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中学生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状:
  家长互勉“多做饭少说话”
  杨霞每天晚上都会去离家两公里开外的超市,多数时候只是闲逛。这个行程对杨霞来说,并不是生活需要,而是她个人的精神需求,“在家里忍不住会对孩子提要求,人家不愿意听,我不想跟他起冲突,咱们做家长的,后退一步,干脆回避吧。”
  杨霞家的女儿今年初三,最近学校组织的两次考试,成绩下滑不少。“数学是弱项,物理化学也在补课。语文的阅读理解也总是有偏差,这两次作文也都写不到点上。”杨霞花了很多时间给孩子做了错题总结,女儿翻了翻就丢到了一边;尽管杨霞夫妻二人都是博士毕业,但女儿拒绝和他们分享讨论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女儿说:“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你们觉得好的,对我没什么用处。”
  父母急于指導、帮助孩子的学习,但孩子拒绝讨论问题、拒绝父母的意见,这个场景在不少中学生家庭里都很常见。不少父母聊起家里的中学生时,都会提到这个问题,并且互相分享经验“做好后勤,管住嘴巴”“多做饭,少说话”,也会自我安慰,“孩子在学校里感受的学习压力太大了,跟我们发泄发泄也好”“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就是咱们教育成功”。
  
  底线:
  家长和孩子间要有边界
  怕刺激到孩子,其实是很多中学生家长的共同想法,也是家长了解到涉及中学生的负面事件后,颇为一致的感受。
  之前的诸多事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宗春山也关注过,他觉得如今的家庭教育出了两个问题——表面上,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没有尊严;另外一个深层的问题,则是家长和孩子没有边界。
  “家长和孩子把对方的失败和耻辱当作自己的失败。”于是家长觉得孩子丢了他的人,而孩子觉得“既然我是你的一部分,还给你,也让你一生不得安宁”。
  “自杀是一种攻击行为,攻击自己,也是攻击不满。这些事件不只是教育问题,也是家长没有做好心理成长造成的。”宗春山说,孩子成为中学生后,思维方式与成人已经类似,而且也渴望获得跟成年人平等的地位,这个时候容易有冲突,冲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孩子长大了,父母却没有成长。
  “如果我们父母不懂得教育方法,那就做好最基本的一条,尊重孩子。尊重他和我们不一样,他可以和我们有不一样的想法,他可以犯错误,他可能会失败。”宗春山说,现实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就是“你不应该有问题,你不应该犯错误,你应该一帆风顺”。这种非理性的教育观念,会让家长不断地把自己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对比,这种对比在伤害孩子的同时也伤害家长,家长的无力感和挫败感积累多了,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进行攻击。
  宗春山曾经接待过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问题,尤其是名校的家长。不少家长都反映,不能跟孩子谈学习,一说学习就互怼。“有的父母特别焦虑地说,孩子上中学了,学习的时候还经常发呆,还去玩游戏、看课外书、看电影,觉得这都是浪费时间。”宗春山反而觉得很多问题都是由家长造成的,“发呆、看课外书都不可以有,这个想法违背人的基本天性和成长规律。”
  
  调整:
  没有“逆反”就没有成长
  宗春山还发现,很多家长成长道路很坎坷,自己努力拼搏出来了,但是并不觉得这一路拼搏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不认为过去的经历是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反而觉得成长太痛苦,不希望孩子走错路、受挫折。这种心态表面上看是家长的焦虑紧张,实际上还是如何看待“人”的成长。
  “很多家长不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千差万别,都希望找个类似‘速效救心丸’的方法,一下子把孩子管好。可生命是没有使用说明书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不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就不要去谈教育。”如果父母过度控制孩子,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尊严,孩子就会激烈地反抗。
  宗春山还特别想告诉家长,不要怕孩子叛逆,“叛逆这个词,本身就是家长给贴的标签。我们的家长总是把孩子‘不听话’看作一个非常负面的事情,其实这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宗春山说,“开始不听父母的话了,这代表你的孩子要成长了,他的自我在觉醒,这是他成为‘自己’,完成自我分化的一个必要过程。”
  同为父母,宗春山也理解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肯定会有愤怒、无奈、失望等情绪,但是他希望父母能够克制自己的反应,“可以发脾气,但是不要有攻击性,不要失控。你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心情,然后走开去自我调整。你作为父母,这时候就要给他做一个榜样,让他看看成年人是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的。”曾经有一个孩子自杀前给父母留了一封遗书,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个垃圾”,宗春山说,“这个标签是谁给他贴上去的?很大可能是父母在愤怒的时候这样说孩子,我相信这不是父母的本意,但这种言论给孩子带来了巨大伤害。”
  宗春山说,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些“逆反”,这是他们在争取独立,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逆反”,就没有成长。只有独立的孩子才能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力,这样他在选择一个行为的时候,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用情绪去报复父母”。
  疏导:
  疲惫愤怒时先去睡一觉
  “打电话的咨询者,中学生占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的热线电话来自大学生,其中很多问题也都是从中学时埋下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尹己秀已经接了一年的“简单心理”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在她接到的中学生电话中,多数问题都是关于校内人际关系和父母操控。
  从孩子或者家长的讲述中,她感觉到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很多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经常会有情绪滥用,“听到负面的反馈信息时,家长应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要尽量能够消化掉负面信息后,再去跟孩子交流。家庭关系,或者说亲子关系是孩子力量的源泉,为人父母,你得给孩子撑起一片天。”
  尹己秀也提醒家长,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尤其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当察觉到自己特别疲惫或者特别愤怒的时候,不要强求自己,“哪怕自己关起门来睡一觉,都是在给孩子留空间,千万不要陷入情绪,跟孩子互怼。”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希望体验“我最酷”“我最美”“我是世界之王”的感觉,体验到掌控感、刺激感,家长要了解孩子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学习和他们沟通的技巧。“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试着让他们参加一点儿极限挑战运动,让他们从这些运动中体验到掌控感,满足他们的控制欲,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家里,跟家长对抗,争夺控制权。”
  尹己秀说,让孩子走出去,多锻炼,把情绪全都发泄出去之后,再投入学习,学习效果可能更好。“家长要有格局,要看到中学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学习成绩是很重要,但孩子在这个阶段的‘需要’,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人格,中学是孩子走出去、建立朋友关系的重要时期,人格建立不好,这一生都会不幸福。”
  同时尹己秀建议家长,注意引导孩子在校内交到好朋友,“在校内也能感到有人陪伴,增加校园生活的温度”,另外也帮助孩子找到一个父母之外的支撑关系,比如姑姑、姨妈、叔叔、舅舅甚至姥姥、奶奶。“让他们在跟父母起冲突的时候,也还有另外一条发泄通道,在父母之外,他们仍然能找寻到情感的慰藉,感受到亲人的温暖,这个也是很好的支持。”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的建筑师执业市场仍然处在摸索阶段,百花齐放,众说纷纭。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的加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建筑师的现状分析,探讨我国职业建筑师的责任,找寻
"现代化"的涵义包容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只重视某一方面如经济技术而忽略其他都是片面的.藏族社会发展中,"拿来主义"方法的普适与共享、最快与最优以及特色与保护性
本文简述了平邑县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净化情况及主要举措,指出了现阶段散养户存在布病净化难、动态监管存在短板、基层布病防控技术薄弱等布病净化问题,针对羊场布病净
目的:观察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老年脑卒中病人10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
为了加快辣椒抗疫病新品种选育进程,选育抗疫病品种是防止或减轻辣椒疫病危害的有效途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辣椒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选育抗病品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目的:探究早期饮水干预对垂体瘤切除术后病人舒适度及安全性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2018年收治的垂体瘤病人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禁饮6 h,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椎体转移所致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108例椎体转移所致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为了挖掘陆地棉黄萎病菌侵染应答相关基因,揭示陆地棉应对黄萎病菌侵染的应急响应机制。以抗黄萎病品种冀2658为材料,用大丽轮枝菌Vd991侵染1 h的棉花根部为样品,以水处理做
目的在三级阶梯止痛治疗基础上,观察针刺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胃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胃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复方苦参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针刺组另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