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史112区块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体系精细刻画及在开发中的意义

来源 :现代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水重力流作为一种重要的、特殊类型的沉积体系,自发现以来就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油气勘探中日益受到重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中段发育深水重力流体系,综合地震、岩心、测录井等资料,对郝家油田史112区块深水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类型、特征及在不同层序中的发育演化进行了精细刻画,总结了该区重力流沉积模式,为开发区储层预测提供重要参考。研究表明,本区深水重力流体系发育于三级层序的高位域,从下至上可划分出4个四级层序(SQQ1-4),主要发育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3种成因类型,可识别出12种岩相组合。四级层
其他文献
试验开展了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各虫态的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随着豆蚜数量的上
在Strathmann等人[1]提出的诱导期概念的基础上,对PES制膜体系的亚层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成膜过程中由于诱导期的影响使后生成的核比先生成的核的生长滞后,从而导致核的
超密集网络中,密集部署的低功率基站将会加大系统的能耗,并且造成紧缺频谱资源的浪费。探寻干扰协调和系统节能的可行性方法在超密集网络架构下提出基站的休眠—唤醒—活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