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渠道,有效的英语课堂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培养智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实现语言目标为目的,呼唤创造之美,动态生成,拒绝只有形式的幌子。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创造性;动态生成
  一、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英语课堂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忽略了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景花里胡哨,环节目不暇接,活动天花乱坠,知识点雾里看花,重点轻描淡写,难点一晃而过……课堂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这种教学现状,我们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探索一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健康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下,笔者就英语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二、有效教学的内涵
  何谓“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培养智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认识学生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4 Food 时,让学生组成四人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人尝试描述一种最爱的食物,其他人猜一猜“What food is it ?”这样的活动能照顾到学生间的英语差异,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各尽所能。这样的活动,对于后进生来说,能很好地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优等生则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同样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这个活动的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课堂教学应以兴趣为支点
  有效的教学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情绪高昂,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甚微。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6 Natural disasters 时,提出了“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这一讨论性的问题。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笔者把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竞赛抢答,在规定的时间内想出最多方法的小组就获胜,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这样的活动既愉悦了身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又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生动而有趣的创造性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体现了个性的发展,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教学达到高潮。
  3.课堂教学应以实现语言目标为目的
  语言学家叶斯帕森曾经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1)角色引入,体验情趣
  我们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体验情趣,运用语言。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3 Finding your ways时,创设出一外地人来扬州旅游向学生问路的情境。学生间互问互答,模拟问路,运用句型“How can I get to…?”分角色扮演。学生相互选择自己的伙伴,扮演不同类型的外地人想去扬州的不同地方去旅游,然后轮换当指路人提供帮助。教师提供一个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语境,让学生体验成功问路和指路的乐趣。
  (2)课堂教学生活化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英语课堂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来设计真实的任务。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1 Friends时,让孩子们带来了他们最好的朋友的照片,课堂上他们自然很乐意主动学习和表达,并进行交流,如:This is my friend.His name is…等。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初中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学生学英语一定要与生活相结合。
  (3)任务导学,自主探究
  任务型教学模式与其他交际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特别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任务变成了一种媒介、桥梁,它把教师的目标在自然而然中变成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语言训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时,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和同伴进行英语对话,通过对话要了解同伴内心的问题,且要给同伴一些建议。这样的要求会使所学语言知识逐步转变成为语言的运用能力。在这样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中,通过一定量的语言操练,学生获得了相关的语言技能,我们发现学生兴致极高,渴望用英语进行表达,同时还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有效的课堂教学呼唤动态生成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个小小的疑问,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带来无法预约的精彩。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3 A day out 时,问道:“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有一位学生回答:“I like winter best. Because it’s cold. I can put on my new coat.”这一回答笔者预先并未想到,只想到学生可能回答喜欢在冬天堆雪人。所以,当时,笔者立刻意识到,可以借此将本课内容延伸,于是笔者答到:“Me too. Because I can wear my beautiful sweater.”没想到效果果真很好。有的说:“I like summer best. Because it’s hot. I can eat an ice-cream.”;有的说:“I like autumn best. Because I like collecting leaves.”……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由此可见,课堂上只要教师善于捕捉,精彩便会悄然而至。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渠道。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就是使教育教学资源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链接实际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学习资源,重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创造性,重视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运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惠幼莲,洪子锐.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廖荣莲.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J].中学教学设计,2006(12).
  [4]柴佳佳.英语活动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设计,2007(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