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者的服务需求

来源 :中国卫生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wei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服务利用者的角度发现长期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16个区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利用过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人,用内容分析法从服务利用者的角度发现长期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结果服务利用者最希望增加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家务、外出陪护、上门康复护理、陪伴和心理支持等。服务利用者反映服务的缺点主要是服务时间不足、服务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结论建议将合理且必要的医疗康复、心理支持、社会功能恢复等服务逐步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加强照护服务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每日多次注射(multiple daily injection,MDI)胰岛素治疗0~18岁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卫生经济学获益。方法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卫生经济学评估模型,使用CORE糖尿病模型预测1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疾病转归。将2015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青岛市应用CSII和MDI治疗儿童青少年T1DM的基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床位配置与利用情况,为提高该院床位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床位利用波士顿矩阵、单床权重、理论开放床位数,结合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等床位指标,以及单床权重、病例组合指数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对外科床位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床位利用波士顿矩阵图显示,该院24个外科病区中,效率型病区有16个,周转型病区有7个,闲置型病区有1个。结合单床权重和病例组合指数分析得出,床位利用效率较高的病区有6个,床位利用效率较低的病区有7个。结论引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对病区床位配置效率进行
目的: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9年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评价,对其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2019年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人力
期刊
期刊
为解决医疗资源时空匹配不均衡问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将互联网医疗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保障一体化合作方案进行探索实践。对示范区互联网医疗发展实践进展进行回顾性研究,在对示范区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原因、诊疗项目、结算范围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互联网医疗助推分级诊疗对冲“虹吸效应”的合理模式及医疗保险支付办法。
目的研制上海城市健康影响评估指南并探讨其应用性。方法阅研并比对国外健康影响评估指南、案例,国内卫生学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性文件和技术方法。邀请上海和全国其他地区来自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和高校的多名专家开展咨询与论证。结果上海城市健康影响评估指南包括定义、评估原则、评估时间节点、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评估程序包括确定评估内容、制定评估方案、实施评估、报告与建议、专家评议、结果跟踪6个步骤,对轨道交通15号线闵行区段的健康影响进行试点评估,证实了评估指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结论上海城市健康影
目的调查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卫生应急核心能力,为进一步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卫生应急工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1家三级医院、35家二级医院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的医院均设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机构,有97.4%(74家)的医院设置或指定了卫生应急管理部门,分别配备了专职和兼职卫生应急人员64人和1109人。参与调查的医院中,分别有85.5%(65家)、98.7%(75家)、92.1%(70家)、88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具有全球性流行、传染性极强、死亡基数极大的特点。在我国,由于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全民防控策略,有效遏制了病毒传播的途径,使新冠肺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同时,这也对现有条件下的医疗结构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客观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进展及笔者团队实际处理经验,就胃肠间质
2020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是中国进入小康社会有关医疗保障的一份制度性文件。展望医疗保障2.0时代,提出从目前来看医疗保障改革成效明显,随着医疗保障在支付领域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的科学发展,并从商业健康保险、社会办医机构、药品耗材等医疗要素市场,以及“互联网+医疗”角度分析了大健康市场的机会,提出从“医疗保险”到“医疗保障”进一步应该到“健康保障”,医疗民生要成为一项保障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