉庆将其当作珍玩稀品赏给亲王,遂流出清宫。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珍藏。1937年,为了给母亲治病筹措费用,恭亲王后人意欲出卖,几经转手流落英国。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平复堂”。不料日寇大举侵华,张伯驹携家人避祸陕西,并将西晋·陆机《平复帖》缝入随身衣被,从而得以保全。
  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年间最有声誉的文学家,祖父陆逊,就是策划智取荆州、指挥火烧刘备连营700里的东吴名将。
  历史上不少书法名作,都是偶然写就,也许在无意之间,作者更能挥洒自如,即所谓“佳作天成”。 西晋·陆机《平复帖》使用秃笔书写,笔法质朴老健,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世称赞“秃笔蘸墨,抒发痛楚之情”,用墨确实是神乎其技,冠绝古今。
  织绣之宝: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


 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

  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纵104厘米,宽36厘米。全图丝质,依画稿缂织;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以“通经断纬”的手法缂织,并娴熟地运用了多种缂丝技法;所用丝线之经密度20根/厘米,纬密度44~46根/厘米,精工细密。是南宋时期缂丝工艺杰作。
  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下方缂有“子蕃制”“沈氏”方印,玉池有“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果亲王府图书记”乾隆帝御笔“乐意生香”并钤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石渠宝笈”“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宜子孙”“重华宫鉴藏宝”等印记,可见这幅作品在清皇室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缂丝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垄断,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宫博物院。
  陶瓷之宝:清朝·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清朝·康熙郎窯红釉穿带直口瓶

  景德镇有句话说“若要穷,烧郎红”,因为其烧制极为困难,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奉命到景德镇主持御窑,试图烧制出失传数百年的祭红,虽未成功,却成功地烧制出另外一种更为鲜亮的红釉瓷器,人们把这种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即为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清朝·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足外墙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孔,可穿系绳带。
  清朝·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通体施红釉,因釉质在高温烧造时垂流而使口部显露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外底施白釉并镌刻乾隆御制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祜德尤崇。”末署“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由此可见乾隆对清朝·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的喜爱和推崇。   青铜之宝:商朝·亚(音同酗)青铜方尊


商朝·亚(音同酗)青铜方尊

  商朝·亚(音同酗)青铜方尊高45.5厘米,宽38厘米,口径33.6×33.4厘米,重21.5千克;呈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主体纹饰为兽面纹和夔纹,以雷纹作地。口内侧铸铭文:亚(音同酗)者(音同司)以大子尊彝,铭文大意: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
  青铜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朝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方尊传世较少。商朝·亚(音同酗)青铜方尊为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代表作品,而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钟表之宝:清朝·乾隆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清朝·乾隆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清朝·乾隆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为故宫博物院钟表的代表作品,高185厘米,面宽厘米,侧宽70厘米,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技术水准相当高。
  根据《清宫档案》记录,清朝·乾隆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从乾隆八年(1743年)工匠接旨着手设计,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完工,前后历时五年多时间。
  在明朝万历以前,皇宫一直是以铜壶滴漏来计时的,直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献万历两件西洋自鸣钟,得到万历的喜爱,从此明清皇宫开始使用自鸣钟来计时。特别是清朝乾隆更是一位狂热的自鸣钟收藏爱好者,所以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的制作精密的自鸣钟,清朝·乾隆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宫廷之宝:清朝·乾隆金瓯永固杯


   清朝·乾隆金瓯永固杯

   
  清朝·乾隆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博物院宫廷文物代表作品,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根据《清朝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对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调用国库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精工细作,曾多次修改,直至乾隆满意为止。因此,清朝·乾隆金瓯永固杯一直被清朝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
  “金瓯”寓意国家政权,取名“金瓯永固”则反映永远巩固地保持政权的一种愿望。清朝·乾隆金瓯永固杯是清朝皇帝每年春节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当春节子时,皇帝在养心殿,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倒入屠苏酒,亲燃蜡烛,提笔写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
  漆器之宝:元朝·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
  元朝·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为故宫博物院漆器代表作品,高3.3厘米,口径19.2厘米,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在黝黑峻深的刀口断面露出朱漆四道,是《髹饰录》中所谓"乌间朱线"的作法;近足边缘处有针划"张成造"三字细款,此为张成惯用的署款方法。


元朝·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

  张成是元朝雕漆大家,传世作品被一致认为是雕漆作品里的珍品,但署张成款的一些雕漆器物,被疑作伪作,而元朝·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是公认的张成作品,是具有历史性的作品。
  元朝是中国漆器工艺史上的辉煌阶段,雕漆工匠大量出现,均以刀法精细、风格瑰丽著称于世。尤其是张成和杨茂的漆器传到日本,被日本美术专家称赞为“诚无上之作品”,对日本漆器工艺产生巨大影响,
  玉器之宝:宋朝·青玉云龙纹炉


宋朝·青玉云龙纹炉

  宋朝·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博物院玉器代表作品,高7.9厘米,口径12.8厘米;呈青玉质,通体以“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
  宋朝·青玉云龙纹炉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宋朝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青铜器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宋朝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宋朝·青玉云龙纹炉即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局限于黄色。
  珐琅之宝:元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元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元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博物院珐琅代表作品,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釉质莹润,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而得名,而早在元朝就已經出现掐丝制品。《宋史·外国列传》记载:“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称,“大食”是宋元时期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称谓。有关专家根据史料分析,掐丝工艺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或“佛郎嵌”。
  (据《搜狐网》2019.03.06)
其他文献
6岁小涛(化名)平时去游乐园最爱玩蹦床,在家也经常在弹簧床上跳来跳去,家长觉得蹦跳有助于小孩长高,自然不会阻止。然而最近小涛突然右髋关节疼得厉害,走路时有点一瘸一拐,最后被医生确诊为滑膜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关节骨病外科副主任林荔军教授提醒家长,虽然蹦跳有利于身高发育,但过度运动也容易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孩子会疼痛不适,这种情况在幼儿中并不少见。日常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还是要多加看护,避免过度不恰当的
期刊
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嚴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推荐一个降血脂的食疗方法,制作简单,可瘦身养颜。  具体做法为:取黄豆100克,黑芝麻20克;黄豆洗净,浸泡水中半天,黑芝麻炒熟研粉;先将黄豆煮粥,粥煮开后再加入黑芝麻粉、盐调味即可。每日当早餐食用。黄豆味甘性平,归脾、大肠经,可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日用本草》记载,黄豆能“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治肿毒”。现
期刊
退熱贴仿佛已经成为孩子退烧的必需品。只要孩子一发烧,无论发烧到多少度,很多家长都会先在孩子的额头上贴一贴。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退热贴”发现,退热贴品牌琳琅满目,很多商品包装上印有卡通图案,月销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最高销量达3.5万。退热贴真有这么好用吗?  退热贴是由巴布剂(也叫凝胶膏剂)组成,具有冷敷理疗、物理降温、缓解疼痛等作用。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凝胶水分会通过汽化,将体内热量蒸发,因
期刊
被警方查获的陆龟  在浙江省海宁市一条街上,有一家宠物店,你可以在里面买到各类“异宠”。该店在当地野生动物贩销圈里颇有名气,店主李某也是圈内“红人”。殊不知,这些动物不仅身携致命病毒,还是受国家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  2020年2月4日,浙江省检察院挂牌督办十件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案,海宁市检察院承办的“海宁龟友”微信群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行政公益诉讼案名列其中。此前,海宁市检察
期刊
走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是最普通不过的事。但很多老人随着年龄增大,步态开始不稳,走路也走不好。这仅仅是人体老化的表现吗?还是预示有哪些疾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一一为您解答。  1.如何判断走路异常。“走不好路”也称为步态障碍。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步态异常并发症,可引发颅内出血、骨折、长期卧床、褥疮、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据报道,在我国,跌倒是伤害所致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则
期刊
目前,市面上的投资理财产品有很多种,对普通民众来说,无论选择何种产品,都需要先学习一些基础理财知识。除此之外,在投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下4个原则。一、有效保障财富  除了利用闲置资金做投资外,最好还要挪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保障投资,就是购买保险。目前,职工可以享受基本養老与医疗保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为家庭配置一些商业保险,让生活更有保障,也能增加幸福感。二、合理配置资产,稳健为上  对于
期刊
粥溫软、易消化,是人们眼中的养胃佳品。然而,专家指出,喝粥能温暖肠胃,但有些人不宜长期喝,喝粥养胃并非人人适用。  喝粥养胃的观点古已有之。北宋文人张耒(lěi)在《粥论》一书中写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由于粥加热煮制时间长,水分含量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喝粥可以减轻胃部负担,特别适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病患者、咀嚼
期刊
原料:丝瓜1根,口蘑5朵,蟹味菇1盒,草菇6朵,生姜、大蒜、植物油、食盐、生抽酱油、 白糖、水淀粉等各适量。  做法:  1.丝瓜去皮后切成长条,口蘑切2毫米厚的片,蟹味菇去掉根部摘开,草菇去掉底部的硬结切4瓣,生姜去皮切细丝,大蒜去皮切薄片。  2.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所有蘑菇焯1分钟、放入丝瓜条焯20秒捞出,用冷水冲一遍,充分沥水。  3.锅加热倒入油,大火加热,待油温5成热时,放入
期刊
大峡谷林立高耸的绝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崇山峻岭间,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由于地处“动植物黄金分割线”北纬30 度线,负氧离子极高,空气纯净,滋养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 个少数民族,我们怀着好奇心,走进了这片“最后的香格里拉”,来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寻访逝去的土司皇城  土家族为远古巴人后裔,中央封建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土司王称霸一方,生杀在握,相当于
期刊
“不缺乏”就没必要补维C维C确实能帮助合成胶原蛋白、预防牙龈萎缩出血、维持免疫力、促进铁吸收帮助治疗贫血、抗癌等。但这些作用多是在人体缺乏维C的前提下或是体外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对于健康人意义有限。  补充维C首选蔬菜水果有些人为防止维生素缺乏,就吃维C补充剂。其实,补充维C首选蔬菜水果,每天吃两个猕猴桃就足够了。  维C补过头当心泌尿结石研究證实,如果长期每日摄入1000毫克以上甚至更多的维C,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