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留在乌兰布和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y11011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历者

钱江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知青。

  童年和少年,熟悉了江南的杏花春雨,听惯了从喧闹弄堂里飘来又弥漫在水乡田亩阡陌中的吴侬软语,我的青春岁月——16岁到23岁,却是在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漠中度过的。
  “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席卷上千万青年人口的大迁徙,我就是这洪流中的一个水滴,从上海来到内蒙古西部中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成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后改制为农场)的“知青”。“知青”的全称是“知识青年”,主体是那个年月里毕业和尚未毕业的高中和初中学生。“下乡知青”从城市来到农村或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原本在农村上学又回到本村劳动的,则称为“回乡知青”。
  当年我怀着满腔热忱,抱着建设边疆的信念走进了乌兰布和。虽然家庭在政治运动中遭遇了不幸,然而我没有埋怨地奔向千里之外的塞上荒漠,决心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自身,使自己成为一代“新人”。

知青拉开大规模改造乌兰布和的序幕


  “将沙漠变良田”,是乌兰布和知青耳熟能详的口号,他们为之倾洒了汗水,奉献了青春。1969年春天起分批进入乌兰布和沙漠东部的上万名知青,编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他们用推土机,更多的是手持铁锹,挪走沙丘,挖出渠道,栽种防沙林带,开垦农田,种植小麦、玉米等等作物。
  乌兰布和的春天常常风沙弥漫,一场风沙卷来,打死了刚刚出苗的小麦,于是再播种;再刮风死苗,那就接着种。到秋天,最后保住的麦子往往一亩地只收二三十斤,还不及种子的数量。但也有零散田地在成年防护林庇护下,夺得了亩产四五百斤。几年屯垦下来,随着防护林的完善,粮食产量渐渐提高。
  我到乌兰布和时已经住上土坯房了,两年前来的知青有许多住过半地下的窝棚。但营建任务远远没有完成,我身为知青的第一个职业是团部基建排的泥瓦工。后来我到了农业连队,挥锹挖渠,担土筑堤是最为艰苦的劳作。刚去的时候身量未足,干这些活磨坏了手,压肿了肩,累出了腰肌劳损。
  特别难忘是1975年冬天,到阴山脚下参加河套“总排干”的挖掘,这是消除河套盐碱的重要工程。有一天晚上接到指令,供应冬天吃的白菜运到了,要马上卸车放入地窖保存。其实,运到的白菜已经挨冻了,一棵菜就像一个冰坨子。从卡车上卸菜下来,只一会儿,手就完全冻僵了。一车卸完,双手完全失去知觉。回到屋里,双手先在冷水里浸过,接着渐渐回暖,只觉得万箭攒心一样痛裂,痛得失声叫唤。被严重冻伤的双手终于没有后遗症,是我的万幸。
  来到乌兰布和,体验到了改造自然的艰辛,体验到使用简单工具要达到丰衣足食非得拼尽全力。
  5万多知青从北京、天津、上海……来到以河套平原为中心的农牧区,他们用青春拉开了改造乌兰布和的大幕。
  进入21世纪的乌兰布和是大规模治理沙漠的典范,昔日的知青垦区梦想成真已化作万顷良田,成为河套粮仓的组成部分。今天的乌兰布和沙漠,紧紧依傍铁路和高速公路,纳林湖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是沙漠观光的绝佳之地。而沙漠深处原貌,已是需要保持和保护的自然景观。今天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是高产农区和工业区,是人口流入地。
  这里的人们常常带着怀念的口吻回忆当年数万知青,称他们将城市生活的观念带进了乌兰布和,说他们是“乌兰布和的开拓者”。过去这些年,我多次回到乌兰布和“第二故乡”,深感知青的汗水没有白白流淌,今天的乌兰布和很美,其中有知青的青春在闪光。

自学起步有意外帮助,由学医获得自信


  艰苦劳动使思想体会变得深切起来,在乌兰布和当基建工与泥水砖头为伴,若干天之后就使我猛然察觉,曾被我摒弃的中学时光系统学习无比可贵,我却永远失去了它。而要建设美好生活,就不能没有科技文化。至此别无选择,唯有自学,把每天的劳作之余交给它。
  此时与我素不相识的邱连长,关键之处拉了我一把,使我迈出了紧要的一步。后来,我寻找他38年。
  白天劳作疲乏,自学颇感艰难。宿舍12个人,睡通铺,每人铺位不足1米宽,一只木箱盛下大部分家当,还成了我的书桌。 麻烦的是,劳作一天的战友们临睡前喜欢甩一把扑克,叫我参加时不去不好,显得清高;去则并不情愿,因为消耗了时间。
  有一天下雨不出工,同伴打扑克热火朝天,我趴在床上看书,忽听有人问:“你在看什么?”抬头一看,炕前站着一位中年现役军人。在建设兵团,军人至少是连级军官,我赶紧起身说:“首长好!”
  军人翻阅我的书,随口问:“你怎么不打扑克?”
  我说:“他们人已经够了。我看书是因为上学时候读书读少了。”
  他问过我名字就走了。一年后我所在单位解散,我去了八连,连长邱崇运正是那天躲雨进屋发现我在看书的人。我已经忘记了他,他没有忘记我,点名要我去八连。半年以后,我当上了连队文书。
  至此我和通信员两人一屋,我有了一张办公桌,学习效率提速了。
  改善了自学条件,我赶往县城磴口買书。新华书店空空荡荡,新出版的书屈指可数,我还是满心欢喜地花两角七分钱买到一本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的《频湖脉学解》,开始自学中医,同时学起了针灸,让自己的四肢很吃了一些苦头。
  半年后是春节,卫生员张凤兰回京探亲了,我在连部唱“空城记”值班。年初二早晨,木匠老姜满头热汗急匆匆赶来,说小女儿凤兰肚子痛得不行了,央求我赶紧给团部医院打电话请求派车急救。那时,全连只有我屋里有一部手摇电话,我看老姜脸上冒汗,情知不好,立刻摇起了电话手柄。
  电话要通了,对方回答说要找值班医生,还要找值班司机,要是找到人,40分钟以后赶到。要是找不到人呢?人家没有说。
  跑回家照料女儿的老姜,不一会儿又跑回来,说女儿不行了,等不及了!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我鼓起勇气说:“只有一个办法了,我给你女儿扎一针。”
  当时读了几遍李时珍的医书,我已知道针刺腿上的足三里穴可治腹痛,并在自己身上演练多次了。
  老姜向来相信我的话,事到如今也没有了别的选择。他说:“行吧。”我拿起针筒跑到老姜家,只见六七岁的凤兰躺在炕上,脸色惨白,一层层地淌冷汗。我顾不上想许多,抽出长针用棉花蘸白酒擦拭,并上三指在她右腿上确定穴位,就在她腿上进针向斜下方探刺,按着医书上说的那样捻动银针。
  真没想到,祖国传统的针灸神奇伟大!一针下去,女孩的腹痛顿时缓解。一小时后团部的吉普车赶到,接走了姜家父女。
  事后我曾有后怕,生怕一针扎坏了女孩。但团部医院很快传来肯定我针灸的好消息,使我产生了强烈的自信。“知识就是力量”,信念既然坚定了,那就坚持吧。
  我在乌兰布和生活了6年多。1977年12月,我参加了中断11年后恢复的高考,成为一名77级大学生。我感谢大学生活,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乌兰布和的知青岁月,那片广袤荒凉的沙漠以宽广的胸襟接受了我、包容了我,给我锻炼给我启迪。
  在我的生命中,从未有另一种生活像知青岁月那样使我怀念,因为它是和青春联系在一起的。
  编辑:邹松霖 zousonglin@ceweekly.cn
其他文献
调查表明,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学生两个上网主要场所--校园网和网吧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等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到校园网的
9月5日,第十七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China Fire2017)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开幕。作为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大规模展览会,北京国际消防设备展览会具有較高的权威性和深远影响力。  在室外展场上,来自徐工消防的JP62新一代大流量大跨距石化专用举高喷射消防车,以“石化勇士”的角色重磅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该车上装工作高度达到62m,足目前T系举高类消防车产品的“第—高”,该车采
办公自动化现如今已经不再是个新名词,正在被越来越的人所认可,但是其实际应用却并不广泛,单机文字处理(word)和表格处理(excel)成为所谓的"办公自动化"的主要方式。资源共享
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内贸流通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提升流通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消费全面升级,助推llJ东省经济转型
AJAX是一种新兴的Web表示层技术,可以利用它构建动态、快速和灵活的社区式农产品互动电子商务平台。该文首先阐述了社区式农产品互动电子商务平台中的应用需求,介绍了AJAX技