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景观规划设计过于追求西式风格,逐渐失去国家与地区传统特色的危机之时,我们应该找回遗失的传统,并应用于现代作品当中,使传统不断地继承下去。归纳出适合于现代城市空间的继承传统的3种方法:直接再现方法、现代解释再现方法、概念化再现方法。并以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风景园林 传统 继承发展 南京江宁织造府
  Abstract: in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oo pursue western style, losing countries and areas of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crisis, we should find a lost traditional, and used in modern works in the center, make traditional constantly to generation. Summarized the suitable for modern urban space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3 kinds of methods: direct representation method,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methods,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representation method. And with nanjing jiangning weaving house museum for an exampl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Keywords: landscape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nanjing jiangning weaving mansion
  
  
  中圖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领域出现了趋同现象,且有日渐趋强之势。反映到建筑、景观设计方面,则表现为建筑、景观的“国际化”。虽然众多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却更多地导致了城市景观、建筑设计的雷同、地域性特色的流失、城市文化的没落、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近年来,传统经常成为很多人的讨论对象。并且传统因素在园林及建筑设计作品中利用的频度也逐步增加。但问题也同时出现。
  1.对传统的误解
  1.1. 文化符号化
  当中国传统元素“借代”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中流通时,因图像语言的直观性,精神内涵的抽象和不易被感知,不自觉被剔除了精神性和语言的场所环境。被挤压成单薄的视觉图像和空洞的物质躯体。
  1.2.形式的误区
  从艺术角度入手,中国传统元素符号化使形式语言成为传播实体,艺术创作的意义落到对形式的观察、解析、挖掘、利用和演变上,对形式无休止的演绎,使价值实体成为脱离内在实质的表面,肤浅模式化的活语符号。
  2. 传统的概念
  “传统”是我们普遍使用的词语,但其正确概念却被我们所忽略,所以传统虽然经常成为讨论对象,但它的概念却是模糊的,必须先正确定义传统的概念。
  2.1时间性
  2.1.1延续性
  传统“是过去与现在紧密结合的,是过去的再现,是未来的创造,是遗留下来的,是历史的传承,是旺盛地变化发展的,是一直被传递的,是长期形成的”。传统是从过去持续流传到现在的一种时间的延续[1-5]。
  2.1.2变化发展
  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流逝中,人类的生命活动不断变化,而传统必定随之一起产生时代变迁。“传统是变化发展的”[1]。
  2.2概念性
  2.2.1 现代解释
  传统是为了把过去和现在相融合,以现代的方式进行解释再现于现代设计之中。
  2.2.2 价值
  传统应该对人类的生活有益,要有成熟并持续的自身价值,可以达成共识。传统必须对人类生活有益而有必要的价值[1-2]。
  2.2.3文化
  传统要带有社会及民族本质的文化特性,是通过经验积累的文化底蕴,是各民族基本文化体制、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以文化的延续和凝聚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成果 [2-4]。
  3.传统的继承方法
  3.1直接再现
  3.1.1 模仿
  在多种景观变化、时间与价值的交错中,模仿传统的方法能比粗糙地创作更好地传递传统的效果。
  3.1.2 改用
  使用改用方式再现传统,在很多实际设计作品中能够发现改用外观要素的手法来继承传统的案例,这种方式能够强调空间的传统意味,而且继承传统时有所创新。
  3.2现代解释再现
  不一味地再现过去模式,而是以现代的手法进行解释。传统以外观要素的比喻手法来经过现代解释方式进行创作[5-7]。
  3.3概念化再现
  风水、阴阳八卦、儒家思想、传统理念等传统思想以现代解释方式再现于现代空间之中,另外太极思想和中国的传统造园思想也可以模仿方式再现在现代作品当中[8]。
  4. 南京江宁织造府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分析
  历史上的江宁织造府是曹雪芹的出生之地,曾四次接待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南下江南的行宫。它是《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的原型。现在的博物馆即保留了原江宁织造府西至碑亭巷、北至长江街的一角,面积仅为过去的1/4 大小。项目是在原江宁织造府——曹雪芹出生和生活过5-15年的部分旧址上的一个新建筑,原有历史遗迹现状中已荡然无存。
  4.1对场地环境的考虑
  “江宁织造府博物馆”位于太平北路与长江路交叉口西南角,周边环境大多为现代建筑。故建筑外形上受其影响,博物馆只能作为盆景,采取现代环境中的历史“裂片”的方式来组合。强调外壳与内核的关系,“新“的建筑与”旧“遗迹的对话,内核是通过历史片断的植入,以现代建筑的手法创作一种新的建筑语汇,体现现代感与历史感的交融。
  4.2 直接再现
  地面上的建筑群还原织造府当年风貌,象征‘空间’中的构成,在地下一层即博物馆主体展陈部分“曹雪芹纪念馆”、“红楼梦文学馆”和“云锦博物馆”立意在“时间”,以展示“逝去的时间”。四处是亭台楼阁、门栏窗隔、水磨裙墙、白石台矶和羊肠小径等。不同于古典的江南园林,博物馆的四周立面是现代化高墙。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浪漫与现实冲撞,正是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创新所在。
   博物馆的整体风格取中国山水画中深远、高远、平远之意境,将北高南低的建筑群尽可能用园林手法加以覆盖:地上的是“西池”,再次是三米高的“宣瑞堂”和三层楼高的假山瀑布,最高处为距离地面24 米的“楝亭”,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宋代江南山水画。
  4. 3古与今的碰撞
  4.3.1现代幕墙上的飞檐
  江宁织造府的外壳具有感极强的现代感;高墙之内却藏着中式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而“西园门”正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之处。外墙是光滑闪亮的幕墙直落到地,幕墙之上却飞出了两个檐角,一座中式园林的木门生生地镶在了现代的玻璃钢柱上。 踏入园内,风光一下转换成了官宦人家的私家园林。
  4.3.2周围景致有拒有借
  整个建筑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面仅用三层亭台就把周边高楼遮住,在喧闹中隔离出一座幽静的清代花园,保证视线的纯粹性。园林爬山廊的尽头,为博物馆的制高点——楝亭。它曹雪芹祖父曹寅担任江宁织造后,大兴土木修建的以文会友之地。爬升了24米使之成为织造府的点睛之笔。
  4.3.3核桃雕刻加盆景山水
  与历史上的江宁织造府相比,复建的建筑显然是“弹丸之地”。在这城市一角里又该怎样再现这个著名的园林呢? 吴良镛在设计之初就提出采用“核桃模式”和“盆景模式”。也就是四周立面为“壳”,中心部分的园林有如核桃雕刻,点缀以盆景山水,取中国山水画中深远、高远、平远之意境。
  4.4.4传统园林下的现代博物馆
  现代的展馆藏在地下,使得苏式园林的古色古香不受打扰,传统与现代的并生、交织与碰撞,这是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独特之处。
  5. 结语
  全球文化趋同之势日渐趋强,中国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精神渐渐失语,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积累,乃至不断变化着。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符合现代的功能需要,运用多样的技术和方式,或许是我们设计者需要不断摸索探讨和尝试的,而最终要达到的,应是园林生命的最深处倡响的那悠悠不断的中华文化的旋律。
  参考文献:
  [1] [1] Yun J C.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Degree in Traditional,Landscape Elements of Korea[J]. Korea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7, 25(2): 86-93.
  [2] [6] Kwon T 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 in Korea,[J]. Decoration, 1987: 28.
  [3] [7] 金秀映.淺谈传统文化在现代铺垫设计的影响[J].韩国视觉设计学会,1998(2):151-162.
  [4] [8] 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9.
  [5] [12] 张振.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3(8):45-52.
  [6] [13] 吕明伟,赵鑫.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城市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4(4):49-53.
  [7] [15] 殷绪顺,曾增,杨科.古典园林艺术关照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J].艺海,2007(2):93-95.
  [8] [16] 董晓璞.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07:3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综合体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它是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消费的理想场所,为此,本文作者通过对东方希望天祥D5地块项目建筑设计实践,主要就大型综合体建筑设计理念及思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理念;设计思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
期刊
摘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一定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每个环节的工作。只有做好建筑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地进行和最后工程质量验收的合格,才能使施工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涵义和基本原则,探讨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r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它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他不但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本质特征是“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房屋建筑的增多,建筑能耗也大幅度地上升,如何有效节能成为建筑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节能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区域气候与地形地貌,本文以夏热冬冷气候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分析夏热冬冷气候区的主要特点基础上,提出几个适合于夏热冬冷气候的节能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夏热冬冷气候区;自然调和;现代绿色节能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期刊
摘要︰竣工决算审计是工程项目投资完成、工程顺利结算的最后一个环节。有关审计人员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提高建设竣工决算的审计水平。本文重点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问题  The final accounts of the completed project ︰ engi
期刊
摘要:本文就施工企业工程管理进行了探讨,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劣,可结合项目实际选择最为适合的管理方式,或者在固定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模式的优化,以使工程项目在满足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管理 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
期刊
摘要︰建筑电气设计是否合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作者结合某高层办公楼的电气项目设计实例,对高层办公楼建筑电气设计要点与注意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办公楼、电气设计,供电系统、防雷及安全措施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design whether reasonable ︰ with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bas
期刊
摘要:工程质量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竞争能力,也能反映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根据工作中的一些实践,谈一下如何做好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项目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mp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提高,对于人性化的小区景观设计,住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们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在社区的居住环境上体现文化性,自然性,达成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和谐。让住户在享受现代生活同时,通过小区景观中富有地方历史特色的建筑元素和景观来回望历史,引发他们对历史人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及对历史的自豪感。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
期刊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型厂矿测量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第一,区域面积具有局限性和独立性;第二,地形相对高差不大;第三,建设中对构造物的测量精度的要求较高。而《工程测量规范》对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确定作了如下规定: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 2.5cm/km 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     1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 3°带平面直角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