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近期强震能活跃起来吗?:关于地震趋势的商榷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onglu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近几年强震活动趋势估计出现高预报和低活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全球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反相关关系以及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自律节奏分析得出:(1)中国大陆近期连年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活动期尚未到来;(2)目前的低水平活动状态不会突变;(3)近期的趋势应注意西藏、四川、云南的地震活动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介绍了1992年2月18日南日岛地震前,福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中4口深井所记录到的水位前兆异常。其异常时间以短临为主,基本同步。异常形式主要表现为水位升降,水位固体潮形态畸变和相位错动以及典型的“临震回跳”等。本文还对提高井网监控能力以及沿海地区井孔受“复合潮”影响等诸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引起中药
一个极其稠密的放射雾事件在 1011 2007 年 12 月期间被学习与热和水蒸汽的空气表面交换一起在与边界层,以及它的结构的进化的动态、热力学的结构的关系理解它的 macro-/micro
文中对大震、强震和中强地震的地电阻率临震异常特征采用统计方法,分别讨论了临震异常在趋势异常各时段中发震的概率。 大震能观测到短临异常的震例只有33.3%,强震和中强地震分别为50.0%。出现短临异常后1—20天内发震的概率最高达94.4%。 对地电前兆异常的时间、空间和短临监测预报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有实用意义。
1995年7月2日至7月14日,在美国克罗拉多大学召开了“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第21届大会。这是世界地球科学的最高学术会议。来自世界各国的50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并就地球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这次大会上,与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有关的地震学研究专题很多。表1列出了其中一些主要的专题名称和所提交的论文数目,论文中包括了大会宣读的论文和供图片展出的论文。
摘要: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00例,积液量:100ml 15例。保守治疗60例,手术治疗40例,其中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21例,单侧钻孔引流15例。双侧钻孔引流4例。结果:保守治疗60例中42例积液消失,12例积液减少,4例积液无明显变化,2例伤后2~3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手术治疗40例中38例一次治愈,2例术后复发,改行硬
着重讨论了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利用分形方法提取大震后余震的空间分维信息,从而达到早期判别地震序列类型的目的。以1966年以来定位精度较好、余震记录较全的12个7级以上大震和大同6级强震序列为资料,计算了震后1个月内余震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维数。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分维数不同。一般震后5—6天,主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1—1.2之间,多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3以上。利用前7天的
2004年,是深圳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梳理行动"的一年,也是南山区区城管工作在"梳理""洗礼"中新生、在"查违"困境中突围、在规范管理中发展的一年.
分别在均匀半空间、二层水平介质台址条件下,利用电磁学理论对地电地磁同台观测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定量地研究了地电观测供电时在地表产生的磁场情况。
Energy budgets were analyz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an eastward propagating southwest vortex (SWV) associated with heav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11-13 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